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南通高等師范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6)
高師美術教學中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人文意識
王小波
(南通高等師范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6)
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不僅是實現美術教學目標的重要條件,而且是美術教學走內涵發(fā)展之路的必然要求。高等師范學校美術教學如何結合自身特點,合理開發(fā)與利用課程資源一直是廣大教師所思考的問題。誠然,在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過程中,人的要素總是發(fā)揮著主導和關鍵性作用。因此,在進行高等師范學校美術教學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時必須把對人的重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體現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人文意識。
高師美術教學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人文意識
美術是在一定歷史背景條件下產生和發(fā)展的,呈現出一定的復雜性和系統(tǒng)性,所以美術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原編著者唯一視野和學術主張的分析與研究,還應當在有效獲得與美術課程相關的其它材料和及時補充、吸收他人思想、觀點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綜合,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只有將美術教學置于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積極開發(fā)與利用一切有利于美術教學發(fā)展的資源才是美術教學的真諦。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所涉及的層面是廣泛的,一切富有教育價值,并且能轉化為美術教學服務的各種資源都應該得到我們的重視。我對高師美術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談談自己的見解。
課堂是實施課程計劃,落實教學目標,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主渠道,一切基于如此教學思想下的方法運用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美術作為一門理論性及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我們僅僅關注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程度還不能完全體現美術教學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還應該思考課堂以外如何實現對學生資源的有效開發(fā)與利用。
美術教育專業(yè)師范生畢業(yè)之后將主要從事基礎教育學校美術教學工作,學生必須掌握必要的美術基礎理論知識,把對美術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高到對美術文化認識的更深層面。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在狠抓學生課堂美術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鼓勵學生課外多閱讀與美術專業(yè)有關的書籍和各種美學理論,通過閱讀,開闊眼界,實現對美術文化和歷史的領悟,加深對藝術對社會作用的認識,從而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學生美術方面的思維、想象、設計、表達等意識形成于學生必要的美術基礎知識、豐富的美術文化,只有通過廣泛閱讀才能獲得如此的體驗,才能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參與對美術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同時,我們還要鼓勵學生課外閱讀與美術相關的報刊雜志,因為大多數報刊雜志中既有文字的描述,又有作品的呈現,可謂圖文并茂,學生通過閱讀,從文字中得到的是啟發(fā)和感悟,從作品中獲得的是對美術表現手法的學習。美術教學實踐表明,以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的方式開發(fā)與利用學生資源,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思考機會,他們的思路會更加敏捷,對美術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應該說,在美術教學中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可謂一舉多得,諸如通過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儲備,避免他們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之后重蹈以往先輩只會單方面?zhèn)魇谧陨韺嵺`經驗、方法,而缺少美術文化教育的覆轍;避免他們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之后,面對各種新的美術理論和美術流派在自己學生面前捉襟見肘、頓然“失語”的情形。
實踐性是高師校美術教學的一大特點,所以開發(fā)與利用學生資源的又一重要方面就是指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培養(yǎng)實踐能力。美術教學不能完全滿足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還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美術課外活動,因為只有使學生置身于一個更為寬廣的天地,才能不斷豐富他們的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閱歷,從而不斷提高他們對美術學習意義的認識,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樹立信心。學生參與美術課外活動的方式是多樣的,主要包括校園內活動和校園外活動兩大部分。高等師范學校隨著辦學歷史的推移和教學成果的積累,其自身所積淀的深厚文化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些深厚的文化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挖掘就會被荒廢。因此,教師必須以敏銳的眼光,引導學生親近豐富的校園文化資源,既包括靜態(tài)的圖書館、美術作品陳列處、美術工作室等,又包括動態(tài)的各類學校社團活動,諸如參加學校海報、黑板報、物美設計等活動,參加各種美術作品評比活動或展出活動,等等。走出校門,學生所面對的是廣袤的社會,并且遍布于社會每一個角落的美術資源都有著不一般的藝術品質和深厚的文化意蘊,這些都需要學生親身去品味和領略。諸如,鼓勵學生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各類美術文化遺址,讓他們更好地了解美術與生產、美術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實踐表明,我們在美術教學中指導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教師課堂授課的單一模式,起到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而且實現了通過學生走進、利用、實踐等方式使校內、外充裕的人文及自然資源為美術學習服務的目的。
