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紅梅
低血糖昏迷是內科常見急癥之一,起病急,進展快,診治不及時可致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甚至死亡。在臨床上,由于患者病史不清,病情復雜,易延誤診斷和治療。現將本科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各種原因引起的低血糖昏迷18例臨床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8例均為本科就診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齡45~72歲,平均62歲。2型糖尿病1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家中期6例,急性酒精中毒2例。
1.2 臨床特點及血糖檢查 患者均因神志不清就診,淺昏迷6例,深昏迷12例。伴肢體偏癱3例。就診前意識障礙時間0.5~2 h,血糖測定0.6~2.5 mmol/L。
1.3 病因分析 ①藥物性低血糖昏迷10例。②酒精中毒2例。③肺心病急性加重期6例。
1.4 治療 ①補充葡萄糖:一經確診即刻靜脈注射50%葡萄糖60~100 ml,必要時重復使用,繼之以5% ~10%葡萄糖維持靜點,監測血糖在6~10 mmol/L。②反復發作低血糖昏迷的患者,給予氫化可的松100~200 mg靜脈滴注。③有腦水腫、昏迷時間長的患者,給予甘露醇靜脈滴注。④酒精中毒者給予靜注納洛酮等治療。⑤慢性肺心病者,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等綜合治療。⑥病情穩定1~2 d后使用腦細胞營養劑。⑦穩定內環境,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經上述搶救治療,患者全部臨床治愈,平均住院天數4 d。
低血糖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血中葡萄糖濃度過低為特點的綜合征,臨床病狀主要為交感神經興奮和神經缺糖癥狀。昏迷通常發生于血糖濃度<1.5 mmol/L,是低血糖發展的嚴重階段。由于神經細胞沒有糖原貯備,腦細胞所需能量幾乎完全直接來自血糖。因此,低血糖對機體的影響以神經系統為主[1]。血糖速度下降越快,血糖值越低,持續時間越長,對腦細胞造成損害越為嚴重,長時間嚴重低血糖大于4 h可導致永久性大腦功能喪失,救治關鍵是早期及時正確診斷。
昏迷是最常見急危重癥,病因較多。本組資料中,低血糖昏迷常見原因仍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為多見,主要誘因:超量誤服,在進食減少或不能進食的情況下,降糖藥物沒有相應減量或停用;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未正規監測血糖,自行調整胰島素用量;以及自行加用長效磺脲類藥物等。對于糖尿病患者應加強宣教,使其了解降糖藥物的副作用、發生低血糖的早期表現及危害,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肺部感染,電解質紊亂,心力衰竭等出現納差、飲食少而發生低血糖昏迷時,往往易誤診為肺性腦病[2]。酒精性低血糖昏迷是由于酒精可抑制肝糖原合成乃至抑制糖原異生作用所致,大量飲酒使儲備的肝糖原耗竭后發生低血糖反應,重者昏迷。
低血糖昏迷成功救治的關鍵是早期診斷,早期診斷的關鍵就在于要想到本病,仔細詢問病史,及時查血糖,以免漏診和誤診。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94.
[2] 張偉.石恒祥.急診低血糖昏迷16例臨床分析.全科醫學雜志,2007,6(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