【內容摘要】高中小說教學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主要陣地,教師可以在三級閱讀中,運用六種方法(原型性再現、擴展性描述、推測性填補、組合性編寫、聯想性拓展、引導性評價)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每種方法結合實例進行解說),給學生插上視通萬里的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文學殿堂中自由翱翔。
【關鍵詞】高中小說課堂教學有效性三級閱讀培養學生想象想象力
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和時代的良心,引導學生多讀這些作品,不僅能帶給學生藝術享受和美的熏陶,更能啟迪智慧滋補精神,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尤其是豐富的想象力。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學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園,小說教學更應當成為學生感受美、欣賞美、享受美的主要陣地。
在小說教學中,語文教師若能給學生插上視通萬里的想象的翅膀,牽引學生的靈魂沉浮于字里行間,讓學生的心靈浸染著墨韻書香,就能使學生昂揚起率真靈動的生命激情,充分體會小說的思想美、藝術美、情感美、語言美,在文學殿堂中自由翱翔。進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無邊的想象中讓學生實現“三個轉化”,即認知過程的轉化——使學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情感過程的轉化——引導學生由不愛學到樂學;能力過程的轉化——引導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形成技能技巧,由不會用到會用。相反如果教師還用空泛的概念強行嫁接課文豐厚的內涵,用一成不變的傳統教法解說環境描寫、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說主旨,那么將會嚼蠟之味頓生。
我在教學中國小說時,主要借助于接受美學的理論,運用三級反芻閱讀方式,采用六種方法(原型性再現、擴展性描述——推測性填補、組合性編寫——聯想性拓展、引導性評價)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為他們插一雙想象的翅膀。以下將分條論述,每一級閱讀中將大致包括兩種訓練想象力的方法。
一級閱讀又稱感覺閱讀或審美閱讀。這一級閱讀是在審美感覺的視野內進行的,對作品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直覺的把握,在意識中形成文本的完整形式的閱讀過程。閱讀之前可讓學生自主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的簡單經歷和作品形成的時代背景,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作品時代——內容選材——主要人物——作者態度的圖式,有助于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
方法一——原型性再現。就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再現作者描述的情景,尤其是再現作者運用想象技巧的文段,即典型環境的描寫、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的推進、小說結尾的設置的有關文段,都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如:《邊城》里“她(翠翠)坐在懸崖上,很覺得悲傷。天夜了,有一匹大螢火蟲尾上閃著藍光,很迅速的從翠翠身旁飛過去,翠翠想,‘看你飛得多遠!’便把眼睛隨著那螢火蟲的明光追去。杜鵑又叫了。”請學生合上課本、閉上眼睛想象此段文字所描繪的情景,準備好了的同學把自己“看到”的情況描述給大家聽。同學們紛紛舉手爭相發言,一位同學這樣說:剛才我好象飛躍千山萬水來到了邊城茶峒,來到了白水河邊,白塔之下,看到自然的女兒翠翠在黑暗的包圍之中,一個人獨坐在懸崖上,有一匹大螢火蟲尾上閃著藍光,很迅速的從她身旁飛過去,翠翠的眼睛隨著藍光走出去很遠很遠,杜鵑叫聲又起,她的眸子里盈滿了淚光……她的描述贏得陣陣掌聲。她不僅復原了原型,而且對原型進行了合理的補充,就是說她既運用了再造想象又使用了創造想象。
作品中可運用復原性再現的地方很多,如《祝福》《邊城》中的環境描寫的文段都可使用此法。這種復原法可使讀者在想象中感受文本的美妙之處。在此基礎上,可進行方法二的訓練。
方法二——擴展性描述,就是引導學生把某些精練的文字展開,詳盡細致地描述其具體的情形,把簡單扼要的陳述、說明、抒情,議論展開變得具體詳盡。這就需要運用想象去填補話外之音、字后之意,筆底之形。曹雪芹《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一節這樣描述: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并沒有描寫林黛玉的身材高矮如何,皮膚黑白怎樣,眼睛大小何如,但每一個讀者都能從作者的描繪出發,想象出林黛玉的美麗、多愁、不同凡俗……
在一級閱讀中用兩種方法對文本作了較為直觀的把握,對作品的內容和美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二級閱讀則是在此基礎上對作品進一步的深思和拓展,可稱為深廣性閱讀。這一閱讀的首要任務是思考審美閱讀遺留下來的問題并找出答案,同時對原已搞清楚的部分做更深入的再思考。這一級閱讀中主要運用“推測性填補、組合性編寫”兩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作品的把握。
方法三——推測性填補,就是在已有故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推測填補可能產生的新奇結局,也就是說給故事添加新的結尾。教學《邊城》后可引發學生分小組自由討論:翠翠后來怎樣,怎樣的生活,怎樣的心情,二老能否回來,能否給她帶來幸福的生活。把討論的結果以小組為單位形成文字作為學習成果交給老師。就《祝福》的結尾可讓學生討論這樣的問題:天地圣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預備給魯鎮人們以無限的幸福。這醉醺醺的天地圣眾會怎樣給人們以無限的幸福?這人們是否包括窮人?這天地圣眾是否也惟利是圖?
