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莉
多西紫杉醇聯合奧沙利鉑、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臨床觀察
李娃莉
目的探討多西紫杉醇聯合奧沙利鉑、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和毒副作用。方法晚期胃癌30例,化療方案多西紫杉醇60 mg/(m2·d)靜脈滴注,第1、8 d;奧沙利鉑85 mg/(m2·d)靜脈滴注,第1、8 d;卡培他濱800 mg/(m2·d)分兩次口服,第1~14 d,每3周為1個周期,連用2個周期,治療結束2周后評價療效。結果30例患者中CR 3例,PR 16例,總有效率63.3%;主要毒副作用為骨髓抑制和胃腸道反應,均可耐受。結論多西紫杉醇聯合奧沙利鉑、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療效肯定、毒副作用可耐受。
胃癌;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濱
胃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在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惡性腫瘤之首。聯合化療是挽救和延長晚期胃癌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我們自2006年2月至2009年11月對30例晚期胃癌患者應用多西紫杉醇聯合奧沙利鉑、卡培他濱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年2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晚期胃癌患者30例,年齡35~65歲,平均49.5歲,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細胞學確診,低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11例,高分化腺癌14例,印戒細胞癌1例。既往無手術、放、化療史,化療前經CT、B超、X線或同位素掃描等檢查明確為Ⅲb~Ⅳ期病例。化療前KPS>80分,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等正常,預計患者生存期>3個月。血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基本正常。
1.2 方法 具體用法和劑量如下:奧沙利鉑85 mg/(m2·d)靜脈滴注,第1、8天;卡培他濱800 mg/(m2·d),每天分2次餐后30 min口服,第1~14天;多西紫杉醇60 mg/(m2·d)靜脈滴注1 h,第1、8天,在多西紫杉醇用藥前一天開始口服地塞米松8 mg,2次/d,連用3 d,減少水鈉儲留,并進行心電監護,每15 min測血壓1次。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根據患者一般情況,化療藥物劑量減少10.0%~30.0%。多西紫杉醇化療前常規預防性應用5-羥色胺受體阻斷劑止吐。該方案3周為1周期,治療至少2個周期后重新評價療效。
1.3 療效評價標準[1]療效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實體瘤評價標準統一判定,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CR+PR為有效。不良反應按WHO關于急性與亞急性毒性反應評價標準分為0~Ⅳ級。生存期按月記錄,以化療日至患者死亡或末次隨訪時間為生存期限,疾病進展時間(TTP)為開始治療至腫瘤復發或進展的時間。
2.1 近期療效 30例患者中CR 3例,PR 16例,SD 6例,PD 5例,總有效率63.33%(19/30)。腹腔淋巴結轉移有效率為66.7%(10/15),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有效率為50.0%(6/12),肝轉移有效率為61.5%(8/13),肺轉移有效率為50%(4/8)。平均疾病進展時間為5.5個月。
2.2 毒副作用 常見的毒性反應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減低、腹瀉和周圍神經毒性反應等。骨髓抑制、脫發、手足綜合征、胃腸道反應,均為可逆性。骨髓抑制Ⅰ~Ⅱ度2例;惡心、嘔吐主要為Ⅰ~Ⅱ度,共4例;手足綜合征Ⅰ~Ⅱ度5例;腹瀉、黏膜炎、脫發、疲勞等毒副反應多以Ⅰ~Ⅱ度為主。未出現明顯過敏反應和肝腎功能損害。
胃癌是常見多發的惡性腫瘤,目前早期診斷率仍較低,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喪失了早期根治的手術治療機會,以全身聯合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是治療晚期胃癌的重要方法。
奧沙利鉑是繼順鉑和卡鉑之后的第三代鉑類抗腫瘤藥物,其細胞毒作用強于順鉑,無腎毒性,骨髓抑制作用輕。多西紫杉醇(泰索帝)屬于紫杉醇類藥物,主要作用機制是促進微管蛋白裝配成微管,并抑制其解聚,導致微管束的排列異常,形成星狀體,使紡錘體失去正常功能,導致細胞死亡。同時其水溶性比紫杉醇好,抑制微管解聚的能力也較紫杉醇大二倍??ㄅ嗨麨I是腫瘤選擇性靶向化療藥的代表,它經小腸吸收后在肝內經羧酸脂酶水解,產生 5'-脫氧-5-氟胞嘧啶,最后再經過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催化生成具有細胞毒活性的5-FU發揮作用,由于腫瘤內TP酶的活性明顯高于正常組織[2],故卡培他濱優先在腫瘤組織中生成5-FU。采用多西紫杉醇、奧沙利鉑、卡培他濱聯合方案,是基于藥物的協同作用且三種藥物主要不良反應不交叉。
本研究表明多西紫杉醇聯合奧沙利鉑、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近期療效較好,且不良反應可以耐受,可作為晚期乳腺癌的一個較理想治療方案。
[1]孫燕.腫瘤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97-995.
[2]姜麗娜,丁世英,熊慧英,等.胸苷磷酸化酶在瘤組織中表達的研究.中華腫瘤雜志,2004,26(5):297-298.
15030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