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成\\繁榮與變遷

2011-01-01 00:00:00羅關德
華文文學 2011年3期

摘要:本文從文化學和世界文學的視角立論,通過對二十世紀中國大陸與臺灣鄉土小說發生學意義上的追溯,探討這一獨特的文學現象的產生及其與現代化的關系。認為大陸與臺灣鄉土小說無論是在理論內涵上,還是在時間的發生以及空間的位移上都與中國現代化有著同步關系。以魯迅為前導的20世紀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鄉土小說,實質上都是一種以鄉村或特定地域為背景,以知識分子的思想和價值情感為主要抒寫內容的文化小說,其主題具有現代化境遇中知識分子尋找文化精神故鄉的獨特意蘊。

關鍵詞:鄉土文學;現代化;關系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11)2-0086-06

丁帆在《中國大陸與臺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中說道:“在全球性的資本主義工業化進程中,歷史的進化必然帶來了污穢和血,打破靜態的農業文明秩序,對農民的剝削和對大自然的破壞一樣的殘酷無情。于是,作為一個有著人道主義和理想主義目光的作家,無疑是要將批判資本主義的非人道性和回到烏托邦的人性精神家園作為自己的寫作立場和視角。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19世紀到20世紀的鄉土文學中的人道主義批判精神和理想主義的烏托邦精神幾乎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鄉土小說母題。或許,我們在解析任何空間意義上的鄉土文學時,這有可能就是最重要的文化解碼符號。”該論高屋建瓴,從文化學視角映射出對具有世界性意義的鄉土文學的洞透與理解。遺憾的是,丁著未能在整體上秉承其宏闊的文學視界,而在具體的論述中,則把鄉土文學劃定在鄉村或特定的地域文學上面去了。

其實,就20世紀中國鄉土小說的發生來看,它顯然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歷史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因為,當“西方文明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逐漸破壞了傳統文化的穩定性和連貫性,而且在總的方面影響了中國思想和文化的發展方向”的時候,它必然導致民族自身文化的反彈,導致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抗爭。也就是說,以魯迅為代表的20世紀鄉土小說,實質上是一種以鄉村或特定地域為背景,以知識分子的思想和價值情感為主要抒寫內容的文化小說或寓言小說,其主題具有知識分子尋找文化精神故鄉的獨特意涵。這正是丁帆先生所說的,理解“任何空間意義上的鄉土文學時”“最重要的文化解碼符號。”本文秉持這種文化鄉土小說的概念。以區別于寬泛意義上的鄉土小說,并從文化學的宏觀視角,鳥瞰大陸與臺灣鄉土小說與現代化的同步關系及其因地域、政治和時代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差異性。

一、大陸與臺灣鄉土文學理論內涵的同質性

中國大陸對鄉土文學進行理論闡述最早的當是周作人,早在20世紀20年代,周作人就在文章中表達了自己“對于鄉土藝術很是愛重,”認為“民族的殊異的文化是個人與社會的遺傳的結果,是自然而且當然的,我們如要知道一國的藝術作品,便有知道這特異的民眾文化的必要。”周作人從民俗學的角度提出了他的鄉土文學觀,并針對當時中國新文化的概念化傾向,說道:“這幾年來中國新興文藝”“太抽象化了,執著于普通的一個要求,努力去寫出預定的概念,卻沒有真實地強烈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其結果當然是一個單調。”認為改變這種局面的一個辦法是加強“地方色彩”,“自由地發展那從土里滋長出來的個性”。

應當說,周作人對鄉土文學地方色彩的重視,抓住了民族文化建設的一個側面,他對地方風景、風俗、風情的強調,客觀上也糾正了當時文藝抽象化、概念化的弊端,并對后來的有著鮮明地域特色,充滿特殊的民俗風情的京派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但是,周作人的鄉土文學觀在張揚民族的民俗文化時,忽略了現代西方文化的背景,這使得京派鄉土文學只具有民俗學的價值意義,而缺乏對中西文化急劇沖突背景下,民族文化重建上的思考與探索。

與周作人強調地方特色不同,茅盾的鄉土文學觀側重的顯然是民族的共性。茅盾認為:“要使創作確是民族的文學,則于創作之外更須有國民性。所謂國民性并非指一國的風土民情,乃是指這一國國民共有的美的特性。”茅盾是從政治革命的立場去規范鄉土文學的。這使他猶為關注農人的疾苦和出路,關注一切被壓迫階級,關注民族文化的重建。他說:“我相信一個民族既有幾千年的歷史,他的民族性里一定藏著善美的特點;把他發揚光大起來,是該民族義不容辭的神圣責任。”顯然,茅盾在這里闡述的是他政治學意義上的鄉土文化觀。

