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廣東省南方高級技工學校 廣東 韶關512023)
技工院校動漫創新型人才培養漫談
李俊
(廣東省南方高級技工學校 廣東 韶關512023)
國內動漫設計企業不缺少能使用各種軟件的人員,但缺少有創新思維、兼通藝術和技術的動漫設計人才。技工院校培養動漫專業創新型人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技工院校動漫專業的課程設置提出幾點建議。
技工院校;動漫設計;創新型人才;想象力
動畫片《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成功,不在于它有多么宏大和精美的畫面,而在于它比國內其他動畫片有著更多的新意和趣味。放眼看去,國內動畫制作有創意的東西太少。國內動漫設計企業不缺少能使用各種軟件的流水線工人,但缺少有創新思維、兼通藝術和技術的動漫設計人才。因此,技工院校如何培養動漫專業創新型人才,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據了解,其實制作《喜洋洋和灰太狼》動畫片的電腦軟件要求并不高,主要是Flash和Photoshop。只要是動漫專業的學生都會使用這兩種軟件,但為何國內優秀的動漫作品會如此少呢?原因當然包括很多動漫設計團隊的底子仍然薄弱,但更關鍵的還是創新的東西太少,制作出來的動畫作品讓觀眾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香港某動漫設計公司花巨資制作的3D動畫片《阿木童》,畫面效果十分精美,卻因內容缺乏新意和亮點而導致票房慘敗。另一方面,從馮小剛執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里的特效可以看出,國內設計軟件使用水平已相當高超。這足以說明,國內動漫設計者不缺少制作方面的技術,缺少的是動漫設計的靈魂——創意。
創新型人才就是創意的生產者。如何培養動漫專業創新型人才?筆者擬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首先,創意應立足于本國文化并融入其他地區文化元素,素材則應源于現實生活。立足于本地文化,動漫作品才能扎根于本地市場,但又不排斥外來文化。這樣,一方面能引導相同文化素質的觀眾在動漫作品中“發現”自己;另一方面也能吸引那些希望通過作品來了解我國文化的群體。例如,取材于中國古代歷史的動畫片《花木蘭》和《功夫熊貓》,不但很快吸引了中國觀眾,還吸引了眾多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外國觀眾。影視作品都是直接或間接反映現實生活的,因此,現實生活就是動漫設計者龐大的素材庫。源于普通生活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動畫片不在少數,如香港動畫片《麥兜故事》、日本動畫片《我們這一家》、美國動畫片《辛普森一家》,都取材于當地再正常不過的現實生活,設計者積極發現生活中的亮點,并十分有創意地反映在觀眾面前。
其次,創意應在動漫作品中以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語言表現出來。一味說教、語言乏味的動畫片就算情節畫面再精彩,吸引力卻會大打折扣。相反,畫面粗糙一些但有精彩語言的動畫片卻能取得成功,如日本曾經非常流行的動畫片 《日和漫畫》,就以無厘頭搞笑的語言得到相當多觀眾的青睞。還有國內很有人氣的Flash動畫《爆笑三國》,也憑借其幽默詼諧的人物對話得到了很多觀眾的支持。
再次,創意應體現在作品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上。看過日本動畫片《叮當》的讀者都知道,作者無盡的創意就藏在小叮當的百寶袋里面。還有日本動畫片導演宮崎駿的作品,如《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等,都能把觀眾吸引住并陶醉在充滿想象力的世界里。可以這么說,沒有想象力的動畫片是枯燥乏味的動畫片,是一堆沒有靈魂和生機的圖片。
最后,動漫作品中的音樂表現手法也應充滿創意。音樂在動漫作品中有突出感情、加強戲劇性和渲染氣氛的作用。一個好的動漫作品如果有好的音樂襯托,將會錦上添花。如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音樂在每一秒都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結合作品本身創作出來的音樂,將對作品起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例如宮崎駿的作品,音樂的原創性就大大增進了動畫片的意境和知名度。
