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煙臺護士學校,山東煙臺264000)
激勵理論在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王艷
(煙臺護士學校,山東煙臺264000)
激勵理論;護理學;實踐教學
護理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學科,而護理實踐教學是培養護生動手能力和崗位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為提高護理實踐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臨床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我們將教育管理學的激勵理論運用到護理實踐教學中。
激勵(motivation)也常常被譯為動機,是一種心理的力量。它決定了人為實現特定目標而采取的行為方向、努力和持久工作程度。換句話說,激勵的3個基本方面是努力、持續性和意愿方向。激勵在管理中處于中心地位,它可以用來解釋人們在組織中的行為[1]。在激勵理論中,人們的需要和動機是中心。激勵理論研究者已經把注意力集中在找出可以增強和鼓勵人們得到滿足的因素方面,激勵的目的就是調動人的積極性。激勵理論非常豐富,包括麥格雷戈(D.McGregor)在1960年提出的X理論和Y理論,以及Ouchi在1981年提出的Z理論。我們運用這3種理論指導護理實踐教學,取得了較好效果。
X理論建立在人類特性的普通觀點的基礎上。它認為普通人通常是懶惰的,不積極的,沒有責任感的,大部分人不是真正喜歡工作,而且也不關心諸如制定團體發展目標這一類事情,而僅僅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工作而工作,大部分人逃避任何附加的責任。如果沒有嚴格的規定條例和處罰制度,大部分人將會上班遲到,浪費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工作馬虎。在人類特性觀點的基礎上,為了確保工作真正完成,管理者必須指導和控制員工,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懲罰制度,確切告訴員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為了及時發現錯誤,嚴密的監督也是必要的。這種激勵是通過懲罰完成的,如果誰不遵守規則,將會被嚴責、罰款或者解雇。
護理是一種具有高度責任感的職業,必須讓護生明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承擔哪些責任與義務。因此,在具體的護理實踐教學中,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要求護生,一絲不茍地給護生示范,讓護生按照護理操作程序練習,直到達到目標為止。教師創設良好的人文教育大環境,把思想道德教育貫穿于護理實踐教學中,使護生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如嚴格強調注射部位皮膚消毒次數和范圍,如果護生練習中消毒范圍不夠,必須重新消毒,不準在原有基礎上再次涂抹,不允許消毒部位出現重復和遺漏。我們認為這種帶有懲罰性質的行為,對剛剛認識、學習護理專業知識的護生來講是必需且有益的。如果護生連最基本的操作都不規范,最基本的護理要求都不了解,是不可能做好本職工作的。當然運用X理論也不能偏頗,如對護生操作中出現的小失誤冷嘲熱諷,而不積極、主動引導,就會給護生造成負面影響,使其學習興趣降低,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影響護理操作技能學習。
根據Y理論,在X理論中所描述的行為不是人類固有的特性,是在被控制和被懲罰的管理下所產生的一種結果。工作的消極不是責任的逃避,而是對缺乏管理才能的同情,是人們被認可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的表現。
Y理論認為,工作本身是能被激勵的,人們對工作能產生熱情,并擁護團體制定的目標。人們同樣能被信任,并將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完成本職工作。管理者如果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普通成員會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Y理論中,管理者的主要職責是為員工提供機會,而沒必要進行大量外部控制,因為人們能在Y理論的指導下進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導。
在護理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多贊揚,少批評,努力發現護生優點。人人都需要贊揚,贊揚意味著對一個人的肯定和承認,學生尤其需要教師的贊揚。每個學生都有長處,贊美學生的長處,就是一種激勵。有的護生護理理論知識學習很一般,但其動手能力和技術操作能力強。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機會,讓這名護生為全班學生進行操作示教,完整而熟練的操作完成以后,他可以看到同學佩服的眼光和教師贊許的目光。這時,教師可以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該護生,希望全班學生向他學習。下課后,找該護生單獨談話,先表揚他操作完成的非常好,并婉轉說如果努力學習理論知識,他將成為一名最優秀的護生。從此,這位護生開始努力學習理論知識。教師的激勵使該護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了其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要經常啟發、教育護生,培養其職業責任感和榮譽感,激發其學習熱情。
Ouchi在Y理論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民主的管理方法,稱為Z理論。與Y理論一樣,Z理論也有人道主義觀點。其重點是尋找更好的方法激勵人們。管理者不能滿足員工的所有要求,但能提供一個可以滿足他們需要的環境。作為教師,應多為學生創造展示自身才能的機會和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護理實踐教學中,除充分調動護生學習積極性之外,還要從教學環境、操作過程等方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護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高雅的教學藝術。如在護理技能操作課上,讓護生充當“老師”,然后由教師和其他護生指出其不足,共同改進。在教學中,除學習操作技術外,還應向護生介紹名醫、名家故事,講解各項操作所針對的不同病例等,讓護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激勵,增長知識。
綜上所述,激勵理論的目的在于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麥格雷戈主張,積極的Y理論遠比消極的X理論更有意義,能表現更高層次的激勵。因此,他建議管理過程中,讓員工參與決策,為他們提供富有挑戰性和責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體關系,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護理教師應了解并正確應用激勵理論,在護理實踐教學中注重運用豐富的經驗和生動的實例,使單純的操作技能與臨床工作緊密結合,并融入大量人文元素,生動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將機械的操作轉化為工作任務,使護生養成規范操作的習慣,增強責任心、愛傷觀念,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對護理專業的認同感。
[1]吳志宏.教育管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G40-058
B
1671-1246(2011)05-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