應當說,上世紀20年代周作人、茅盾、鄭振鐸等提出的鄉土文學觀念,還不具有理論上的自覺性。“鄉土文學”或“鄉土小說”概念的正式提出,當是上世紀30年代中期魯迅《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和茅盾的《關于鄉土文學》。茅盾在1936年2月1日的《文學》第6卷第2號的《關于鄉土文學》一文中寫道:“關于‘鄉土文學’,我以為單有了特殊的風土人情的描寫,只不過象看一幅異域的圖畫,雖能引起我們的驚異,然而給我們的,只是好奇心的饜足。因此在特殊的風土人情之外,應當還有普遍性的與我們共同的對于命運的掙扎。一個只具有游歷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給我們以前者;必須是一個具有一定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為主要的一點而給與了我們。”茅盾深刻的理性意識,使他超越了周作人對鄉土文學中地方色彩的單方面注意,認為單有“特殊的風土人情”,“只不過象看一幅異域的圖畫”,提出“應當還有普遍性的與我們共同的對于命運的掙扎。”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是一個具有一定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作者。”在這里,茅盾顯然意識到了鄉土文學的作者,必須具有對鄉土社會的超越意識。然而,由于茅盾對政治的偏執,使他把鄉土作家的超越意識引向了階級的、政治的單一視角,這使他的鄉土文學理論,在突出時代政治因素的同時,卻把鄉土文學的豐富文化內涵給限制住了

與周作人、茅盾20世紀20年代對鄉土文學的理論拓荒不同。魯迅在這個時期卻是以鄉土文學的實踐為前導的,張定璜于1925年1月在《現代評論》上發表的《魯迅先生》一文,就說到“他的作品滿熏著中國的土氣,他可以說是眼前我們唯一的鄉土藝術家。”的確,魯迅筆下的鄉村充滿著浙東水鄉濃郁的地方色彩。那水鄉土場上傍晚的小桌子和矮凳,河道上緩緩行駛的烏蓬船,魯鎮祝福時祭祖的儀式,趙莊臨河空地上的社戲,無不標示出特定歷史時期東南沿海一帶的水鄉生活氣息。還有那充滿地域色彩的鄉土人物和鄉民們個性化、地方化的語言,展示了浙東特有的鄉村文化景觀。在魯迅充滿浙東水鄉風情的小說促動下,才有了20年代的鄉土小說流派。而如果把魯迅的鄉土小說和此一時期的其他鄉土作家的創作比較,可以看出,魯迅鄉土小說中的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復調”情感,在其他鄉土小說家筆下,則變成了“單調”的文化批判或文化眷戀。也就是說,魯迅不僅在鄉土小說創作上是開拓者,而且也是鄉土小說創作的最優者。在實踐的基礎上,1935年魯迅闡述了他的文化學意義上的鄉土文學觀,說“蹇先艾敘述過貴州,裴文中關心著榆關,凡在北京用筆寫出他的胸臆來的人們,無論他自稱用主觀或客觀,其實往往是鄉土文學。從北京這方面說,則是僑寓文學的作者。但這又非勃蘭兌斯所說的‘僑民文學’,僑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卻不是這作者所寫的文章,因此也只見隱現著鄉愁,很難有異域情調來開拓讀者的心胸,或者炫耀他的眼界。”魯迅側重的是“僑寓”的作者隱現出的“鄉愁”,側重的是鄉土文學中知識分子對現實故鄉的批判與認同和對精神故鄉的追覓。由于魯迅站在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宏闊歷史角度,透視中國的鄉土社會,使他筆下的鄉村,已不再是孤立、獨特的一隅,而是具有了中華傳統文明的整體象征。而知識分子的鄉愁,也賦有文化意識的深厚內涵。也就是說,魯迅的鄉土文學觀超越了周作人單純的風土人情描繪,克服了茅盾對農民現實政治的偏重,而顯示出極大的包容性。魯迅從文化鄉愁的視角明確了鄉土文學的民族性、本土性特征。