教師不僅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整合者、投放者和最佳實踐者,而且是最具生命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課程資源,合理有效地開發(fā)教師資源是各學科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不可偏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高師美術教學中,教師的個人素質狀況和能力決定著美術課程計劃的實施水平,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程度,因此,對美術教學中教師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美術教師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人力資源,教師個體所儲存的知識決定著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范圍、程度和效果。因此,實現對美術教學中教師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意義重大。結合教學實踐,美術教學中開發(fā)與利用教師資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加強學習。毋庸諱言,傳統(tǒng)美術教學中客觀存在著教師美術課程理論相對淡薄的實際,創(chuàng)新精神更是無從談起,人們對教師“知識傳聲筒”的討論一直不絕于耳,事實上,教師對美術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對美術價值的判斷能力、對美術教學方法選擇的能力受制于自身知識匱乏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開發(fā)與利用教師資源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求廣大教師主動更新知識結構,積極投身美術教學改革,惟有如此才能科學把握美術發(fā)展趨勢,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樹立符合高等師范學校美術教育發(fā)展的現代教學思想,并在教學實踐中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其次,善于積累。隨著高等師范學校美術教育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美術研究領域在不斷地豐富,美術教學的方式、手段也正發(fā)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一切都使得所有教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廣大教師應該主動順應社會發(fā)展形勢對美術教育的要求,在提升教學理論水平、科學汲取新知識、掌握新教學技能的同時,善于積累各方面的教育教學經驗,夯實理論基礎,以迎接各種挑戰(zhàn),為未來社會培養(yǎng)更多合格的美術師范生。只有立足于美術課堂,重視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才能使在長期美術教學實踐中的專業(yè)研究、豐厚的知識底蘊成為自己最可直接利用的課程資源。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國,不同地域都形成和培育了屬于自己的文化特色,造就了豐富的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高等師范學校作為主要為地方基礎教育學校培養(yǎng)美術師資的搖籃,責無旁貸地承當著開發(fā)利用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重任。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開發(fā)與利用地方美術課程資源呢?首先,理解意義。開發(fā)與利用地方美術資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文化特點和時代內涵,拓展教師內容的選擇空間,彌補單一國家課程資源的不足。美術的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通過對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我們可以更好地在教學中闡述美術發(fā)展、美術特征和美術現象,從而使學生更加珍惜中國幾千年來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所形成的地方民族文化。其次,注重方法。具有地域性的美術資源豐富多彩,只有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有效詮釋其中的美術現象,歸納其中的美術規(guī)律。因此,我們在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過程中,只有體現廣闊的視野,加強對本土美術的重視,表現強烈的意識,才能達到開發(fā)與利用地方美術課程資源中實現豐富美術教學形式,拓寬美術教學內容的效果。當然,高等師范美術教育的師范性特征還在更深層次上升華了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意義,因為通過對地方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我們可以在滿足學生對美術學習多樣性的需求的同時,培養(yǎng)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文化和藝術美術教育人才,為師范生走上工作崗位積極宣傳地方文化提供一定的依據。
合理開發(fā)與利用美術課程資源有利于實現美術教學目標,提高美術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當然,我們在開發(fā)與利用美術課程資源時,要考慮師范性的特征,從高等師范學校美術教育實踐出發(fā),在遵循美術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把握目標和要求,明確人才培養(yǎng)方向,真正體現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人文意識。
[1] 王鑒.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多元化模式.教育評論,2003.
[2] 毛岱宗.關于辦好美術學(師范類)專業(yè)的思考.齊魯藝苑(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02.
[3] 范兆雄.課程資源概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4] 葉瀾,白益民等著.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新談.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