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江蘇省中考英語聽力口語采用人機對話以來,各市中考英語筆試部分再次增加閱讀理解的篇幅和難度,已顯然將重點放在閱讀理解能力上。
英語課程深刻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閱讀文章素材的理解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師的教學活動必然要依據學生的知識、情感、能力等需求確立立足點和出發點,這決定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也應該以多元的角度來審視和處理文本。但是閱讀又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語言實際活動,因而課堂完美成了每個教學者爭相追求的目標,與此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刻意追求學生答案的正確性,一味高密度低質量的題海練習而忽視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往往將我們引入教學的誤區。
誤區一:目標追求過于理想化,忽略了學生個體能力、知識水平和層次的差異。
我們有時為了追求課堂的所謂深度和廣度,往往忽略學生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異將目標定得過高,閱讀文章難度過大,使大多數學生面對過高的要求無從下手,極大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9A Unit5 Reading教學中我本來設計了一系列關于影星奧黛麗赫本生平經歷的多種形式的閱讀練習,但課堂上分氣氛死板,得不到學生積極的回應,我尷尬不已。究其原因,學生對影星奧黛麗的生平事跡了解甚少,尤其是學困生連習題的答題要求和題意都未看明白,何能解題?更不要說是去追求閱讀習題的正確率了。這樣的課堂怎能成為優質高效的課堂呢?只能是事與愿違罷了。我們說,一堂成功的課必然得讓學生自主的學,快樂的學,更重要的是要學有所得。也就是說我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決不能憑自己的主觀喜好去想當然,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的現狀進行客觀、細致、全面的分析。從而恰如其分的制訂出適合與學生的教學目標。同時由于學生間個體的差異,所以我們的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面向各個水平和層次的學生,要有梯度。不能將課堂變成學優生展示“風采”的舞臺,而其他學生就成了看客、聽眾。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狀況和興趣愛好來科學的制定,必須關注學生的整體狀況和個體差異,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誤區二:教學實施過程中期望學生各方面能力面面俱到,但往往卻是蜻蜓點水。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提出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有次去參加區優質課評比賽8A Unit4的閱讀課第一課時,大熊貓這一主題是很能吸引學生興趣的一個專題,有位參賽教師為了突出自己精心設計了教學內容,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教學才能,竭盡所能來達成這些目標,于是乎,英語課堂上忙得不亦樂乎,聽、說、讀、寫、譯……一堂課下來教師沾沾自喜,認為設計了聽、說、讀、寫、譯各種題型皆有,覺得學生收獲了許多。
筆者以為其實不然,因為課堂時間是固定的,在45分鐘里各項教學步驟向走馬燈一樣變來換去,其實只有少數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許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大多數學生雖然忙得手足無措,卻只有招架之力。課堂上忙是忙得不亦樂乎,但到底收獲了多少,這也許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原因就是單位時間內塞入了過多的知識要點,在短暫的課堂內學生無法將如此多的知識接受消化。結果課堂效果事倍功半。歸根結底這其實是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量和單位時間(即課堂時間)學生的接受能力水平之間的矛盾得不到合理的解決所引起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的閱讀課堂請還給她閱讀的本身,不要填鴨式漫灌。
誤區三:過于側重訓練閱讀技能忽略了教授新語言知識的機會。
每一項閱讀教學活動都有雙重任務,既要讓學生弄清文章中心內容,又要訓練閱讀技能,教授新的語言知識。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新的信息,因此讀者注意的中心是內容,而非語言形式。有次去聽8B Unit2的閱讀公開課,上課教師設計以游覽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時間和景點為線索。為了快速了解主人公Kitty要傳達的信息,授課教師教授各種閱讀技能,如瀏覽、略讀、細讀、歸納內容、猜測詞義等,學生活動形式也搞得多種多樣,把精力都放在內容上,不光是學生連聽課教師也應接不暇,而完全不注意學習新的語言知識,在該課的最后一環節簡述Kitty樂游迪斯尼公園的經歷時,學生連最基礎的新詞匯和必掌握短語都沒能運用,一節課顯得就匆匆忙忙,草草收場,教學效果自然也不很理想。
正確的教學策略是要把兩者結合起來,兼顧雙重目的。在講授教科書時,語言和形式應該并重,后者的重點放在訓練閱讀技能上,絕不可放過教授新語言知識的機會,主要是詞匯,詞組,語法現象,句型的講授。在學生閱讀課外自選材料時,應指導其相應提高速度,遇到生詞不要馬上查字典,應根據上下文猜測其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的策略是教會學生分步閱讀:(1)快速通讀全文以了解文章大意。(2)細讀全文,意在發現難點。(3)深入理解語言句、段的內容和形式。(4)細讀全文,總體上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