臺灣關于鄉土文學的理論闡述主要有兩次:第一次是20世紀20、30年代。由于當時臺灣正被日本占據,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使得第一次的鄉土文學論爭,僅僅只是停留在語言運用上的“白話文”和“臺灣話文”之爭,因而不具有深度的理論性。臺灣鄉土文學理論的真正建樹,當是20世紀70、80年代的第二次鄉土文學論戰的成果。綜觀臺灣鄉土文學的論爭,可以看到,論爭使得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成了鄉土作家的共識。所不同的是,對于民族文化、民族意識的內含理解,呈現為三種主要形態。其一是以陳映真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本位意識。陳映真在《鄉土文學的盲點》、《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等系列文章中闡述了“中國的、民族主義的、自強自立的精神”。使之“具有反對東方和西方經濟帝國主義和文化帝國主義的意義”其二是以葉石濤為代表的“臺灣意識”和“臺灣立場”的鄉土文學觀,其三是以王拓為代表的具有強烈政治指向的鄉土文學理論觀。

如果把大陸20世紀20、30年代的鄉土文學理論與臺灣20世紀70、80年代的鄉土文學理論進行比較,可以看到,臺灣鄉土文學真正繼承魯迅鄉土文學觀的是陳映真,而葉石濤秉承的是周作人強調地域色彩的鄉土文學觀。王拓的鄉土文學觀則具有茅盾的政治學和周作人民俗學鄉土文學觀的雙重色調。正是由于葉石濤、王拓鄉土文學觀的地方主義的偏狹性、政治功利性,使之背離了文化范疇。因而,缺乏學理的內涵。這種對民族文化鄉愁的偏離,亦是他們的鄉土文學觀逐漸向地方主義和政治臺獨遷移的根底。關于這一點,筆者將以專文闡述。

因此,從鄉土文學理論的建設上看,鄉土文學是以全球現代化背景下的文化沖突為旨歸的,它必然與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有著文化上的種種關聯。鄉土文學實質上體現的是民族化和全球一體化之間的文化矛盾,而在這一組矛盾關系中,民族化、本土化自然成為各民族的價值選擇。因為,伴隨現代化孕生出的是一種超文化,它只有融合各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才能保持各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才能保證各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也才能確保世界文化上的多元格局。這在今天,已成為人們普遍的共識。

二、現代化進程與兩岸鄉土文學的繁榮

從全球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來看,十七世紀40年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世界進入了現代社會。誠如列寧所說:“這是資產階級上升的階段,一般說,這是資產階級民主運動的時代,特別是資產階級民族運動的時代,是迅速摧毀過時的封建專制制度的時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促使了資本主義工業的迅速成長。資本主義的圈地運動和手工工場的擴大,導致了農村的凋敝和大量農民流向城市。這在英國十八世紀作家菲爾丁的鄉土小說和十九世紀的哈代的鄉土小說中都有了較為充分的表現。哈代的鄉土小說《德伯家的苔絲》和《還鄉》,通過主人公苔絲、克萊和姚伯表現了人類向往詩意的生存環境的愿望,通過亞雷等表現了資產階級對金錢、權勢的膜拜和人性的虛偽、冷酷。小說在不同程度上呈現了資本主義勢力侵入農村后造成的農民破產的社會現實圖景,揭露了資本主義的時代罪惡,亦流溢了具有人道主義情懷的作家對于詩意鄉村的向往。這種對現代物質主義的反動和對以傳統文化為背景的人性化的“家園”的向往,構成了鄉土小說的必然的價值旨歸。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僅促使英國走向了工業化,而且對于整個歐洲,進而對于整個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成了全球的或自發或后發的現代化運動的到來。這種現代化運動目前仍在進行時態中。這必然對世界的經濟、政治產生重要影響。也必然波及到文化和藝術。世界性的鄉土文學正是在這一特定歷史時空背景下誕生的。

中國作為一個后發現代化國家,加之中國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相較有著鮮明的異質性。這使得以文化沖突為表征的中國鄉土文學命定地具有世界性的文化代表意義。隨著中國現代化的延伸,這種以文化鄉愁為中心的鄉土文學勢必有著廣泛的書寫空間,也必將產生長河式的巨著,這是我們可以翹首以待的。

