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智霞,李麗湘,楊德芬,趙玲芳,廖慶萍,袁曉麗
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干,上承夏、商、周文明之精華[1],下啟兩千多年中華文明繁榮之景象,其影響涵蓋教育、文化、體育等方面。“仁”“信”“禮”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礎。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教育史上第1位提倡體育運動的教育家,其思想對促進身心和諧發展仍具有深遠影響。護理是醫療服務的窗口,護士作為臨床護理操作的執行者,其身心和諧狀況直接關系到護理質量的好壞。因此,在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下,結合貴州省衛生廳“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實施方案及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醫院文化建設年”活動要求,護理部舉辦了 5·12國際護士節儒家文化主題運動會,4個片區共計240人參加活動,各代表隊分別穿著印有仁、信、禮、和字樣的服裝參加比賽。比賽項目包括跳繩(單人、集體)、呼啦圈、踢毽、拔河。現著重分析該主題運動會的效果,以探討儒家文化對護士身心和諧發展的影響。
1.1 對象 選取參加儒家文化主題運動會的240名護士作為調查對象,采用便利抽樣,共發放調查問卷 168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65份,有效率98.21%。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包括3個部分:一般資料、主題運動會影響力調查表、意見和建議。其中主題運動會影響力調查表有5個等級(完全贊成、基本贊成、中立、基本不贊成、完全不贊成)14個問題。
1.2.2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一般資料 參與調查的護士均為女性,年齡:≤30歲72人,31歲~40歲41人,41歲~50歲39人,≥51歲13人;職稱:初級86人,中級51,高級28人;學歷:中專23人,大專55人,本科及以上 87人;工作年限:≤5年46人,6年~10年26人,11年~15年14人,16年~20年26人,≥21年53人。
2.2 主題運動會影響力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儒家文化對護士身心和諧發展的影響(n=165) 人(%)
2.3 意見與建議 80.61%護士希望醫院能多舉辦這類儒家文化活動,項目可再增加,形式可多樣化等。
3.1 開展有益活動,關愛自身健康 調查顯示:由于高壓力的工作性質、緊張的醫患關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原因[2],護士亞健康狀態的陽性率達51.5%~57.0%[3-5],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下,不利于護士的身心健康。本研究結果顯示:87.27%護士完全贊成儒家主題運動會有意義;82.42%護士完全贊成儒家文化有益于身心健康;77.58%護士完全贊成儒家文化能提高“健康從我做起”的理念。上述情況表明,舉辦儒家文化主題運動會,有利于護士樹立關愛自身健康的觀念,促進護士自身身心和諧的發展。
3.2 融入儒家文化,展現天使風采 本研究顯示:89.09%護士有“和”的理念。“仁”“信”“禮”三者的最終目標是達到儒家所倡導的“和”,在健康方面表現為形神兼具、身心和諧。其中,“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內涵,在“身心即仁”的基礎上,儒家認為“從身從心”的“身心”即反身克己,意味著不窮于物欲,保持了自身的身心和諧,是對他人最大的“仁愛”;反之,因身體不好,給他人帶來無窮麻煩,即算“不仁”[6]。這與《黃帝內經》中的“成敗倚伏游乎中”(即成功、失敗、健康、疾病都是人自身造成的)有共通之處。“信”是誠實、有信用。孔子要求人們把身心的自我完善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為人要忠恕,待人要寬厚,施人以恩惠,處事應果斷,處世應守信[7]。“信”既是外在合乎要求的行為規范,又可以幫助人們成“仁”成“德”。護士穿著印有仁、禮、信、和字樣的服裝參加比賽,既是“信”的一種外顯,也是儒家文化傳播的一種載體。體育活動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利于產生心靈的共鳴與呼應,通過體育引導著人們的思想,規范著人們的行為[8]。護士在參加跳繩、拔河、呼啦圈等項目中,相互關愛、團結合作、誠信相待,是一種身心和諧的表現,展現了我院天使的風采。
3.3 汲取儒家精華,實現和諧發展 儒家思想強調形神兼具、內外兼修、內圣外王。顏回問孔子:“執射乎,執御乎?”孔子曰:“吾執御乎。”這充分體現了儒家認為人應全面發展的思想。護理是具有特殊職業要求的行業,良好的心態、健康的身體、高質量的服務對護士來說至關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89.70%護士完全贊同護士身心和諧才能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93.94%護士完全贊同護士身心和諧才能共創和諧醫院。我院開展儒家文化主題運動會,為護士汲取儒家文化精華,關注自己的身心和諧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1]唐明燕,宋志明.論儒學社會影響的多元性[J].天府新論,2009(4):25.
[2]陳華,蔣冬梅,陳婭.當代護士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現代醫藥衛生,2009,25(8):1179-1180.
[3]陳偉璇,鄭愛英.綜合醫院臨床護士亞健康狀況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7,22(10):62-64.
[4]宋桂榮,程然.護士亞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7,21(11A):2854-2855.
[5]黃麗群,覃文格.護士亞健康狀態及應對措施[J].中國健康教育,2005,21(1):56-57.
[6]劉康德.從“身心即仁”說到孔子仁學中的生理元素[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3.
[7]戴黍.論孔子的養生思想及其現代價值[J].體育學刊,2004,11(4):63.
[8]程杰.論體育與人的全面發展和人文精神塑造[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9,23(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