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佳麗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傳播系,浙江溫州 325035)
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調查與分析
戴佳麗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傳播系,浙江溫州 325035)
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薄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對溫州職業技術學院一至三年級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結果表明,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普遍薄弱、自信心不強,但提高英語口語能力意愿明顯。為此,應通過在課堂內積極創造實際應用英語的機會,充分利用外教資源,優化教師素質,將口語能力納入考核體系等方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口語環境,以期提高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能力。
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英語作為當今社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已成為對外交流過程中的一項必備技能。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薄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2004年,國家教育部下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1]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有其鮮明的特點,其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為主,因而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2]。本文就英語口語能力對溫州職業技術學院非英語專業一至三年級學生進行調查,旨在有針對性地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
隨機抽取溫州職業技術學院非英語專業一至三年級學生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280份,剔除不規范或不完整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39份,有效回收率為85.4%。
(1)問卷調查法。結合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自編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口語能力自評、英語基本能力關注度、口語能力提高途徑、與外國人交流自然度、英語口語能力對未來職業的影響等方面。采取選擇題(包含多選題和單選題)與開放式問題相結合的方式。
(2)統計法。問卷調查以班級為單位,采用無記名方式。對收集的有效樣本采用Excel 2003進行處理與分析。
由表1可知,學生自評分數5分以下的占70%,5~7分的占22.8%,7分以上的僅占7.2%。這一結果反映了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口語基礎偏低,且學生對英語口語能力信心不足。
目前,大學生大多從小學開始接觸英語,但受考試、升學和應試教育影響,從小學到高中時期接受的仍是傳統教學法,即“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課程實施方面,存在強調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問題。在課堂中,由于教師的“教”占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無法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語言實踐時間,學生成了語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3]。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閱讀、寫作、聽力等科目,而投入英語口語學習的時間則相對較少,尤其缺乏英語口語鍛煉的機會,久而久之,張嘴說英語就成了很困難的事情,從而形成中國外語教育中的特色產物——“啞巴英語”。

表1 英語口語能力自評
由表2可知,在對“英語基本能力中最需提高的能力”進行設問時,學生回答“說”的占63.4%,“聽”的占19%,“讀”的占8.4%,“寫”的占9.2%;聽、讀、寫三項能力的關注度明顯低于英語口語能力。可見,大部分學生對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和相當高的意愿。在對“良好的英語口語能力是否對未來職業有幫助”進行設問時,學生回答“是”的占94.7%,“否”的僅占5.3%,這表明目前學生對口語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已有充分認識,認同在今后的工作中良好的英語口語能力將成為就業的一個砝碼。
由于語種來源不同,中文與英文不論在詞匯、語法或發音上都大相徑庭,且我國與多數亞洲國家一樣,沒有良好的英語使用環境,而高職學生來自偏遠地區或農村的比例高于普通高校,許多學生缺乏與外國人交流的經驗,因而大多數學生在與外國人進行對話時表現出比較拘束、緊張,對英語口語沒有自信心。由表3可知,在對“是否能與外國人進行自然的日常英語交流”設問時,學生回答“是”的僅占19%,“否”的占63.4%,“從未交流過”的占8.4%。在對“無法與外國人進行自然交流英語的原因”進行設問時,學生回答“不知道怎么開口”的占51.4%,“覺得自己講的外國人聽不懂”的占39.4%,“怕其他人嘲笑自己的口語”的占9.2%。可見,學生的各種心理因素嚴重制約其英語口語能力的發揮。

表2 英語口語能力關注度

表3 與外國人交流英語的自然度
由表4可知,在對“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哪些”進行設問時,學生回答“課堂教學英語口語操練”的僅占15.4%,“看英文影片或聽英文廣播”的占 22.3%,“參加英語口語培訓班”的占13.5%,“與外教或其他外國人接觸鍛煉英語口語”的占44.8%。在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途徑中,課堂教學方式的認可度甚至低于看英文影片或聽英文廣播,可見,英語課程的開展方式還無法滿足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需要。而通過與外教或其他外國人接觸鍛煉英語口語這種方式的認可度最高,但由于外教資源和課程設置限制,高職非英語專業基本沒有開設專項英語口語課程。

表4 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
大學英語課程中,教師要兼顧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培訓。由于口語訓練相對耗時,教師有時受課程進度安排的限制無法充分開展口語訓練;或是在教學過程中,出于兼顧不同水平的學生接受能力、保證教學進度等因素考慮,部分英語教師采取英語教授為主、漢語穿插解釋的教學方式,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參與授課內容,但客觀上造成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大量接觸英語,使學生對通過課堂教學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認可度不高。
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師可在課堂內積極創造實際應用英語的機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輕松的心態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可適當減少教師講解的時間比例,轉而讓學生多思考、多開口表達。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分成固定小組,課前布置口語任務,學生自行選擇分配角色,利用幾個課時進行口語情景模擬訓練,情景選取盡量與學生所學專業或未來目標職業相貼近,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設計對話和操練,在課堂上進行成果展示,從而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使交際與互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4]。
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需要課程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促進,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專項英語口語課程有利于學生積累準確的口語素材[2]。調查表明,學生通過與外教或其他外國人接觸鍛煉英語口語能力的認可度最高,因而學校應充分利用已有的外教資源,開設英語口語公選課,讓更多有意向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學生有機會與外教進行交流,鍛煉英語口語。英語口語公選課應盡量采用小班授課形式,給學生提供實際操練口語的機會。還可定期開設口語角、西方文化周、西方影片鑒賞等活動,邀請外教參加,讓學生在操練英語口語的同時了解西方文化知識。
英語國家真實的語言環境有利于教師累積英語口語教學素材,了解當地的社會文化習俗。高職院校可通過引進一些有國外生活經歷的教師和派遣英語教師到國外培訓或進修等形式優化教師素質,提高英語教師口語運用能力。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口語課堂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傳統教學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控制者、評估者、組織者、提示者、參與者和資源[5],而口語教學尤其要注重師生間的互動。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在互動中鼓勵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將英語口語能力納入日常測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重視口語,這也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在制訂英語教學大綱時,教師按照一定的口語能力標準設計和安排口語活動,從語言的準確性、連貫性和詞匯運用恰當性等方面對學生的口語能力給出一個準確的定位,從切題、表述的觀點、輸出的話語連貫性方面對學生作出一個積極的評價[5]。英語口語情景模擬表演的表現可記入期末的總評成績中,對英語口語水平較低的學生以鼓勵性評價為主,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消除緊張心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EB/OL].(2004-01-20)[2011-03-05]. ht t p://www.edu.cn/20040120/3097997.sht m l.
[2]程麗華,方明莉,李秋紅.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3):102-105.
[3]周燕.如何建立“以人為本”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4(7):18-20.
[4]潘國豪.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生成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5):85-86.
[5]陸裕婷.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情況調查與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223-224.
A Survey and Analysis on English Spoken Ability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DAI Jiali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 Communication,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Being poor in oral English is quite comm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survey was made among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of grade one to three in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It shows that students from non- English majors normally have a relatively low English spoken ability, and they are not confident enough, but they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improve their oral English.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create a good oral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by offering students chances to use English, making good use of resources of foreign teachers, improving English teachers' quality, and involving the oral English in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Vocational colleges; Non- English major students; English spoken ability
H319.32
A
1671-4326(2011)03-0094-03
2011-03-28
戴佳麗(1981—),女,浙江溫州人,溫州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傳播系講師,碩士.
趙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