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香
(福建理工學校 福建 福州350002)
談中職教師要面對與解決的幾個問題
施明香
(福建理工學校 福建 福州350002)
中職教師轉變觀念,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教學論和方法論,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與時俱進,已是大勢所趨,也是時代的要求和召喚。
中職教師;適應;改革意識;調研;行動導向;立體化教學
目前,部分中職教師在社會要求不斷提高和教學對象質量不斷變化的情況下變得有些無所適從,更有部分中職教師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如何幫助廣大教師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教書育人水平,是目前所有中職學校及中職教師自身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國家級重點示范性專業,經過多年的探索,在如何使教師提升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和改進教學手段方面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思想體系。
在我國中職教育快速發展的近二十年里,我國社會人力結構變化、勞動組織形式的變化、職業資格要求的變化以及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要求中職教師必須時刻轉變觀念,樹立改革意識,與時俱進,跟隨歷史變革潮流。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教師觀念的轉變、改革意識的樹立顯得尤為重要。中職教師首先應實現如下觀念轉變:用辯證的觀點看待自己和現在的學生;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更加善于激勵和教育指導學生;熟練掌握和利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學內容與環境和社會要求結合起來,要讓學生感興趣,例子要生動,要貼近生產實際;要讓學生明白知識獲取是在課堂內外同時完成的,讓學生養成課后閱讀和查詢資料的習慣,讓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欲望;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結束時知道做對和做錯了什么,并且是自己通過反思知道。教師要時刻熟悉自己的教學對象,以人為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全面發展創造條件,教育學生會學習、會做事、會與他人合作、會生存發展。終身教育的理念必須體現在職業教育的課堂教學中。課堂不只是教師的“講堂”,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學堂”,不應成為“一言堂”,而應成為“群言堂”。
職業教育的特點就是融職業性原則于教育性原則之中,即基于能力本位的培養目標;基于職業分析的專業設置;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基于學生中心的教學組織;基于職業需求的考試考核。也就是由傳統的“理論導向”轉變為“行動導向”,由“知識定位”轉變為“能力定位”。因此,只有積極開展調研,才能了解行動領域,進而確定教學領域,開展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教師只有深入企業,及時了解企業的要求和動態,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真正體現自己的“雙師型”素質,制定出來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才能緊扣市場需求,與企業真正接軌,所講課程才能得到學生的歡迎。
這幾年,我校已把社會調研制度化,要求教師每年至少安排2周時間到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的需求,如我校現在提高新能源汽車的課時就是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確定的。同時,我校積極推行教材改革,鼓勵校本教材的編寫。教材編寫要求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基本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課程的理論部分始終圍繞專業行動這個核心活動,打破傳統教材的模式,做到少、精、淺、實,不強求學科體系的完整。教學過程不重推導,而重結論和應用。教學重點不是公式和概念的“為什么”和“怎么來”,而是告訴學生“是什么”和“怎么用”,注意培養學生熟練使用各種工具書、手冊及圖表的能力。
當前,由于大部分學習基礎好的學生選擇上大學,面對基礎較差的學生,中職教師教學很困難,傳統的教學方式已很難使學生接受。因此,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積極借鑒了德國職業教育中的行動導向教學法,課堂教學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突出顯示學生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引導作用,只有在學生活動遇到困難或無法進行下去時教師才進行引導、講解。每節課的知識點都很集中,能簡單的不繁瑣,以便于學生掌握。在教學中盡可能運用圖表展示教學內容,使一些復雜深奧的問題變得簡單明了、通俗易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觀察和進行必要的指導,在沒有安全隱患的前提下一般對學生的錯誤不予提醒,而讓學生自己明白,以便他們日后少犯同類錯誤。
這種教學方法既可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造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我們特別注重教師對學生職業活動能力的培養和職業實踐經驗的積累,注重教學媒體的開發和利用,從一臺車輛、一個工具到一封顧客來信、一張維修單等,都被直接用作提高學生職業活動能力的材料。注重教學形式與方法的多樣性,有采用常規教學方法的,有采用分組教學的,有使用課件進行集中教學的,也有采用其他媒體和其他形式進行教學的。專業理論課教學通常采用班級授課的形式,根據需要選擇媒體和教學方法;專業實踐課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分組有分組的方法和要求。學生廣泛開展小組競賽和互相幫助,對于不同學習進度的小組采用因人施教的方法,用不同的進度進行教學。對學生評價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這些都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評價時要非常注意方式和語言的選擇,如對做得不好的學生不提倡進行批評,只須指出他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應如何改進;對于學得比較差的學生不再稱為“后進生”,而應稱為學習能力相對弱點兒的學生。評價貫穿教學的整個過程,不搞期末一次性評價。
現代中職教師應積極順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及教學理念轉變,特別是專業教師,應響應國家的“節能減排”號召,積極使用數字化和立體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和實訓指導。
數字化虛擬實訓是基于實踐、面向實際的教學理念,是專業理論、實驗、實訓教與學有機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數字化虛擬實訓采用仿真教學軟件,在同一平臺中使理論課與實驗課、理論課與實訓課、實訓課與實踐情境有效結合,解決了教學需要而實車無法操作的實訓難題,同時又方便了專業知識的補充與拓展;解決了專業教學標準統一性的難題,同時又可實施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立體化教學可實施同時多人次的實訓與教學考核。
我校汽車實訓基地通過建設一個集局域網技術、數據庫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于一體的數字化信息系統和多媒體點播系統,并在每個實訓室配備若干多媒體信息點播終端,使得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可以通過實訓工位上的多媒體點播終端查看和完成實訓所需的有關資料,實現邊操作、邊學習,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完全實現了立體化實訓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大大降低了零部件的損耗。立體化教學可實施同時多人次的實訓與教學考核,解決了學生實訓工位不足和指導教師人數不足的問題。
虛擬實訓既培養了學生“會做”(用設備、使用器具、讀數據、練工藝、熟規范)的形象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為什么”(通過分析、判斷、驗證、設計)的邏輯思維能力。
實踐證明,那些勇于實踐、敢于創新、與時俱進,及時掌握和運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教師永遠是充滿自信、深受學生歡迎和愛戴的。中職教師只有及時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及時解決面臨的急切問題,才能永遠走在職業教育的前列。
[1]楊忠祥.理論構建與實踐審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郭旭穎.以教學網站為核心的立體化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9,(15).
[3]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6]石偉平.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石偉平.時代特征與職業教育創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1)11-0067-02
施明香(1964—),男,福建福清人,福建理工學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學校汽車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