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揚州 225101)
高職教師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丁紅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揚州 225101)
高職高專學生中普遍存在自卑、厭學、迷茫等問題,所以課堂教學效果普遍較差。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高職教師;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近年來,我國高校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專院校深造,但隨之而來的是生源質量普遍降低。特別是高職院校,生源普遍來自高考考生的最后一個批次,這就產生了職業院校學生素質低、課難上、紀律差、考試不誠信等一系列的問題。
高職院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高職院校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技能和素質的雙重培養呢?作為一名高職院校教師,筆者結合自身體會談一點拙見。
職業院校學生一般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由于自卑而產生的懈怠
職業院校學生高考分數普遍較低,有的存在一種自卑心理,這種心理表現為不是奮起直追,而是自暴自棄。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自卑往往伴隨著懈怠。”所以,在高職院校中,學風普遍不太好。學生比較懶散,上課不聽講,下了課更不知道主動學習。
(二)由迷茫而產生的懈怠
很多人目標不明確。學生剛入學時都希望自己三年過得有意義,希望三年后能夠找一份好工作,但他們不知道這目標如何實現。很多高職學生在三年中對自己所學的專業都沒有系統的了解,不知道自己將來的就業方向,也不知道所學的每一門課的專業價值。如果每一門課的教師都不能讓學生了解這門課在專業結構中的價值以及以后的應用價值,學生是普遍不會感興趣的。而當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后,也就沒有了目標,自然而然就懈怠了。
(三)由懈怠而產生的素質問題
自學能力差 高職學生普遍不能自主學習,很少有學生能夠在課堂之外主動去學習一些對未來有幫助的知識。如果教師布置一些課后自學的內容,很少有人能主動去查閱參考書。
課堂紀律問題 學習不認真,遲到、早退、缺課現象經常發生;上課不聽講,下課不看書,考試時千方百計蒙混過關。而且這些學生大多缺乏社會責任感,不關心集體,不守紀律,不知謙讓與互相幫助。從企業對畢業學生的反饋信息來看,不受企業歡迎的學生大多并不是因為技能低下和不適應生產需要,而是因為不會做人。
考試誠信問題 考試等著教師給定復習范圍,給范圍還不行,還要求直接給題目、給答案。不僅沒有良好的復習習慣,而且作弊更是很多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
缺少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觀念 學生對將要踏入的社會缺乏認識,沒有生存危機感,仍然認為只有一技之長就行。更有甚者,仍然沉溺于“靠關系、走門路”的糊涂夢中,因而沒有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愿望和動力。
作為一名合格的高職教師,不但要具有專業素養,還應具有職業道德和職業理想,身正才能言教。
那么,面對知識基礎較差、自制力薄弱、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高職學生,我們如何在專業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并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呢?
優質的課堂不僅是預定的教學目標,還應給學生帶來愉悅和享受;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還要實現“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而作為一名稱職的高職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還要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將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規范的教育滲透到職業技能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培養成身心和諧發展的技能型人才。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微笑——給學生以愉悅
教師要學會微笑進教室,這樣才能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面帶微笑,和顏悅色,會給學生愉快的暗示,學生會從中受到感染。學生會從教師的微笑里感到關心、愛護、理解和友誼。同時,學生也會從教師的愉悅感中受到鼓勵,激發起相應的情感。一個心中有愛的學生,即使沒有學習到高超的職業技能,至少能成為一個和諧社會的公民。
在學生面前,教師應永遠是親切的。即使是對待差生,教師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話語、一個暗示的動作,有時比嚴厲的批評更能讓學生接受,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愛護和關懷,從而使學生能自覺改正缺點,避免產生師生對立的情緒。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應始終保護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師生在認識與情感兩方面的溝通,變一切消極狀態為積極狀態,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教師自始至終貫徹積極主動性原則,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教育。
(二)導入——一節課最好的開始
教師最常用的課堂教學開頭語可能就是:“這節課我們學習……”,然后介紹概念定義、講解例題。因為沒有良好的復習習慣,而且基礎薄弱,很多學生可能已經把前節課所學的知識忘記得差不多了,接受新知識就顯得很被動,消化理解就會比較困難,當然就不會對講課內容產生興趣了。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呢?新內容的導入方法非常重要。教師要回顧復習學過的知識點,從舊知識的某一個點出發,提出和新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可適當提問,以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在課堂氣氛活躍的情況下,教師適當引導,導入新知識。這樣的講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接受和理解新知識會更容易。
當然,每門課、每節課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應針對不同的內容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使每節課都有一個趣味盎然的開始。
(三)案例——課堂制勝的法寶
在教學中,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很容易產生疲憊厭學心理。所以,我們應將學生的眼、手、腦都調動起來。教師應精心設計實例,用實例來使概念形象化,以利學生深化理解。
實例切忌“難、大、繁”,應該選取容易理解、趣味性強、實用價值高的簡單例題,通過教師演示,使學生很容易入手。然后,教師可以對簡單實例提出新的問題、新的改善方案,引導學生參與。對于學生的改進方案,教師可引導全體學生來評價優劣,找出其優點,修改其錯誤,逐步完善,不斷優化。
在實例教學中,應該遵循這樣的規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擴展問題——再解決問題——評價問題解決方法——優化設計方案。這是一個不斷向前滾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參與到程序的改進和調試中,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問題拓展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開闊,教學效果顯著。
(四)巡回——復習為了優化教學效果
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容易把以前所學過的內容忘掉,甚至可能對某個術語名詞搞不懂。橫向復習舊知識是指,教師在實例講解的過程中對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回顧,可以提問的方式,也可以講解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使學生學習新知識,不忘舊知識,溫故而知新。
在課堂講解過程中,知識點是比較零散的,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理解了,但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不一定理解,缺少一種知識連貫性,不利于記憶。所以,教師應在每次課結束之前用幾分鐘的時間把本次課所涉及的知識點回顧一遍,這種回顧既要以復習知識點為主,又要講解其間的聯系。
復習回顧可用框圖或例題演示的形式進行,也可用提問的方式。當課堂教學內容以一個整體的形式被串聯起來后,學生的理解就會加深。
(五)四職教育——時刻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四職”是指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規范、職業技能。職業技能是高職學生的立身之本;職業規范是職業行為的指導原則;職業理想是高職學生不斷完善自我的動力源泉;職業道德則是學生將來取得成功的保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講述一些正面的事例,鼓勵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努力掌握職業規范,認真學習職業技能,鼓勵學生成為符合企業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遵守規范、掌握技能的人才。
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面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厭學情緒,應該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思考如何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為出發點,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程、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張守興.關于高職生源質量問題的探討[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2]鄒君靜.培養興趣 愉快教學[OL].(2006-10-19).[2010-08-30].http://www.qtedu.net/eduzl/jsgd/200610/53590.html.
[3]譚安萍.高職教學模式探討[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
[4]夏玲.高職教學團隊建設中不同層級的作用探討[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9,(9).
G712
A
1672-5727(2011)09-0164-02
丁紅(1981—),女,江蘇揚州人,江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電子技術、職業教育。
*立項課題: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青年專項課題資助《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課題編號:XJK08QZC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