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最能反映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書面表達題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了。書面表達題不僅強調語言知識的運用,而且對表達的邏輯性、思維的靈活性以及信息整合的規范性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去年,筆者有幸參加了2009年安徽高考英語試卷書面表達題的評閱工作,深感相當一部分考生的英語書面表達水平亟待提高,對學生在做書面表達題時無所適從的原因也進行了認真的分析,概括出來,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沒有正確把握高考命題脈搏,對書面表達題性質的認識存在很大的誤區。其實,書面表達是介于翻譯與寫作之間的一種測試形式,它重在考查考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認識能力和遣詞造句、組句成文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不涉及到過于深刻的立意創造。如果在平常訓練以及高考復習中沒有正確認識答題的要求,將書面表達等同于文章創作,不僅使英語的教與學誤入了歧途,更讓學生在學習和考試中對書面表達題有了高山仰止之嘆,產生恐懼感,最后只得無奈放棄。
其次,審題時浮光掠影,要點把握不清。以2009年的高考題為例,題目要求囊括的信息有三個方面:第一,要理解父母;第二,要與父母多交流、多溝通;第三,父母擅自翻看孩子的日記是不對的。只要在審題時擦亮眼睛,明確這三個方面的內容要求,再在表達盡量做到行文通順,造句規范,最起碼也是三類文的等級??勺屓舜蟮坨R的是,大多數考生把寫作的重心放在第三個要點上,大談父母看孩子的日記是違法行為,是對個人隱私權的嚴重侵犯等等,卻對交流溝通、理解父母這兩個要點避而不談,結果大量丟分。
第三,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不過關,這一點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是語法基礎不扎實,極易出現一些最基本的語法錯誤,比較常見的有前后時態不一致,缺少或多余謂語動詞,冠詞使用不當,連詞與關系代詞使用不當等等;二是造句過于簡單。雖然說高考書面表達題對句式的運用沒有太高的要求,然而,高考畢竟是一次選拔人才的考試,其考查對象是經過了若干年英語系統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英語方面聽說讀寫能力的高中生,所以,那些在中學階段常見的短語、句式還是要求能夠正確加以運用。但是,相當一部分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欠佳,通篇就十來個句子,并且幾乎都是簡單句,即使偶爾出現個別復雜的句型,那也是錯誤百出。要使文章顯得有較高水準,讓人賞心悅目,其實并不是難事,只要在平常的學習中多加積累、經常運用,就能夠達到熟能生巧、游刃有余之境。比方說,正確了解各種常見從句和一些特殊句型的結構特點,多積累一些常用短語,并適當添加一些幫助語句之間過渡的詞語,如so and but then other otherwise等,這樣一來文章的觀賞性不就增強了嗎?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寫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要平常多積累、多模仿、多練習,就一定能夠笑傲考場!
第四,考生書寫不規范,卷面不整潔。主要表現為字母的大小寫不規范,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字跡不清晰或過于潦草等。許多考生在平常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久而久之養成了這些不良習慣,例如,有的習慣每寫完一句就在后面打一個小黑點,或干脆中英文標點混用,不倫不類;有的信筆涂鴉,在答題卡上圈圈畫畫,涂涂改改,讓閱卷老師頭皮發麻、無從下手;有的段落雜亂無章,缺乏層次感,“剪不斷,理還亂”,更讓閱卷者叫苦不迭。這里還需要強調的是字數的問題,不少考生沒能很好把握字數,要么字數多了,要么字數少了,根據今年高考書面表達題的評分標準,如果字數少于80個,或者超過了120個,都要扣2分。特別是那些字數超標的考生,真可謂是得不償失,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被扣分,豈不冤枉?所以,在平常的訓練中,一定要養成規范答題的好習慣,正所謂有備無患,否則,就有可能馬失前蹄,到時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