方法四——組合性編寫,就是引導學生把各自獨立,互不關聯的材料,通過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為一個整體。把不相關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有依靠豐富的想象,充分展開創造性思維才能完成。例如:在教學選修部分“女性的聲音”時,請同學們就女性形象采用組合性編寫手法展開想象。有的同學讓吳媽遇見了祥林嫂,訴說守寡之痛苦,生活之無奈,又共同嘆息著小團圓媳婦的不幸遭遇;有的同學讓小芹遇上了田潤葉,交流積極進步、追求愛情的心得體會,同時還竭力動員白塔邊的翠翠,勸她別把青春浪費在傻等上,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增強自身魅力,讓二老為自己的優柔寡斷而后悔。還有的同學干脆開了個婦女聯合大會,與會者有翠翠、潤葉、小芹,祥林嫂、吳媽和小團圓媳婦,還有遠道而來的黛玉、寶釵和林沖娘子。她們唧唧喳喳為祥林嫂和吳媽出謀劃策,為翠翠和設置前景,甚至讓小團圓媳婦跟丈夫離婚逃出婆婆的魔掌。同學們群情激昂,思維活躍,佳作紛呈。一位同學由此聯想到也來一個男性形象組合性編寫……
這兩種方法一是增加了學生對作品理解的深度,一是拓寬了作品之間橫向聯系的廣度。
通過一二級閱讀及幾種方法的訓練,學生們對作品的主題和思想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哪些地方可以發揮想象以及如何去想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這種認識和了解還須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還要引入歷史的視野,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這就需要進入三級閱讀階段。
這一級閱讀可稱之為研究性閱讀,也就是說除了要研究文本產生的背景和地域傳統、作者本人的理解外,還要研究直到這次閱讀之前其他的人對作品的研究成果。如《祝福》一課,課前學生已經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積累了一定的素材,課堂上學生們互相交流,各抒己見。在人物形象的分析方面主要就祥林嫂悲劇有沒有個人原因、柳媽是不是幫兇、魯四老爺是不是徹頭徹尾的封建衛道士、“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展開激烈的討論。在主題方面主要就贊同哪種觀點發表意見,有人支持揭露“夫權、神權、族權”說,有人贊同批判婚姻家庭同情婦女說,有人同意近期出現的揭露社會冷漠說,還有的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主題應該是批判中國人的奴性思想。這樣的研究探討已經深入到小說教學的雷區(小說的人物多解性和主題多解性往往被視為雷區,這方面的有關資料多作為補充材料出現在教參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出于種種考慮往往是避而不談)。在研究探討的過程中,因為大家占有的材料較為豐富發揮想象的余地也較為寬廣,這一階段可用兩種方法培養想象力。
方法五——聯想性拓展,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過程,聯想性拓展是在想象的過程中自始自終都伴隨著聯想。聯想的主要方式有接近聯想、類似聯想,對比聯想三種。例如由《祝福》結尾的描述可運用聯想法想到《西游記》大鬧天宮中孫悟空喝多了王母娘娘的瓊漿玉液,步態蹣跚,一路歪斜前往兜率宮的情景,兩方對比誰不畏權勢好打抱不平形象可愛、誰不辨忠良利令智昏形容丑陋不言而自明。
方法六——引導性評價,想象不是失去理智的胡思亂想,不能違背客觀現實和客觀規律,它必須接受邏輯思維的調節。想象只有在邏輯思維的調節下才會產生現實的創造性結果,因此,在啟發學生積極想象的同時,還必須引導他們評價自己想象的合理性。如果說想象如奔馬,那么評價則似韁繩。想象沒有對與錯,只有質量高低的不同,經過評價,會使學生提高認識從而提高想象的質量。評價應在想象之后而不是之前,否則就會抑制想象的展開。
引導性評價對于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貫穿教學之始終,它如同一條韁繩,使想象這匹野馬沿著預定的軌道縱橫馳騁,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理想的目標;它還似一根彩帶把訓練想象力的幾種方法如彩帶串珠般連在一起,讓它們放射出熠熠光芒。因此說,能培養想象力的地方就應給它留出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