中國現代化道路顯然是從1840年開始的。所不同的是,當優越的現代西方文化步入古老的、落后的、封閉的中國之初,國人更多的是從理性上、機械技術上去接納它、效仿它。只是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這種中西文化的沖突才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這正是五四時期一代知識分子呈現出來的理性上的西方文化觀和情感價值觀的反西方化的矛盾的根源。這使得中國文化大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的本土意識與外來意識的矛盾,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糾結,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纏繞被彰顯了出來。特定的歷史時代,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使得20世紀20年代形成了以魯迅為代表的大陸鄉土文學創作大潮。使得20世紀20、30年代爆發了長達十幾年的“中西文化大論戰”。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一大批“被故鄉所放逐”的知識分子在歐風美雨的思想激蕩下,毅然地以現代理性觀念揭示中國傳統鄉村為表征的傳統文化的愚昧與落后。另一方面,現代都市的物質至上、人性蛻變,又使他們感念過往的以鄉村為表征的人性化生活環境,使得鄉土文學很好地表達了現代化初期的中華民族的國民心態。與此同時,臺灣由于受到大陸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加之臺灣特殊的歷史境遇——日本資本主義的殖民統治,使得民族矛盾異常尖銳。正是在這種現實的文化沖實背景下,臺灣鄉土小說應時而生,象署名無知的《神秘的自制島》和施文杞的《臺娘悲史》等都具有很強的文化沖突和文化寓意,表現了民族文化的自覺。而后,產生了以賴和為代表的一大批臺灣鄉土作家,并在20世紀30年代展開了一場關于鄉土文學的“白話文”和“臺灣話文”的語體之爭。

歷史地分析大陸與臺灣20世紀20、30年代的鄉土文學,可以得出,現實的文化沖突和矛盾是鄉土文學產生的根本原因。也由于大陸和臺灣都處于西方文化沖擊的初期,使得這一時期的鄉土文學創作,從整體上看批判傳統文化的成分大于揭露西方文化種種弊端的成分。表現了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初期中國知識分子的理性自覺。

大陸鄉土文學的第二個繁榮時期是在20世紀的80、90年代,其時,正是自五四以來中西方文化相融合的第二次高潮。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促使了文化上的現代主義思潮的運生。緊接著,作為對現代主義思潮的反動;鄉土文學得以高揚。在中國大陸它是以“尋根文學”的面目出現的。“尋根文學”以強烈的民族自覺意識挖掘和捍衛民族的文化傳統,這使得此一時期的鄉土小說,揭示以城市為表征的西方文化弊端的成份大于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的成分。這在汪曾祺的鄉土小說中最先表現了出來。而在1985年“尋根文學”大潮后,形成了尋找民族文化“優根”的強勢。筆者認為所謂“尋根文學”就是鄉土文學的另一種表述,扛起“尋根文學”大旗的韓少功,其鄉土小說越到后期越顯現出強烈的反對西方文明諸種弊端的色調。而90年代的陜西作家群的創作,更是在整體上形成了以中國文化為本位的文化保守主義態勢。時至今日,文化保守主義已成為中國大陸文化現代性的一種重要價值導向。以探索一種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現代性的道路。

臺灣鄉土文學的第二個繁榮時期應當追溯到20世紀的60年代。那時,由于臺灣政治上采取了開放經濟的策略,使得臺灣的經濟在大力吸引外資的基礎上實現了騰飛,臺灣社會迅速由原來的農業型經濟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這種社會經濟的巨變必然影響到精神文化產業。于是,追續大陸30年代,臺灣20世紀的60年代也引發了一場“中西文化大論戰”。以李敖為代表的“西化派”一時占據了主動。配合經濟上、政治上的西方化,文化產業上的西方現代主義思潮也彌漫于臺灣社會的方方面面,并儼然成為社會的主導潮流。而鄉土文學作為現代主義思潮的反動。也正伴隨著現代主義思潮而漸漸孕生,許多現代主義作家在借鑒西方現代主義的創作后,感受到缺乏民族文化內涵的全盤西化必然脫離現實,缺乏生命力。于是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逐漸回歸到現實的鄉土。誠如丁帆先生所說:“現代主義文學并未扼殺鄉土文學,相反,它還促進著鄉土文學的發展”客觀地說,正是因為20世紀60年代的臺灣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疏離了現實,疏離了民族文化傳統,才爆發了70年代的臺灣鄉土文學的大論戰,并使臺灣文學回歸到中華文化的主航道上來。一個極為有趣的現象是:盡管臺灣第二次鄉土文學思潮比大陸的“尋根文學”思潮早了20年,但是,文化背景是極為相似的,即都發生在改革開放的經濟調整之后,都有一個現代主義思潮的過渡時期,并且在文化選擇上都表現出揭示西方文化諸種弊端的成分大于對傳統文化批判的成分的趨勢。表現出中西方文化沖突背景下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價值取向。以此,也實證了鄉土文學與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同步性。