要求該專業學生多了解本地文化和其他地區文化,多體會現實中的不同生活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故事。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將極大地豐富學生進行動漫設計時可供選擇的“場景”。而不同的生活體會能使創作者“客串”不同的人物,有了更多的社會感悟,將使作品中的角色設計更貼近現實。如臺灣的人氣漫畫《幾米漫畫》,就是用夸張的手法把不同地區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各異的人物揉合在一起,構建出一個夢境般美妙的幾米世界。
鼓勵學生積極收集生活中的片段,記錄那些讓人發笑、深思或感悟的語言 筆者經常建議動漫專業的學生要像新聞記者和攝影家一樣,時刻保持對周邊事物的敏感,背包里應該常帶數碼相機和錄音筆,以便隨時記錄生活中的素材和靈感。生活中的點滴,就像河沙里一小粒一小粒的金子,如果將它們細心淘出來,收集整理好,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學校可以開設與想象力訓練有關的心理學課程,既要求學生無拘無束地發揮想象力,又要求學生能科學有效地發揮想象力。其實這并不矛盾,如某次討論動畫片中出現的交通工具,學生就想象了能在兩個大陸之間海水上行駛的蒸汽火車,這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東西,但又不能否認它想象的合理性。日本動畫片《千與千尋》和《海賊王》就曾出現過這種火車。應改變相關課程的評分標準,鼓勵學生自由、大膽地想象任何與創作有關甚至無關的事物。如某次Flash實習考試,筆者就讓學生自己設計開場動畫,內容不限,很多學生就充分發揮了想象力,設計出各種新奇有趣的開場動畫。
支持原創性 要求學生盡量創作出自己的東西,融入自己的想法,包括原創的動畫和原創的音樂。當然,創作過程中可以借鑒別人的方法,但自己獨創的部分應該起著靈魂的作用。 筆者經常鼓勵動漫專業畢業生一定不要放棄自己的創作夢想,就算剛開始創作出來的作品很粗糙,但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形成自己的風格。國內動漫產業看起來很興旺,但自己的東西太少,這樣的“代工廠”是沒有出路的。反觀兩岸三地的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動漫作品卻在大量美日動畫片夾擊下表現出驚人的生命力。
現有的動漫專業課程包括以下四部分:基礎理論課程、計算機基礎知識課程、動漫制作軟件相關課程、實習課程。筆者認為,有必要再增加一部分課程,名為創新性培養課程,包括以下內容:
各國文化和本土特色影視作品鑒賞 可以安排一定的學時,開放多媒體教室放映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本土特色的影視作品,以豐富學生對各國文化的了解,掌握各國導演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片段和靈感的方法。
外出寫生和素材收集 要求學生積極外出收集素材,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大的方向,但不作具體要求。學生要收集一定數量的信息,包括圖片、聲音、文字。回到學校后進行資料整理和共享,教師安排有目的性的分組討論,學生寫總結報告。
心理學研究與想象力訓練 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訓練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更科學、更有效地把握頭腦中出現的“閃光點”。
音樂基礎知識課 只有掌握了音樂基礎知識,才有可能進行動漫原創音樂的制作。動漫設計專業的學生最好會用一種以上樂器。
團隊意識培養和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就是訓練學生的團隊能力,包括人物配音、聲音編輯、動畫剪輯和最終整合等方面的協同工作能力。
動漫產業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對于那些有創新思維、兼通藝術和技術的技工院校動漫專業學生來說,毫無疑問將有更加美好的就業前景。
[1](英)威廉姆斯.原動畫基礎教程[M].鄧曉娥,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2]李杰.國際經典動漫設計教程·原畫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3]黃彬,楊奎,吳怡昕.基于工作室式的動漫設計專業教學研究與實踐[J].美術大觀,2011,(4).
G7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1)11-0147-02
李俊(1985—),男,廣東韶關人,廣東省南方高級技工學校教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