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
基于現金流量角度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
劉雷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著諸如經營風險、政策風險、經濟周期風險、財務風險等多種風險,這些風險給企業帶來諸多的不確定性,最終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風險管理于是成為任何企業的管理者不能忽視的問題。現金流量是企業的“血液”,對企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
流動性風險是由于流動資產不足而引發的風險。流動資產是企業為償付其債務而持有的現金數額及可以迅速籌集的現金數額。它包括現金和可以迅速轉化為現金的等價物。缺乏流動性是企業一個嚴重的財務風險,稱之為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的產生將會導致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不足,甚至會引起企業面臨破產清算的可能。流動性風險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企業的流動資產達不到及時償還流動負債的要求。企業在經營活動的過程中,通常會產生營運資金不足的情況,此時企業會增加流動負債來彌補其不足,以維護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進行。流動負債的增加必然會導致流動資產償還的壓力。另一方面,當進行對外股權投資和購買長期使用的各種資產時,企業由于長期貸款金額的限制,會動用銀行短期貸款額的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該種方式必然導致大量流動負債的產生,使企業面臨巨大的短期償債壓力。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當企業在賒銷等情況下產生的應收款項無法及時收回而產生的風險。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最終需要通過銷售來實現價值,銷售中往往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賒銷等無法馬上收回貨款的情況。信用風險的產生會導致企業營運資金出現不穩定的現象,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當企業無法按時收回應收款項時,企業對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應繳稅費等流動負債的償還將產生很大的問題,由信用風險產生了流動性風險,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壓力。在實際情況中,銷售對象經營出現問題,甚至出現破產清算的情況抑或其他緊急情況,對沒有進行現金流量風險防范的企業來說,如果信用額度巨大,將會產生不堪設想的后果。
營運資金是指一個企業維持日常經營所需的資金。營運資金風險是指因營運資金不足給企業造成的風險,它是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之一。營運資金風險主要體現在:營運資金作為維持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與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循環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營運資金不足,現金循環就無法順利完成,從而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銷售規模的擴大會增加企業的盈利,但是現金流量不一定會增加,尤其是在出現大量賒銷時。所以在企業銷售擴大時,管理者要時刻警惕營運資金風險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連帶風險是指由于相關方的損失,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連帶風險最常見的情況是:某企業以自身的資產為其他公司作信用擔保,由于被擔保公司發生重大損失,該企業也會因連帶責任而不得不承擔被擔保公司的相應義務,最終結果是被擔保方的損失轉移到了擔保方。當企業為被擔保方提供擔保時,企業就應經面臨著現金流量的風險。被擔保方一旦出現需要擔保方負連帶責任的情形時,擔保方會出現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的財產損失,產生現金流量的波動,進而導致企業出現嚴重的財務風險。
首先,企業需要針對正常的經營活動和中長期投資活動制定合理的預算,全面預算管理是個很好的選擇。財務預算管理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現金流量預算管理又是重中之重。在編制預算時,要結合本部門的采購、生產、銷售、投資等環節,總結以往的經驗,做到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戰略面與技術層相協調;其次,加強對現金流量監控,并使該監控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礎上,即充分考慮成本效益原則;最后要做到把關現金支出,提高有效回收,協調現金流量的流動性和收益性。只有這樣企業才可以有效地防范財務風險,而不會在需要投資等支出時,依靠企業的流動資產來滿足,從而避免企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不正常的波動給企業帶來的財務壓力和風險。
企業需要充分了解自身應收款項的回收質量,首先,企業可以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情況的賒銷額度和企業信用評價制度,該制度的有效建立和執行需要總結和整理歷史數據以進行分析和比較。其次,在信用評價制度基礎上,企業應對特殊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計劃以確保現金流量的穩定性,企業在此可以考慮“現金池”管理,即在成本效益原則下,設置現金流量緩沖池,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特殊情況。這種雙重措施的實施可以使得企業在面對信用風險時可以冷靜處理和沉著應對。
營運資金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血液”,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企業需要制定合理的存貨制度,在制定的過程中應該熟悉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上如采購、生產環節等營運資金需求量及波動性。日本豐田公司最先實行零庫存管理,一般企業在存貨制度設計上可以借鑒零庫存管理的經驗,積極的同上下游企業進行溝通和合作,甚至構建起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在供應鏈的層面上進行存貨的管理。良好的存貨制度的設計和執行可以使得企業不會因為存貨的過多積壓而占用不必要的營運資金,進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另一方面,企業應該確定滿足獲利需要的銷售規模,保證獲利和現金流量的平衡。適當銷售規模的確定,需要站在企業戰略層次上結合現行和未來的市場情況使用科學合理的銷售數據和經濟模型。具體來說,企業的戰略是擴張式的還是穩固式的,未來是繁榮的商品市場還是萎縮的商品市場,都將決定著銷售規模的確定的方向,在經驗數據和合理模型的基礎上就可以確定始終的市場銷售規模。合理的存貨制度和銷售規模決定著企業的營運資金風險。
連帶風險的管理總體上要求企業做到對投資項目或相關雙方的收益、資金等情況的實時監控和現金流量類別細致分析來實現風險的防范。企業要做的事是盡量減少企業對外的擔保,若是出于必須提供的擔保,企業需要制定應對一旦被擔保人出現狀況影響自身現金流量的情況的應急計劃,同時提請開戶銀行也予以擔保,最低限度的降低連帶風險。
總之,穩定的現金流量對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企業要處理好財務風險,需要特別重視現金流量風險。把握現金流量風險需要做好流動性風險管理、信用風險管理、營運資金風險管理和連帶風險管理。流動性風險又是這四種風險中的關鍵,主要現金的流動性要受到信用水平、營運資金和擔保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信用政策、營運資金安排和擔保決策。企業在進行這四方面管理時要注意它們不是割裂開來的,需要進行相互協調。企業還需要注意的是現金流量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現金會影響到企業的盈利能力,保持合理的現金流量是企業控制財務風險的“牛耳”。
(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