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秀蘭,譚 群,吳文林
大連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遼寧大連 116001
藥物化學是中職藥劑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是應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化學藥物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化學藥物的組成、制備、化學結構、理化性質、轉運代謝、化學結構與藥效的關系等內容[1]。依據國家教育、衛生工作方針,中職藥劑專業的培養目標,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熟練掌握藥劑專業技能,能在各級各類醫藥及衛生機構和行業從事藥品生產、營銷、應用和藥學服務等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技能型、服務型的高素質勞動者[2]。根據這一培養目標中職藥劑專業學生在學校期間要學習《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基礎課,畢業前完成《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等專業課程學習[3]。在藥物化學的學習中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常用藥物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由于藥物化學的特殊性,學生在校期間思維狀態要發生改變,要有抽象的思維能力、記憶力、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的銜接能力,才能基本完成藥物化學學習,適應崗位的職業需求。專業課程中《藥物化學》課程的學習是師生認為難度較大的一門課程。跟蹤我校多年招收生源情況看,初升高成績在400~500分之間的初中畢業生,可以較順利完成《藥物化學》課程學分,學習狀態較好。而近些年來我校招收的生源初升高成績在300~400分范圍內,學習狀況發生了很大改變。
全國中職含藥劑專業的衛生學校有百所,每年培養畢業生約上萬人,中等職業藥劑教育是培養醫藥行業高素質勞動者的主力軍[3],中職藥劑專業畢業生是國家藥師的儲備力量,這一群體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崗位上起著重要的作用,藥物化學課程的學習影響著畢業生的素質、就業質量。多年來對我校中職藥劑專業在校生《藥物化學》課程的教授、學生的學習情況、畢業生就業情況跟蹤調查發現,學生學習《藥物化學》教科書困難的原因,提出建議概述如下。
目前的中職規劃教材《藥物化學》有不同出版社的不同版本,這些教材結構合理、重點突出,內容力求簡單新穎,也是教師了解藥品知識的工具書。但使用中發現也有某些不足,很重要的不足在于,涉及到基礎課知識,如有機化學中的醇、羧酸、酯類、苯胺、酰胺、苯環、雜環等基本知識時,學生們普遍不會。例如:鹽酸普魯卡因結構中的酯鍵易水解,很多學生不認識酯鍵;鹽酸普魯卡因結構中苯環上的胺是芳胺,學生同樣不認識。基礎課《有機化學》中學生已經學習過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與基礎課無法銜接的問題。授課中教師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復習基礎課的知識,很多學生環烷烴、苯環區分不開;烷烴、環烷烴、苯環、醇羥基、羰基、羧基等的化學結構的骨架寫不出來,不僅忘光或沒學扎實,還有很多學生即使老師反復指導復習也學不會。因此,出現了學生看不懂藥物的化學結構式、不認識藥物的官能團、不能理解藥物的化學結構產生的性質、教科書看不懂的現象。對于藥物化學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出現了難學、學不懂、失去學習興趣的情況,部分學生難以及格。以我校2004~2008級學生為例,藥物化學考試不及格所占比分別為10.6%、27.0%、28.0%、20.0%、29.2%, 不及格人數達到 20%~30%,這種現象在我校以前教學中是罕見的。
中職生來源于初中畢業生,現在的初中生與大學擴招前的初中生大不一樣。由于大學不斷擴招,初升高的學生比例大增,能升入高中繼續讀書,然后讀大學的學生都進入了高中校門,而無法升入高中的、不想讀高中的學生成為中專的招生對象。雖然,也有目標清楚而喜歡學習藥學知識的學生,但生源普遍存在基礎知識較差,理解能力與自學能力不強的特點。在初中階段只學過元素周期表的簡單《無機化學》的學生,進入中專學習了《有機化學》,然后學習專業課《藥物化學》出現了不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記憶力、理解力偏低,與專業課無法接軌。筆者對在校生藥劑班調查《有機化學》考試情況,不及格人數占45.9%,幾乎占半數,雖然后來補考及格了,學習《藥物化學》的困難仍不容忽視。
中職生正處于心理成熟期,對未來充滿了幻想和迷茫。有想學習一技之長的學生,看到《藥物化學》書中大塊頭的藥物化學結構、復雜的藥物理化性質,摸不到頭腦,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也是原因之一。在學不懂、學不會的情形之下,產生自卑、厭倦情緒,不聽課、不做作業,由此滋生出一些惡習,如上課看小說、玩手機、睡大覺。老師辛苦,學生痛苦。
