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張少強,李琴蘭
(1.甘肅省天水師范學院 工學院,甘肅 天水 741020;2.甘肅省天水市農機維修站,甘肅 天水 741020)
《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課程,是工科院校必修的專業技術基礎課,主要是教學生如何繪制和閱讀機械工程圖樣的原理和方法,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既要掌握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要為后續的專業技術基礎課奠定堅實的基礎。但這門課程抽象難懂,內容繁多,過去采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方法時,有的內容時常存在“難于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情況。因此,傳統教學方法的確存在“教師講得吃力,學生聽得吃力”的現象。要想將該課程講好,筆者認為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學習這門課程,就要采用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的授課方法。
該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黑板上一筆一劃地作圖,然后根據圖形來講解,這樣的話,一節課50min,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做圖上,教師一節課講不了多少內容,學生也沒有時間去看書與思考,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若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師省去了在黑板上作圖的時間,不僅提高了教學品質,還能給學生留出一部分時間提問與思考。
在該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只能采用一些掛圖、模型等靜態的教學用具輔助教學,以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的幾何概念。而教學用具又有限,加之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差,這就必然使得教學行為呆板,內容枯燥難懂,教學效率低。若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采用三維制圖軟件繪出立體圖,然后應用一些動畫、圖片和音頻效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立體的投影”這一部分內容時,要求學生要有極強的空間想象力,若學生想象不出立體的形狀,就做不出正確的圖。若采用多媒體教學,在學生想象不出立體的空間幾何形狀時,教師及時地將三維空間圖展示給學生,有利于學生提高空間想象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在該課程中的實施,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枯燥、乏味的現狀。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該課程中能恰到好處地應用多媒體,就是老師和學生所必須共同思考的問題。
采用多媒體上課,省去了教師在黑板上畫圖的時間,教師會不由自主地加快教學進度,產生滿貫式教學,影響教學品質。因此,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善于從學生的眼神中捕捉信息,了解學生是否聽懂,同時要把握好播放速度,給學生留一定的思考時間。
該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后,教師備課的任務必然加重,一方面要求教師必須熟悉多媒體軟件的操作,要能制作出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課件,若課件制作的不好,只是把課本上的內容搬上去照本宣科的話,不僅教學效果不好,其還不如傳統的板書教學;另一方面,不能本末倒置讓多媒體占據教學的主導地位,教師離開多媒體就不會講課,這樣的話,教師僅僅充當了一名電腦操作員,無法體現出教學的特點,讓教與學的過程毫無生機,達不到理想效果[2]。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及課本的熟悉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講課是一門藝術[2]。對于一個教師來說,要使教學效果好,不僅要設計好授課內容,而且在教學方法上要達到最佳。正是由于這門課程抽象難懂,教師面臨著“將用語言難于表達的地方清晰表達出來”的難題。因此,筆者認為要將該課程講好,必須采用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方法。
這門課程主要由投影理論、制圖標準、表達方法、繪圖技巧這4個部分組成。內容體系圖如圖1所示。在這4個部分內容中,前面3個部分在講解時,應用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圖1 課程內容體系圖
具體操作如下:上課時主要用多媒體課件,在遇到復雜問題學生沒有聽懂的情況下,教師采用掛圖、模型等教具用板書進行輔助教學,以幫助學生增強理解;通過板書教學,教師手把手地繪圖,不僅能培養學生認真的工作態度,還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
計算機繪圖這一部分內容,安排在計算機房上課,教師在電腦屏幕上操作,學生在下面跟著學習,這樣才能達到最優的學習效果。
此外,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為了使教學內容順應科技的發展,教師可將工廠、研究院常用的繪圖軟件一并介紹,例如繪圖軟件書本上以AutoCAD為主,我們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穿插的講解一些“電子圖版”的用法,做到“突出重點,兼顧其他”的原則,使學生多了解一些本行業的發展動向。
總之,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要講解好這門課,必須使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花大量時間制作出好的課件,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1]金長友,彭先玉.在《數字電路》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J].黑龍江生態職業學院學報,2008,(3):41-43.
[2]李洪斌,楊淼森.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06,(24):34-35.
[3]劉長仲,王國利.植物保護專業《普通昆蟲學》教學方法探討[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0,(4):47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