三、現代化進程中兩岸鄉土文學發生地的空間位移

從地理區域上看,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從東南沿海一帶逐漸向內陸的西北一帶推進的。這使得20世紀初期,得現代化風氣之先的東南沿海一帶最先遭遇西方文明的熏染。東南沿海一帶的知識分子亦率先踏上了向西方學習的“走異路”的征程。尤其是素有走異路傳統的浙江一帶。以至于現代文學和鄉土文學的開創者魯迅是浙江人。文學研究會的主帥茅盾是浙江人,現代美文的奠基者周作人是浙江人,其他象郁達夫,豐子愷,徐志摩等。誠如嚴家炎說的:“如果說‘五四’時期文學的天空群星燦爛,那么,浙江上空的星星特別多,特別亮。”嚴家炎進而說道:“這種突出的文學現實應該怎樣解釋?除了越人自古以來自強不息,恥為人后這些文化心理因素之外,是不是和最近100多年浙江得風氣之先,反清救國走在強列,去外國的留學生也特別多有關系呢?”∞應當說,20世紀20年代形成的以魯迅為主帥,地域上以浙江為中心的鄉土小說作家群與這個區域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不無關系。也由于他們生活在中國現代化之初,客觀上又較早接受西方啟蒙思想,使他們的鄉土小說帶有啟蒙理性的共同傾向,表現出與魯迅一致的創作態勢。或表現“幾乎無事的悲劇”,以“揭出病苦,引起療救”,或抒發“感傷的故鄉風”。開啟了以西方理性意識批判傳統文化為主旋律的鄉土文學思潮。很好地配合了五四時期傳統文化思想批判的社會文化主調。這一時期以魯迅為首的浙江鄉土小說作家群有王魯彥、許欽文、許杰、柔石、潘漠華等。非浙江籍的南方鄉土小說家還有蹇先艾、臺靜農、彭家煌等。他們的作品共同展示了現代化初期階段一南方鄉土社會的世俗民情,以及鄉民們閉塞,迷信,守舊的文化人格。由于現代化運動在南方一帶的深入,一些和魯迅大抵相仿的從南方鄉村流寓到現代化都市的游子們,他們在完成自我思想從傳統到現代化轉化的過程中,一方面體驗著以西方文化為表征的都市物質上的輝煌和精神上的貧弱,另一方面,由于他們命定的中國文化情懷以及與傳統鄉村的千絲萬縷的聯系,使他們步魯迅后塵,創作了大量的鄉土小說,形成了20世紀20年代的鄉土小說大潮。

到20世紀30年代,鄉土文學中出現了以抒情為主調的京派鄉土小說作家群。他們的創作承繼的是周作人的以地域風情為主調的鄉土小說,當然也延續了魯迅《社戲》、《故鄉》的抒情路數,表現了知識分子的還鄉愿望和懷鄉情懷。這些作家雖然居住在北京,但祖籍大多在南方的北部一帶。如廢名、沈從文、汪曾祺等。同樣顯示了鄉土小說漸漸向北遷移的行程。

而20世紀40年代鄉土小說在北方的山西出現了又一個流派。以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藥蛋派”,著力于表現鄉民在現代觀念變革過程中的思想情感嬗變。顯示了中西方文化思想融合過程中鄉民們悲悲喜喜得人生情態。其鄉土性是以民間的輕喜劇形態呈現的,在此不作贅言。

從20世紀50到70年代,由于中國大陸采取了自封閉的行政管理機制,使得這一時期的農村小說著力于表現農村兩條路線的斗爭,階級矛盾取代了民族矛盾,也使得這一時期的鄉土小說其鄉土性遭到極大的忽略。因此,雖然,仍表現的是農村和農民的生活。卻很難以鄉土小說來涵蓋。學界大抵以“農村題材小說”的命名來界定這一特殊的文學現象。而這也正從反面印證了鄉土小說與現代化的同步關系。