我校在升入職業技術學院之前是大連鐵路衛校,是教育部全國重點衛校,具有五十多年藥劑專業辦學經驗。我們在教學中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專業教師與基礎課任課教師每學期一起備課,將專業課與基礎課所涉及的內容互相溝通,以利于基礎課教師授課中有一定的取舍,將專業課用到的知識在教學中作為重點內容講授與輔導,力求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②在學生入學初期進行專業教育,由經驗豐富的教師、專業主任為學生介紹各門課程的特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相互關聯,今后就業情況、就業崗位運用所學習知識的情況等等,讓學生明白在學校所學課程的重要性,幾年來這種努力對大部分學生來看收效甚微。近期,以在《藥物化學》課程完成課時多半的情況下對學生的測試為例,采取不記名方式,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讓學生寫出苯環、六元環烴、乙醇、乙酸、苯酚、酯鍵的化學結構,結果不會寫的人數分別為苯環 6.5%、20.0%、37.7%、49.1%、57.0%、75.0%。這種測試的目的是要了解藥物化學結構中經常出現的官能團苯基、醇羥基、羧酸基、酚羥基、酯鍵等學生是否全部掌握。這些涉及專業課程中的藥物化學結構、藥物性質的基本知識,教師在《藥物化學》授課中已經反復帶領學生復習過。從測試結果看,超過半數的學生還是沒學會。沒有基礎知識,《藥物化學》這門專業課的知識難以學懂。我們要求中專學生在學習《藥物化學》課程時,掌握藥物的化學結構、類別、藥物基本性質這些很簡單的內容,以應用于今后崗位中正確使用藥品、養護、貯存,避免藥品氧化、水解、變質,避免藥品使用中的配伍變化等等。改進教學過程、完善考核制度等方式,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
以2004年以來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調查情況看,04級入校成績相對于后期招生生源成績較好,在就業崗位上受到用人單位包括醫院藥房、藥品批發公司、連鎖零售藥店等的好評,有部分畢業后自立門戶開展藥品營銷業務,約有90%的畢業生接受繼續教育順利取得大專自考畢業文憑。05級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調查,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畢業后接受大專繼續教育,在中專學習《藥物化學》難度較大者學習大專課程時面對同樣的難度。
教材編寫應考慮初中起點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生能力等特點。從多年來對教材使用情況看,在復雜難懂的藥物化學結構面前學生產生了厭倦情緒。筆者對在校的61名學生以舉手表決的形式調查,以了解是否喜歡學習《藥物化學》課程,統計結果顯示喜歡的占32.7%,不喜歡、學不會的各占60.6%,不學的占16.3%,不喜歡、學不會的占半數以上。由此認為,中職藥劑專業教育缺少適應中職生自身特點的《藥物化學》教科書,因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近些年來為了適應藥劑中專生社會就業崗位狀況,國家在中職教材編寫已經作出了努力,《藥物化學》教科書難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以目前中職生的智力情況,根據其接受能力與理解力,教科書還應再降低專業性高深難度,增加趣味性,應通俗易懂,教材應易教易學。
在主要章節中增加與《藥物化學》相關的《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的復習內容,方便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回憶,通過復習重要的基礎知識,重復記憶基礎課的基本內容,以利于教師組織全體學生統一復習、布置作業,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專業課,使得難學的課程變得淺顯易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正確使用藥物、調配藥物、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是一名藥學專業人員具備的最基本工作能力。常用藥物基本化學結構、化學性質、藥物在臨床中的應用,以及與儲存、養護有關的性質,這些內容難度不大,但很重要,有些教材中這些內容時有時無。因此,《藥物化學》教材編寫應規范,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有效利用資源,使畢業生所學知識夠用。
在各論中將藥物化學結構與應用有關的化學性質簡單介紹后,可以彩色圖插頁的形式[5],將該藥物的商品介紹給學生以增加感性認識,讓學生從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尊重和滿足,也為以后應用打下基礎。
在中職教育中藥劑專業,嘗試取消《藥物化學》課程,或將《藥物化學》課程與其他課程合并而重新組織一本新的教材,介紹一些常用藥物簡單的化學結構、性質等基本知識,以就業夠用為主。
綜上所述,教材編寫應以人為本,與時代同步,由于生源的變化,學習主體的變化,目前《藥物化學》教科書難度較大,《藥物化學》教材需要改革。教科書是師生個體心理遭遇人類文化的媒介和向導,是教師引領學生進行精神漫游的路線圖,它是教材的主體,是教學過程中師生依據的主要材料,也是考核教學成績的主要依據和學生課外拓展和深化知識領域的重要基礎。教科書編寫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教育的內在質量和學生的發展[6]。教材的難易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影響了就業能力。
[1]唐躍平.藥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M].2001:1.
[2]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藥劑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
[3]閆丹芬,楊世民,傅強,等.中等職業學校藥劑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標準的研究[J].西北藥學雜志,2009,24,(4):308.
[4]王爽,趙文明.藥劑學實驗改革初探[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9):99-100.
[5]王愛生.重視教科書中插圖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中學教學案例與研究),2007,(9):34.
[6]肖川.教科書的評價標準[J].中國教師,2006,(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