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強
(安陽師范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河南安陽455002)
河南省早在1990年就開始培育綠色食品產業,但在1993—2002年的10年間發展較慢,全省具有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一直沒突破50個。從2003年開始,該產業出現了快速健康發展的勢頭,總量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水平逐步提升,品牌效應不斷增強。2006年底,河南省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數達到47家,產品數達到167個,分別比2003年增長88%和289%;2009年,企業數達到95家,產品數達到302個,比2006年分別增長102%和81%,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河南省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呈現出三大趨勢:一是龍頭企業逐漸增多。2010年,河南省申報綠色食品的企業約95家,其中多數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比如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湖雪面粉有限公司、蒙牛乳業焦作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生產的綠色食品質量過硬,許多產品為國家、省級質量免檢產品。但總的來看在近百家綠色食品生產企業中,龍頭企業的總數并不多,大多數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在市場上無法形成較強的整體競爭優勢。二是品種結構趨向合理。截至2009年10月,河南省綠色食品有302種,涉及17個食品門類。顯示河南省綠色食品的品種正趨向合理化,但其中初級加工的農產品較多,深加工、能拉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的產品并不多。三是地方特色鮮明突出。河南省是農業大省,糧油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全國重要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2008年,全省糧食總產達到5365.5萬噸(列全國第1位);油料總產505.3萬噸(列全國第1位)。依托良好的農業條件,河南省綠色食品集中在優質小麥粉、優質大米、綠色蔬菜、食用油上。
據來自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10月,全國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數達到6064家,產品數達到15315個;已建成一大批有規模、有特色、高質量的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帶動農戶1290萬戶。2009年綠色食品國內年銷售額達到3162億元,出口額達到21.6億美元,在國際市場上日益顯現出強勁的競爭力。而河南省作為一個農業大省,綠色食品的發展并不樂觀。

表1 河南省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數及產品數占全國比重
從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數和產品數來看,河南省在全國的比重近10年來一直徘徊在2%以下,平均為1.46%和平均1.62%左右。目前,河南省綠色食品的生產企業數量、產品數量分別約占全國的1.57%和1.97%左右,所占份額明顯偏低。既落后于江蘇、浙江、廣東等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又落后于黑龍江、河北、四川、內蒙等欠發達省份。
雖然綠色食品的市場價格高出普通食品很多,但由于綠色食品價值難以被消費者感知、品牌影響力小、產品附加值低、假冒偽劣產品多等原因,造成綠色食品市場需求不足、有價無市、經濟效益不高。河南星河油脂有限公司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花生油加工銷售企業,具備優質原料和先進技術,就地采購自榨、無菌灌裝等優勢,但“星河”的品牌知名度不如“魯花”、“金龍魚”等食用油高,即使有綠色食品的標志為其在市場上“保駕護航”,仍難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創業容易守業難”,許多企業重申報輕管理、重標志輕質量,熱衷于申報綠色食品標志,缺乏品牌管理與品牌競爭的經驗與意識。火龍崗綠色食品公司位于河南省湯陰縣的火龍崗上,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十分適合種植雜糧類農產品,是河南省綠色無公害小雜糧生產基地。該公司早在2004年就獲得小雜糧綠色食品的認證,但其在市場上卻不及當地的非綠色食品的無公害小雜糧。
1.因地制宜,揚長補短。發展綠色食品,在哪里發展?這涉及到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綠色食品的發展離不開農業基礎和市場需求,產業鏈的構建要么接近原料產地,要么接近市場。河南省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區域開發條件差異大。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不同的地理區位條件在發展綠色食品時應有所側重。(參看表2)

表2 河南省地理條件及綠色食品發展
目前河南省綠色食品產業在全國來看既沒有數量優勢,也沒有質量與品牌優勢,產業發展的關鍵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農業優勢轉為綠色食品產業優勢,此謂揚長補短,即揚資源、糧食之長,補市場、品牌之短。具體來說,可結合河南糧食大省和農業大省的特點,考慮以糧食加工和特色農產品開發為兩大突破口,拉長產業鏈,搞好深加工,做好大品牌。優先發展附加值高、適銷對路的綠色食品,如面粉加工,畜禽屠宰,肉腸、奶粉精加工等。
2.區域協調,避免重復發展。構建科學的綠色食品產業體系,既要考慮河南省在全國綠色食品發展中的位置和特色,又要注意協調省內各地區之間綠色食品的規劃與發展。首先,河南省有些地區綠色食品發展結合了本地的特色農業,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如焦作市的鐵棍山藥、信陽市的綠色毛尖、三門峽的紅富士蘋果、新鄭的紅棗等;但還有很多特色農產品有待發展成綠色食品,如信陽的華英鴨與南灣魚、周口的高油花生、南陽的黃牛、三門峽的朝天椒、安陽的食用菌等。其次,可考慮將產業鏈分布在消費市場附近,如鄭州市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較大的消費市場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綠色食品產業做的有聲有色。再有就是同類綠色產品的整合,河南省有很多地市的綠色食品中都有小麥粉,共有湖雪、綠業、雪健、帥潔、龍云、雙益、豫花、實佳、喜順等24個品牌。這說明河南省綠色食品在小麥粉類別上很強大,但同類品牌太多也會讓消費者感到無從選擇,引發市場的劇烈競爭。相關企業可在市場機制下進行合理的整合兼并。
