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兵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北京102249)
結合學校特點,加強大學生的廉潔教育
戴 兵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北京102249)
當代經濟飛速發展,以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各種誘惑增加。大學生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對其的廉潔教育更加重要和緊迫,針對大學生的具體特點,開展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大學生崇尚新風,廉潔自好。
大學生廉潔教育 防腐抗變 教育方法
“不受曰廉,不污曰潔”。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但與之相適應的人文建設、素質建設還相對滯后。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在課堂學習中,廉潔內容較少,學生難以抵抗社會上的多種誘惑。社會上的攀比之風、奢糜之風也逐漸滲入,大學生中享樂思想、攀附思想蔓延。部分大學生因此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凸顯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本文結合高校的特點,就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廉潔教育,提高學生的防腐抗變能力進行了初步分析。
大學生是未來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力軍和接班人,大學生形成廉潔的作風有利于中國經濟和社會更加健康快速發展。中央近期發布了落實國有企業三重一大工作的意見,從國家到企業,再到個人,都體現出反腐倡廉的決心和對廉潔之風的渴求。大學生是全社會和重要組成力量,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大學生廉潔與否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的發展與方向。因此,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意義重大。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時貧富差距也在加大。人們追求財富的心理相對比較強烈,競爭和誘惑并存,人們心態容易失衡。如果在缺乏道德約束和思想引導的情況下,就容易滋生各種投機取巧的現象。學校作為思想政治宣傳陣地,尤須加強廉政教育,鞏固廉潔思想。
在當代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下,部分大學生存在考試作弊、作業抄襲、就業自薦材料作假、惡意拖欠學費、騙取、拖欠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干部隊伍“模擬腐敗”等不良現象,在廉潔意識、廉潔習慣、廉潔風氣等方面還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有文章調查顯示,有66.7%的學生親身經歷或目睹過不廉潔行為的發生。有78.6%的學生認為學校學生存在考試作弊的不端行為,59.7%的學生認為存在學術論文抄襲行為,35.8%的學生認為存在求職簡歷造假的行為。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極大提升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但同時互聯網信息龐雜多樣、泥沙俱下,既有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又存在大量反動內容。由于網絡傳播成本越來越低,傳播手法更為隱蔽并且快捷,一些人出于不良目的,將一些官員貪污腐敗現象等進行人為擴大化,使得網上負面極端信息比比皆是。許多負面信息跨上信息高速公路造成嚴重的信息污染。因此,隨著大學生上網頻率增加,教育大學生自覺抵御和防范負面信息的侵蝕,堅定大學生廉政勤勉的思想信念,已成為高校廉潔教育的當務之急。
有調查顯示:陜西高校貧困生比例在30%左右,其中特困生比例為10%;湖北黃岡師范學院的經濟困難學生人數也高于全國比例,該校2002年和2003年共招收新生6062人,其中家庭經濟確有困難的學生為2122人,占新生總數的35%,其中特困生人數占8%。高校貧困生已成為一個較大的群體,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他們的交往面相對狹窄,一些貧困生甚至因自卑而自封,因自尊而孤僻,與其他同學交往甚少。經濟條件的不同,生活消費差距很大,許多貧困生將很大精力用在聯系家教和勤工助學上,他們在食堂買最便宜的飯菜,有的甚至不吃菜只吃主食,一天的生活開銷僅三四元錢。與此相反,相當一部分“貴族”學生卻是手機、電腦、數碼相機樣樣俱全,月消費達千元以上。
當前享樂主義思潮在大學當中滋生和蔓延,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畢業生就業功利色彩濃厚,不愿下基層和生產現場,不顧自身實際堅持留在大城市,就業價值觀扭曲。隨著生產社會向消費社會轉型,相當部分學生的純消費心理越來越嚴重。
加強學生廉潔教育的基礎和動力在于提高對廉潔教育的認識,高校除了在科研和教學外,還需注重學生的人格完善、注重良好道德氛圍的形成。除對學生搞好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外,還要針對重點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思想狀況、生活狀況,做到關注其動態,研究其心理,分析其特點,把握其需求,運用心理活動課、課外活動、心理輔導、心理咨詢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行業文化往往經過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沉淀,積累了大量的優秀典型素材,形成了底蘊豐富、感召力強的行業文化。引入學生即將從事行業的文化,引導學生自愿自覺地融入,有利于加強對學生的教育。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例,石油行業是一個擁用優良傳統的行業,多年艱苦奮斗形成的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王進喜、秦文貴等一大批英模涌現出來,以此作為行業精神的主線,教育學生學習他們身上可貴的石油精神,繼承前輩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培養學生自覺傳承行業優良作風的責任感,形成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校風。一方面增加學生對社會現象的認知,另一方面提前培養學生出身社會的免疫力。
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和影響作用不可小視,在一定程度上可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許多學生在多年以后的為人處事中可見老師的痕跡,在對學生進行廉潔教育中,教師應注意自身行為習慣,給學生樹立好榜樣作用。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學生,樹立廉潔優秀學生典型,進行宣傳,形成示范,倡導良好的校園風氣。
部分學生家庭富裕,從小養尊處優,成為眾人眼中的“富二代”學生。因相對缺乏道德約束和品德教育,消費觀念偏離主流價值觀,常常在眾人面前炫富。對此,教育工作者不能聽之任之,要引導學生做合理的消費,培養學生的慈善愛心,加強學生在學習生產方面的精力投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貧困生,在加大對其扶持力度的同時,也要教育廣大的貧困生正確對待暫時的困難,樹立起生活的信心,使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人格,勇敢地面對挑戰,迎接美好的未來。
要力求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開展廉潔教育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遵循大學生思想道德形成和發展的客觀規律,依據大學生的年齡層次、心理特點、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學安排廉潔教育內容。講究方式方法,注意先進性和大眾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統一,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實增強廉潔教育的實際效果和時代意義。理論講授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專家講解與學生思考相結合,傳統說教與課外活動相結合,不斷創新廉潔教育方法,才能有效達到教育效果,提高大學生的廉潔意識。總之,廉潔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必須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改革創新,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何燕輝.當前高校學生享樂主義思潮流行現象簡析[J] .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8,29,(4):80-84.
[2] 趙睿.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現狀及思考[J] .今日科苑,2010,8:263-264.
[3] 謝鵬.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思考[J] .黑河學刊,2010.1,1:101-102.
[4] 程文浩.對我國青少年廉潔教育的思考與建議[J] .中國德育,2010.8,8:26-28.
[5] 余國宇.大學校園學生貧富差距現象及對策思考[J] .甘肅社會科學,2005.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