上世紀80、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西方文化的急劇碰撞,鄉土小說出現了又一個創作高潮。引領這一次高潮的顯然是陜西鄉土小說作家群,陜西由于地理位置的邊緣性、封閉性和歷史悠久性、文化的厚重性使之在改革開放,經濟大開發時期,中西方兩種文化的沖突表現得尤為尖銳。象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土門》、《高老莊》,高建群的《最后一個匈奴》,京夫的《八里情仇》,程海的《熱愛生命》,以及同一時期路遙,鄒志安,莫申,楊爭光等的鄉土文學創作,一時間在中國大陸刮起了強勁的“西北風”。陜西鄉土小說作家群展示了現代化語境中,國人務實求變,又戀鄉懷土的兩難心境,表現了知識分子對傳統儒家文化和現代物質主義文化觀的雙重反思,發出了民族文化救亡的呼告。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的鄉土小說隨著歷史時間的推進和地域空間的位移,勾勒出全球一體化時代,民族文化面臨的嚴峻挑戰,表達了中國知識分子對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的思考。

臺灣自19世紀以后,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敗和臺灣邊遠的地理位置,使它逐漸從中國漢族的移民社會過渡到日本政府統治的殖民社會,從剛剛建立起來的農業文明逐漸過渡到近現代的工業文明。伴隨著這種改變,臺灣新文學從它產生之時起就具有文化反省和探索的內涵。日據時期的賴和、呂赫若、吳濁流等以小說的方式表達了臺灣人民的理性覺醒和文化自強的愿望。而臺灣上世紀60、70年代從農耕社會急劇向工業社會的轉變,使得這一時期鄉土小說創作異常活躍,鄉土文學亦呈現了與現代化同步的關系。在此借尉天驄的言語陳述:“因為就這個時代而言,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出生的作家。陳映真生長于離臺北不遠的鶯歌,黃春明生長于臺灣東北部的宜蘭,王禎和生長于臺灣開發最晚的東部花蓮。這三個地區,不僅因為地理位置和開發先后,以及經濟與現實發展之不同而有著彼此的差異,而透過他們個人的生活背景和經驗,透過文學作品的表現,更有著不同的面貌和情調;但總的來說,在他們的小說中,都存在著兩個世界,一個是臺灣首善之區的臺北,一個則是他們生于斯、長于斯的小市鎮。這些小市鎮與臺北之間,原有著相距較遠的風貌,人們的生活態度與意識形態更是有著顯著的差異。但是在韓戰、越戰以后,受到美、日的強大介入,這些小市鎮,愈來愈受到外來的資本社會的影響,生活的節奏也愈來愈加接近和相似。起先是鶯歌,接著是宜蘭,再接著便是花蓮……就這樣,到了六、七十年代以后,整個臺灣的面貌和節奏都成了美、日社會的另一版本。”也就是說,上世紀60、70年代,臺灣鄉土小說較早的是陳映真對臺北附近的“鶯歌”的現實描繪。而后到黃春明筆下,著力表現的是臺灣東北部的“宜蘭”世界,最終在王禎和的創作中,呈現出的是臺灣現代化開發較晚的東部“花蓮”的鄉土現實。如果把臺灣鄉土文學區域上的從西北向東南遷移的現象與大陸鄉土文學在區域上從東南向西北的延伸進行比照。可以認識到,這絕不是巧合,而恰恰證明了兩岸鄉土文學與現代化進程的同步關系。

綜上,可以見出,20世紀中國大陸和臺灣的鄉土文學,都是一種以地域為象征背景,以知識分子的思想、情感價值取向為表現中心的一種文化小說,其主題具有在東西方文化沖突境遇下,尋找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園的意味。而臺灣由于歷史與空間環境的因素: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相對于大陸不夠厚重,另一方面,臺灣一度面臨著西方文化更強悍的沖擊,加之其現代化起程比之中國大陸也更早些。臺灣文化構成上的這種特殊性和復雜性,使得臺灣的鄉土文學在跨文化的現實背景下,更具有世界范圍的典型性,因此更值得我們關注。臺灣知識者從鄉土文學中流溢出的文化鄉愁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其文化的歸途亦具有世界文化的某種象征性。

(責任編輯:張衛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高清码无在线看|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香蕉网久久| 国产迷奸在线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日本91视频|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看|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另类欧美日韩|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精品片911| 亚洲综合二区| 欧美另类第一页|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日韩第一页在线|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亚洲欧美h|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在线欧美国产| 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香蕉精品在线| 亚洲第一视频区| 9cao视频精品|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国产jizz|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韩欧美中文| 97在线国产视频|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日韩性网站|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91高清视频|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制服无码网站| 午夜a视频|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91| 国产自视频| 国产美女免费|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欧美午夜一区| 91精品国产丝袜| 国产青榴视频| 色精品视频|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jizz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