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美霞
(廈門市鐘宅民族小學,福建 廈門 361009)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教案跟課堂教學有出入,備課不夠充分,學生的反饋效果不佳,上課隨意性大,讓我們困惑不已。美術學科是活躍、動態、豐富、涉及領域廣泛的學科,需要老師有扎實的美術基本功,精通美術知識,以及有精心設計課堂等綜合能力;還需要教師在備課中下工夫,搜集資料,熟悉教材,認真編寫教案等,做到“心有此課,胸有成竹”。一堂生動的美術課必須是有“備”而來的。美術學科分為“造型表現”“設計運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部分,要把每一個課型上好很不容易。有效備課,巧妙銜接課堂教學,讓預先設計滿意度提高,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美術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不要無準備,簡單地講解傳授知識。在授課前,要從多元角度設計導入,做好課前教學準備,督促學生做好學習前準備。在授課中,引導學生體驗、討論、欣賞、探究美術知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開拓思維,讓其發揮想象進行創造;讓學生運用美術語言進行大膽表述,發表見解;讓學生從單純技能技巧學習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來。有效備課必須遵循以下幾個要求。
1.把握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教學重難點。
教材是經過專家們反復研究提煉出來的課例展示,是教學的引路航燈。一堂美術課設計總是要從美術新課程標準開始,然后熟悉教材中要讓我們掌握的知識點,最后明確教學目標。即對于這節課教師要講什么內容,解決什么問題,讓學生掌握什么,達到什么樣的教學效果,都要有預見性。制定教學中心目標就像命題作文,要抓準目標,否則就會離題千里,讓學生聽了不知所云,備課就失敗。教師要通過以抓總目標再設計小目標來解決階段性問題,每一個環節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學生的水平出發制定教學目標,進行歸類解決重難點問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2.設計教學環節,編寫教案。
合理的教學設計應該從課的容量、教學時間分配、教學過程安排等方面入手。教案要體現美術學科的專業性,雖說教無定法,每位老師對教材的理解不一樣,教學方法也不一樣,但是一定要有新意,要體現自己的特色和教學方法。
編寫教案的過程就是教師將教學每一個環節理順一遍。通過認真設計教學環節,編寫教案,教師明確如何在40分鐘里達到教學目標,如何設計有趣的情境和游戲環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美術課堂輕松生動,富有情趣。如在教學《我和我的小伙伴》時我先導入情景劇,讓學生感受平時和伙伴一起玩時的愉快情景。在授課中引導學生說說和小伙伴玩的過程、玩游戲的名稱、使用的工具、情緒如何等,然后講授如何捏人物,即用泥塑的方式表現我和小伙伴玩時的愉快情景。同樣的一課在不同的老師手里可以上出不同的味道。精心編寫教案、梳理教學思路,是教師課前必備的功課。
3.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直觀教學。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課件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是普遍的,它可以將圖片、音樂、動畫等融入教學中,搜集豐富的美術信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直觀展示美術圖片。教師通過課件設計制作,讓它為美術課堂教學服務。在備課之初,要注意:(1)通過選擇簡潔的幻燈片底板來制作課件背景,優化幻燈效果,圖文鮮明;(2)圖片是教學的直觀導向,因而要精心篩選圖片,做到張張有針對性。每一張圖片選擇都要有“看”點,以解決教學中的直觀教學問題,避免繁、雜、無目的;(3)演示文稿文字要簡潔明了,行文字盡量少;(4)美術課件制作與教學設計相結合,環環相扣,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4.教師示范與教具準備,必不可少。
課件只是教學輔助工具,教師不能過于依賴課件,而是要選擇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演示。直觀性教學,在備課中預設好教學示范、教具演示,可以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感性的材料,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簡單化,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知識點,以及教師的教學意圖。教學示范有助于增強美術課堂效果,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主要的教具準備有實物、圖片、掛圖、模型,等等。
備課就是為了更好地上好一堂課,充分準備是為了進行美術教學時順利,讓學生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因此備課和教學的有效銜接比教學過程本身更重要。
1.按教案思路上課,靈活上課。
教案是備課的結晶。有些老師常會教案是教案,上課是上課,一堂課下來跟教案沒有關系,那就失去備課的意義,也失去編寫教案的意義。做到有效教學的銜接,首先要讓教案有用,教有所來。教案要以顯性教案轉為隱性教案,它是教學的縮影,雖然教學環節導入—探究—合作—評價等方面基本上沒變化,但是教學思路和準備是一定要有的。寫教案不能只是為了檢查而寫,有效利用教案上好課,這是課堂有效教學的重點。
2.從備課到教學記住“備課主角是老師,課堂主角是學生”
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教師除了遵照備課實施教案以外,還必須心中有學生。你的每一個預設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應就是最好的反饋。而對突發事件則要進行機智處理。美術知識已經不是單一的傳遞,更重要的在于老師引導學生理解知識,從而接受課堂知識,這是一個快樂而輕松的過程。要記住:備課主角是老師,課堂主角是學生,讓每一節課成為不可復制的師生交流過程。課堂上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來。學生必須預習功課,事先搜集材料、整理材料,這是一個預熱的過程;根據不同的課準備不同的材料很重要。美術教學中的很多環節可讓學生自己操作,自己解決問題。比如:創作是動手的過程,評價是說的過程,可放手讓學生做。
3.反思就是為了更好地備課。
一堂課的結束并不代表備課完成。在美術教學中,教學反思和教學突發事件的記錄都是為了更好地備課。教師課堂教學從預設情境到實施結束,每一個過程都有差距,無論是好是壞,都要詳細記錄,因為這是下一節課的借鑒,也是為了設計出更漂亮的課來,是自我有效課堂提升的寶貴財富。
教育家孔子說:“凡事預而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都要有充分準備,才能獲得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我們教學也是如此。一堂40分鐘笑意充盈的美術課,互動精彩,學生樂學,帶給學生營造輕松創作氛圍,是每一位老師的愿望,而要上好課就必須“有備而來”。我們評價一堂課的好壞往往看老師備課是否用心,是否把握課堂機制,學生是否高興接受、自然發現、主動探究、快樂創造。
[1]美術新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
[3]蔣宗堯編著.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基本功.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