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冬 宋宏杉 陳巧云 張 寧▲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2.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龍南醫院,黑龍江大慶 163453)
人體皮膚顏色各不相同,與種族、年齡、性別、外界環境以及某些疾病等因素密切相關,其中黑素細胞產生的黑素是決定皮膚顏色的主要因素[1],酪氨酸酶是黑素生物合成途徑中的主要限速酶,該酶活性大小決定著黑素形成的數量。杏仁含有豐富的脂肪油,具有使皮膚白嫩柔細、促進皮膚光潔紅潤的作用,是古今公認的美容佳品。本實驗利用超臨界CO2技術萃取杏仁油,主要研究杏仁油對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響。
BCM-10004型超凈工作臺(蘇凈集團安泰公司制造);OLYMPUS IX71倒置顯微鏡;HF-90 CO2培養箱;8-5K臺式低速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MK3型酶標儀(熱電上海儀器有限公司)。
MEM培養基購于Gibco公司;胰蛋白、MTT購于Billab公司;PBS購于北京中杉金橋有限公司;L-dopa、TritonX-100、DMSO購于Sigma公司;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購于中科院上海細胞所。
1.3.1 杏仁油的提取 利用超臨界CO2技術從杏仁中萃取杏仁油,備用。
1.3.2 細胞培養[2]選擇對數生長期的同一代細胞,經0.25%胰蛋白酶消化,用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養液傳代,置于CO2培養箱37℃、5% CO2飽和濕度環境中進行培養。每一次實驗取自同一傳代細胞,初始接種細胞濃度為5000個/cm2左右。細胞接種24h后,棄上清液,添加待測藥物。在37℃、5% CO2飽和濕度條件下培養,每一濃度設6個復孔,對照組不加藥物代之同量維持液,培養3d,1.5d后更換藥液1次。
1.3.3 細胞增殖率的測定 藥物作用72h后,每孔加入5g/L MTT溶液10μL,4h后棄上清液,每孔加入DMSO 100 μL,振蕩10min左右,在酶標儀上檢測各孔吸光度值,波長為490nm。細胞增殖率=[(待篩物各濃度平均吸光度值-空白組平均吸光度值)/(對照組平均吸光度值-空白組平均吸光度值)]×100%。
1.3.4 細胞內酪氨酸酶活性測定[3]采用多巴氧化法對酪氨酸酶活性進行測定。將作用時間已到的細胞棄上清液,磷酸鹽緩沖液(PBS)蕩洗2次,每孔加1% TritonX-100溶液100 μ L,0℃振蕩10min,30min后升溫至37℃,加入0.1% L-DOPA溶液10 μ L,孵育30min后在490nm波長處測吸收度(A)。酪氨酸酶活性影響率=[(待篩物組平均吸光度-空白組平均吸光度)/(對照組平均吸光度-空白組平均吸光度)]×100%。
1.3.5 細胞內黑色素含量的測定[4]將小鼠黑色素細胞B16以1×105個/mL的密度接種于6孔板,每孔3mL,孵育24h后,棄上清液,添加待測藥物,藥物作用3d后,棄上清液,PBS洗滌,每孔加入0.5mL胰酶消化細胞3min,加2mL維持液終止消化,分別計數每組細胞。細胞懸液離心,棄上清,沉淀中加入1mol/L NaOH(含10% DMSO)溶液,80℃下孵育30min,加入雙蒸水將NaOH稀釋成0.2mol/L,混勻后分別取100μL置96孔板中,475nm處測吸光度。黑色素合成抑制率=[(待篩物組吸光度/細胞數的平均值)/(對照組吸光度/細胞數的平均值)]×100%。
使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測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齊性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LSD檢驗。
MTT實驗結果顯示杏仁油濃度在0.1~100μg/mL對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細胞增殖無影響(P>0.05),見表1。
杏仁油濃度在0.1~100 μg/mL對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中酪氨酸酶活性具有顯著性抑制作用(P<0.05),呈濃度依賴性抑制,且均見表2。
杏仁油濃度在0.1~100 μg/mL對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中黑素含量具有顯著性抑制作用(P<0.05),呈濃度依賴性抑制,且均見表3。
目前在人群中廣泛存在黃褐斑、雀斑、老年斑、皮膚晦暗、發黃等皮膚色素沉著等損美性疾病,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我國天然藥物資源豐富,大量天然藥物在歷史記載中具有調節色素沉著的作用,杏仁即是在美容、保健、化妝品行業及醫療機構中應用比較廣泛、療效較好的天然藥物,但目前有關杏仁美容作用的現代科學實驗研究比較少,機制不明。
本研究利用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研究杏仁油對于細胞內黑素生成的影響,從細胞生物學的角度探討其發揮美容作用的機制,發現其可在不殺傷細胞的濃度范圍內抑制黑素生成,并呈劑量依賴性,從而為杏仁油在治療色素沉著性皮膚病上的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表1 杏仁油對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 16增殖的影響(n=6)

表2 杏仁油對酪氨酸酶活性的影響(n=6)

表3 杏仁油對黑素含量的影響(n=6)
[1] 楊觀招,解士海. 龍膽草對人黑素細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響[J]. 熱帶醫學雜志,2009,9(8):884-886.
[2] 司徒鎮強,吳軍正. 細胞培養(修訂版)[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4:35-42,79-80.
[3] 張春香,尹鴻萍,王旻,等. 幾種美白活性物質對酪氨酸酶活性的體外抑制作用及細胞毒性[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5,26(2):72-75.
[4] 張目,嚴澤民,朱少娟,等. 幾種中藥的美白作用研究[J]. 香料香精化妝品,2009,37(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