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第 曾慶偉(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渭南 714000)
《人才規劃綱要》引領下的西部高技能人才培養
張君第 曾慶偉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渭南 714000)
針對西部人才需求實際,提出《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引領下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及實施對策。文章指出,要營造良好的人才培養環境,做好實訓基地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職業教育集團,注重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人才規劃綱要;西部;高技能人才;培養
新頒布的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下簡稱《人才規劃綱要》)中提出,要以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而對于約占全國國土總面積71%的整個西部地區來說,貫徹落實 《人才規劃綱要》提出的新理念,培養大量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高技能人才是指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從職業資格評價體系來說,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的技能型人員。高技能人才要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其關鍵是要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并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對高技能人才需求進行調查分析,掌握西部地區對人才在需求量和需求層次方面的情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制度,組成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確定培養方向和目標,協調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
培養目標 深入學習領會 《人才規劃綱要》提出的新理念,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技師和高級技師為重點,形成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把西部地區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實施對策 根據西部地區產業需求的特點,形成多類型、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立體式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培養與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宏觀引導,營造良好的人才培養環境 引導社會各界關注高技能人才培養是政府的義務,只有政府從宏觀層面上予以積極的引導和推動,才能使高技能人才培養朝著正確的方向科學有序地前進。應盡快制定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政策、措施,使西部職業院校在經費籌措、辦學自主權、招生就業等方面更具有特色。還要規范就業市場,實行就業準入制度,并引導、促進企業積極參與高職院校辦學,為職業院校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政府在出臺保障扶持政策的基礎上,要極大地調動社會力量辦教育的積極性??商峁┟赓M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服務,對企業急需的緊缺工種技能人員、高技能人才實施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和補貼予以引進等等。還應引導用人單位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建立激勵機制,把參加技能培訓和技能水平提高同分配制度結合起來,從而更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長。
科學利用,做好實訓基地建設 充分發揮現有教育培訓資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業(集團)、重點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建設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合理布點,建立面向社會提供技能培訓和鑒定服務的公共實訓基地。聯合同一區域共同出資建設實訓基地,實現資源共享,可以統籌資源、資金,合作建設實訓基地,實現互補互助,以滿足實踐性教學的需要,同時又能提高實訓基地的利用率。加強對實訓基地的科學管理,定期指導和檢查。要做好管理人員和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明確崗位職責并做好分工,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完善設備設施及物資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基地運行管理機制,拓展實習實訓基地功能,加強生產性和虛擬、仿真型實訓條件建設,創設愈加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能夠完成與典型工作任務一致的學習任務。
專兼結合,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認真實施教師培訓制度、繼續教育制度、職業資格制度、聘任制度等各種有效措施。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和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和參加生產實踐,同時鼓勵和吸引企事業專家及特殊人才到職業院校兼職。重視教學骨干培養,積極引進人才,鼓勵和支持技術人員到職業院校任教和兼課,建設一支數量足夠、相對穩定、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積極推進教師聘任制,通過院校間互聘、聯聘等途徑,使教師能夠合理流動。教師可以通過自身努力獲得受聘的機會,進行校際、地區間的交流和學習,提高業務素質和學術水平,獲得更好的發展。鼓勵專業教師每年進行一定時間的企業實踐,做好畢業生回訪及指導學生定崗實習,帶回企業的新理念。構筑相應的平臺,加強不同職業院校教師之間教學方法等的交流與共享。
整合資源,打造西部職業教育集團 組建西部職業教育集團,可由若干個有關的職業院校組成聯合體,也可由企業、學校和科研單位共同參與形成產學研聯合體。制定集團財政運作規范,建立集團的財務運籌中心和運行網絡,確保所建集團的經費運行及財務運作的合理、有效。建立財政管理、監督機制,并保證經費正確使用,實行財政投入重點傾斜。建立領導和決策機構,承載整個集團的領導、決策和運營等功能。要組建相應的專業團隊,明確職業教育集團內部的各項管理章程,細化集團內各成員間具體的合作內容、職能分工以及利益分配,增加集團成員對合作結果的可預知性,減少合作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強集團成員的合作動機。職教集團組織的目標、外部環境、組建模式三者之間的協調程度是組織效應大小的基本條件,也是集團生存的前提。
輻射帶動,注重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具有一定的社會開放性,可以面向市場需求,面向一定行業(企業)開展有償培訓,并提供技術服務,使實訓基地的設備設施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時使投入資金及時回籠。在開展社會培訓、考證、鑒定、技術咨詢和參與技術服務的同時,可以緊貼行業人才需求實際,促進學校教學改革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帶動教師技術研發和教學能力的提高,形成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從而使高技能人才培養更加優化,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開發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在高技能人才培養進程中,西部地區高職院校能夠資源共享,擴大受益面,從而發揮良好的輻射作用。高職院校還可聯系企業或相關部門成立社會服務機構,強化社會服務的組織、協調和管理工作。
實施西部大開發,對國家繁榮昌盛、民族安定團結、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綜合國力提高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要提高西部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就業,改善民生,就必須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努力培養滿足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1]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高職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成果公報[J].當代教育論壇,2010,(4):6.
[2]鄧水蘭,溫詒忠.論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J].教育與職業,2007,(17):11.
[3]劉繼平.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及其效能提升的途徑[J].教育與職業,2008,(11):28.
[4]李夢卿,張君第.基于武漢城市圈建設的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互聘制度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2):164.
[5]胡重慶.職教集團發展面臨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23):11.
G710
A
1672-5727(2011)08-0013-02
張君第(1984—),女,河南南陽人,碩士,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管理。
曾慶偉(1984—),男,河南信陽人,碩士,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程教學及相關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