1.借鑒成功經驗,構建發展模式。河南省在綠色食品的生產實踐中,已形成的產業鏈組織模式有:龍頭企業帶動型、生產協會主導型、科技示范園區型。這些經營模式并不能說孰優孰劣,每一種模式在生產實踐中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處。在綠色食品的產業鏈上,各個參與生產的經營主體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訴求,在各自成本-收益核算的前提下應尋求一種風險分擔利益共享的共贏模式。
2.培育龍頭企業,建設生產基地。發展綠色食品產業,關鍵是向市場要效益,圍繞消費者的需求做文章,這必然要求建立一批面向市場的龍頭企業,在龍頭企業的引領下,拉動產業鏈上的各利益相關體的積極性,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如漯河市依托龍云集團等蔬菜生產加工企業,實施“龍云工程”,建設以無公害蔬菜為主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基地。
3.打造著名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由于綠色食品中初級產品較多、深加工的較少,產品附加值低,品牌增值功能不強,生產企業并不能獲得合理的市場回報,直接影響了綠色食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做強做大綠色食品產業的重要思路便是拉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升品牌價值。如:鄭州好想你棗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好想你”系列紅棗產品,共有棗干、棗片、棗醋、棗飲、棗粉、棗茶等12個系列、180個單品,先后被命名為河南省優質產品,榮獲河南省食品工業第一品牌。
4.加強產業鏈管理,降低運營成本。企業間的競爭已上升為產業鏈的競爭、一般來說,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接近原料產地或產品市場,所處地區交通發達,這能直接降低運輸成本。另外,最好借用食品市場的著名品牌發展綠色食品,即在開發的綠色食品上采用原食品品牌+綠色標志的形式,這樣在市場開拓方面,可節省大量廣告和促銷成本,還能起到打消顧客的疑慮、促使消費者放心購買的效果。
5.注重技術創新,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在目前綠色食品生產領域,產學研一體化的程度并不高,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產學研各自為政,一些學者的研究與生產實際嚴重脫節,多為閉門造車。具有一定市場價值的新種子、新技術無法實現與資本的完美聯姻,出現新技術的市場應用瓶頸,很多新技術、新發明只是停留在紙上和證書上,應用率較低。而生產加工企業卻因資金少、技術落后,產品缺乏技術創新。打通產學研一體化的障礙,可以推動綠色食品技術創新,提高綠色食品的生產效率,降低綠色食品生產成本。
6.加大扶持力度、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扶持綠色食品產業,要立足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落實優惠政策,二是加大財力支持力度,三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四是整合生產要素。另外,扶持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還需搞活綠色食品的流通渠道,縮減流通時間。一些綠色食品保鮮時間短,對物流的時間要求很高,需要建立健全市場批發機制,形成從種植、加工到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化機制。
1.加強宣傳,引導綠色食品品牌消費觀念。由于綠色食品消費市場還處在起步階段,企業并不愿在“綠色”上投入太多的促銷宣傳,以免為他人做嫁衣。在此情況下,政府、行業協會作為行業發展的相關受益者理應承擔一部分市場培育成本。比如,用新聞媒體教育消費者,向大眾講解何為綠色食品,介紹綠色食品的優點,并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觀念,創造獨特的綠色消費文化。
2.合理定價,增強綠色食品的品牌競爭力。高價位可樹立綠色食品的形象地位,現在市場上綠色食品的價格與同類食品相比確實有點“高”不可攀。如罐裝啤酒,有綠色食品標志的某品牌啤酒售價6.5元/罐,而無綠色食品標志的其它品牌則售價在2.8元~3.5元/罐之間。“強扭的瓜兒不甜”,高價格將許多消費者拒之門外,低迷的需求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影響了品牌的推廣。
3.增加文化含量,夯實綠色食品的品牌基礎。提升品牌的文化內涵,可循照本地文化—農業文化—品牌文化的模式凝煉品牌內涵,提高品牌含金量、知名度和影響力,借文化之力之勢,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深厚的產品文化給品牌注入高附加值,品牌價值的提升使產品的高價得到支撐、使消費者在選購綠色食品時感到物有所值,為品牌推廣和進一步的品牌營銷奠定了基礎。
4.優化渠道管理,增加綠色食品品牌接觸點。目前,綠色食品的終端渠道主要是大中型超市。但絕大多數超市沒有設立綠色食品專柜,綠色食品多散見并淹沒于普通同類食品中,缺少足夠的品牌接觸點,消費者選購綠色食品時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這不僅增加了消費者選購綠色食品的成本,也不利于綠色食品的品牌推廣。建議在大中型超市內設立綠色食品銷售專區,配合終端廣告,提高顧客注意力,設置專業導購促銷人員與顧客溝通。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單獨開設綠色食品專賣店、連鎖店,以增加終端品牌接觸點。
5.終端促銷,提高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力。首先,綠色食品的售點廣告要強調綠色食品的健康安全、天然環保等綠色價值,向消費者展示綠色食品在質量上的獨特優勢,提示顧客關注自身健康,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其次,企業要建立和加強與政府部門、綠色消費者團體的關系,可與有關部門合作定期舉辦綠色食品知識講座;也可以積極參與各種與環保有關的活動,樹立起維護生態環境,重視消費者利益的綠色品牌形象。再次,企業要對員工進行綠色促銷的培訓,通過人員促銷使消費者對綠色食品了解程度加深,對企業品牌的忠誠度加強,進一步激發對綠色食品的購買欲。最后,綠色食品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同樣要對消費者進行靈活多樣的營業推廣。如贈送禮品、優惠券、特價包裝、累積購買獎勵、免費品嘗等。
[1]樊恒明.河南省綠色食品發展淺析[J].河南農業,2007(4).
[2]李顯軍.中國綠色食品產業化發展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5.
[3]李國強.從4Ps角度審視綠色食品品牌營銷現狀[J].生態經濟,2010(5).
[4]鄧平波.綠色食品品牌競爭力培育對策研究[J].新西部,2007(24).
[5]盛麗穎.中國綠色食品營銷問題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