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學生中實施美育教育的問題,是教育界一線老師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大家發表了很多有見解的意見和建議,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在比較一致的認識和看法是認為在中學生中實施美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因為新時期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回顧中外教育的歷史,教育家們都是比較重視美育教育的,無論是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私學里所傳授的“六藝”,還是古希臘雅典弦琴學校的音樂、唱歌、朗誦,都有美育的教學內容。我國近代教育家中,康有為、蔡元培都把美育和德育、智育、體育并列,作為學校教育重要方面。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曾經批評了那些忽視美育的做法,認為“廢棄”美育,只會大大降低教育質量,培養出來的學生會殘缺不全,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與新時期教育思想格格不入。
現在,雖然我們大家已經認識到了在中學生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意義,但毋庸諱言,美育還是我們學校教育中的一個薄弱環節,需要予以大力加強。中學生的美育教學任務,應該由各門學科共同完成。也就是說,各門學科都承擔著美育的任務,中學歷史自然不能例外。
美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對美的鑒賞能力。歷史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系統性和跨度極其廣闊的學科,蘊含的美育內容十分豐富。但美育作為一門學科教育,有嚴格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并有主渠道和支渠道之分,歷史教學是美育教育支渠道中較為重要的一條。歷史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概括起來,主要有形象性、愉悅性、和享受性三個特色。
一、形象性
就內容而言,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美育包含了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三個方面,但這三個方面都離不開具體的形象。黑格爾說過:“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現?!倍韲骷臆嚑柲嵫┓蛩够f過:“形象在美的領域占著統治地位。”沒有具體的形象,美就沒有存在的依托。我們說某山某水很美,必定有個具體的山和水存在那里。歷史教學中的美育內容,恰好具有形象性這一特點。比如,萬里長城是一種雄偉壯美的自然景象,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它依山傍水,起伏綿延,象一條俯臥在崇山峻嶺中的蛟龍,阻擋著外族的侵擾,維護中原的安寧。教師在介紹其形象所包含著豐富的審美內容時,會深深地打動同學們的心靈,激發他們愛國的情感。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趙州橋,今天仍橫臥在河北趙縣洨河之上,它的設計科學合理,整個橋型由大小拱門相配,顯得勻稱,橋兩邊的欄板上刻著龍形花紋,姿態活潑,若飛若動,雖經一千三百多年風雨吹打,仍完好地屹立著,趙州橋本身就非常具體、形象、生動,具有豐富的審美價值。在人物方面,傳說中的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關天培、鄧世昌血灑疆場,不怕犧牲;共產黨員方志敏、瞿秋白、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屠刀和子彈,毫不畏懼,從容就義。這些歷史人物以天下、國家為已任,公而忘私,舍生取義,其高大形象栩栩如生,遍布于中學各冊教材之中??傊?,歷史教學中的自然景觀、文化遺址、歷史人物、藝術作品、生產工具,甚至具體的數字圖表、彩色圖片、地圖、歷史郵票等等,都具有形象性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如能加以適當的概括描述,就能給人以美的體驗和美的享受。
二、寓教于樂
美感是客觀對象的審美屬性引起主體愉悅的心理狀態,作為審美對象,無論屬于哪一種類型,都具有愉悅性。達芬奇的經典作品《蒙娜麗莎》的“永恒微笑”;印度民族大起義中的章西女王矯健的英姿和反抗侵略、解救民族危亡的壯舉;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大無畏英雄氣概;都能使學生心靈受到感染,引起內心的愉悅。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組織觀看歷史視頻。舉辦歷史故事會、演講會、參觀歷史遺跡等活動,使學生在情感上感到自由、暢快、歡娛,既受到知識的教育,又享受到情感方面的快樂。
三、享受性
享受性是歷史美育的第三個特征。通過歷史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它是人精神上的一種高級享受,不僅是感情上的快感而且是理性上的滿足。中國古代文化豐富多彩,源遠流長,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它的新境界、新特點。例如唐詩就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高峰。李白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語言輕快。杜甫的詩氣魄雄渾,沉郁悲愴,語言凝重,技巧高超。白居易的詩,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王維的山水詩優美俊逸。岑參的邊塞詩悲壯豪邁。教師在講述唐朝文化時,結合課文內容,恰到好處地吟誦幾首,簡單明了地解釋一下唐詩的不同風格,定能把學生帶入一個美的境界,引起學生情感上的振奮。如果教師引用的詩歌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那效果會更好,他們會情不自禁地跟著教師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產生豐富的聯想與想象。這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在這樣一種融洽和諧的氛圍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美育是運用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培養中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歷史教學中進行美育,是時代的需要,是學生發展的需要。在本文中,我通過充分挖掘歷史教學中美的因素,增強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使學生充分體驗歷史中蘊藏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讓學生養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使歷史美育落到實處,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安徽省臨泉縣土陂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