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良,賈 洪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二醫院綜合科,河北秦皇島 066600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1990~1992年我 國1/10人口惡性腫瘤死因抽樣調查發現,胃癌死亡率占第一位(粗死亡率為25.2/10萬)。近30年來,我國城市居民胃癌發病率在男女性別中均呈下降趨勢,但據衛生部信息統計中心2001年的資料顯示,全國城市居民惡性腫瘤死因順序中胃癌占第三位[1]。胃癌仍是嚴重威脅人民健康的疾病。早期胃癌和癌前病變起病隱匿,多數發現時已是中晚期,而此時手術治療已失去最佳時機,治療失敗的原因多數為腫瘤不能達到根治性切除,以致術后出現腫瘤局部復發及轉移。我院2006~2010年根據患者病情術中分別在切不盡的腫瘤組織、亞腫瘤區以及可能轉移的淋巴途徑植入125I粒子進行近距離放射治療,預防和控制腫瘤術后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6~2010年于我院住院的5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所有病例均經病理證實。根據患者知情自愿選擇原則,分為兩組,A組28例,采用手術切除聯合125I粒子植入術,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齡32~79歲,中位年齡55歲;中低分化腺癌共25例,印戒細胞癌3例。B組25例,常規手術治療而未行125I粒子植入,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齡49~75歲,中位年齡61歲;中低分化腺癌共21例,印戒細胞癌4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構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采用中國原子能研究所生產的125I籽源,圓柱形鈦合金封裝體,長度為4.5 mm,直徑為0.8 mm,半衰期為59.6 d,平均光子能量為27.4~31.5 keV,組織穿透力為1.7 cm。
A組28例患者,術前或術中應用放射治療計劃系統(TPS)制訂治療計劃,計算125I粒子量。其中,術中行胃癌根治術7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術11例,胃空腸吻合術10例;術中依據TPS制訂的劑量,在可能的淋巴轉移通路、淋巴結清掃不徹底的部位、可能切不盡的腫瘤殘端及腫瘤殘余部位進行立體性植入125I粒子,間距為1.0 cm,如腫瘤及轉移的淋巴結可切除,在腫瘤床、亞腫瘤區及淋巴引流途徑中進行粒子立體性植入,間距為1.5 cm,距離大血管、空腔臟器等0.5 cm以上。28例共植入粒子數316個。B組25例患者,其中,術中行胃癌根治術5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術12例,胃空腸吻合術8例,所有患者均未行125I粒子植入。所有患者術后均行常規化療。
相關臨床癥狀緩解程度;CT、B超、胃鏡等監測腫瘤局部復發、轉移情況;生存期隨訪。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B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食欲增加、腹部脹痛不適減輕或消失)。A組患者1周左右12例出現腹部不適、惡心、納差等輕度早期放射性損傷,6例出現腹痛、出血等并發癥,經抑酸、止血等治療后好轉。術后定期復查肝功能未見異常,復查血常規、免疫球蛋白顯示無明顯的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A組28例均未出現因粒子脫落出現的并發癥。粒子脫落率為21.2%(67/316),可能與腫瘤壞死、胃腸蠕動等有關。
所有患者術后定期復查CT、B超、胃鏡等了解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經隨訪3年,兩組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生存期情況見表1、2。

表1 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情況[n(%)]

表2 生存期情況[n(%)]
早期胃癌多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當臨床癥狀明顯時,病變已屬中晚期,此時手術治療難以達到根治性切除,局部淋巴結轉移、腫瘤殘留,甚至姑息性切除或無法切除的情況等原因導致腫瘤治療的失敗。而且胃癌對化療及放療均不敏感,療效差,胃癌的5年總體生存率僅在10%左右。
腫瘤組織內的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成為目前研究較多的新的治療腫瘤的方法[2],通過腫瘤組織內植入125I粒子,發出持續低能量的γ射線和X射線[3]持續作用于腫瘤細胞繁殖的各個時相,對腫瘤組織造成有效殺傷[4],控制腫瘤局部復發和淋巴道轉移療效明顯。本研究表明除了早期的輕度放射性損傷外,未出現其他明顯的放射性損傷引起的并發癥(如骨髓抑制、免疫抑制、粒子栓塞、放射性食管炎等)[5],與傳統的外放療相比具有局部適形放療、副作用小的特點。手術切除聯合125I粒子植入作為新的腫瘤治療方案,與常規手術組相比能較好地控制腫瘤的局部復發、延長生存期,且125I粒子植入安全方便、并發癥少,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6]。
[1]孫燕,石遠凱.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2]呂進,曹秀峰.手術聯合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療肝癌的臨床研究[J].現代腫瘤醫學,2010,18(1):107-110.
[3]張治民,郭寶明.胃鏡下植入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療胃癌[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9,14(4):250-251.
[4]何啟明,伍曉汀.碘125籽源在胃癌術中植入治療中的應用[J].華西醫學,2009,24(2):509-510.
[5]林鋒,冉鵬,肖家榮,等.術中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療肺癌效果分析[J].廣東醫學,2010,31(1):104-106.
[6]王剛,王家米,王建國,等.125I粒子植入治療晚期胃腸腫瘤33例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