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瑩
(南昌航空大學 文法學院,江西 南昌 330063)
信息時代,大眾媒介無處不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通過媒介獲取外部世界的信息來加強與外部世界的聯系,但是面對報紙、廣播、電視和網絡傳遞的海量信息,人們需要學會辨識信息的真偽和優劣,解讀不同媒介傳遞的信息,選擇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等等,這一切都呼喚著媒介素養教育的實施。
“媒介素養”一詞是舶來品。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對它的定義是,媒介素養就是指人們面對大眾傳播媒介的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應能力。
大學生是國家的后備人才,提高他們的媒介素養關系到整個公民媒介素養的提升。因此針對在校大學生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就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一項重要任務。
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學為例,探討航空特色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實施的途徑。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航空特色高校,是國防保密單位。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會講解大量關于航空機械制造和國防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中有許多都是屬于國防機密知識,不宜進行公開宣傳。大學生應該了解哪些知識可以宣傳,哪些知識必須保密。
從學校的管理者角度看,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機制,由校領導、學工處、校團委、校內各職能部門和各院系共同構建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在校內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做好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各項統籌工作,制訂媒介素養的課程計劃和實施方案,切實保證媒介素養教育有效開展。
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需要大量的師資。這在短時間內是難以辦到的。目前可行的辦法是依托南昌航空大學文法學院新聞傳播學專業教師來開展媒介素養教育。一方面可以在現有新聞傳播學專業課程基礎上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一些選修課,比如以《新聞學概論》、《傳播學》、《廣播電視學概論》等為代表的理論課程和以《報紙編輯》、《新聞采訪與寫作》、《非線性編輯》、《電視攝像》、《網頁制作》等為代表的實務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大學生可以了解媒介的基礎知識,增強對媒介的認知能力。
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加強與業界人士的交流和合作。聘請業界人士來學校為大學生開設講座,系統講解媒介的運作和節目的制播流程,使大學生對媒介產品的生產、制作過程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加深對媒介的進一步認識。同時,業界人士也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把握大學生的訴求,以便制作節目時考慮到大學生的需求。
南昌航空大學現已擁有校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等多個自辦媒體,部分學院也創辦了一些院級刊物,如文法學院創辦的《文法觀瀾》院報等。學校應當充分利用好這些校園資源,鼓勵大學生參與辦報辦刊辦臺,依托校內自辦媒體這一平臺,讓學生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媒介運作的全過程,增強對媒介信息的解讀能力。
南昌航空大學的黨團組織、學生社團等應當積極發揮作用,努力在大學生群體中宣傳媒介素養教育,利用青年志愿者活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團組織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大學生幫扶助學活動等機會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可以通過制作展板、校內宣傳櫥窗、發放宣傳小冊子、舉行有獎知識問答等形式宣傳媒介素養知識,加強大學生對媒介的認知度,幫助他們合理有效地使用媒介,對媒介傳遞的信息進行理性、批判性的解讀,培養選擇信息的理性思辨意識。
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除了高校發揮作用之外,還需要有效整合社會教育資源,建立一個開放、聯動、多層次、全方位的教育體系。努力建構以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一體化的教育模式。
政府應當多給予高校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提供充足的媒介素養教育專項經費,為教育的具體實施提供強大的后盾。
學校作為教育的實施機構,應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置媒介素養教育的課程,并制訂實施目標,確保在校大學生能夠真正接受媒介素養教育,引導其利用媒介的信息為個人的成長服務。
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庭的良好氛圍有助于大學生高尚品格的養成。媒介素養教育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應當考慮到家庭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家長的言傳身教能夠對大學生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所以依托家庭的力量對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對于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諧的社會秩序有助于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實踐機會。社會上一些熱心公益的民間團體也可以舉辦一些公益活動來實施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可以通過自己創辦的報刊、雜志、廣播、網站等自辦媒體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建立雙方合作模式,成立專門的實習實踐基地,由大學生定期或選擇節假日來辦刊辦報辦網站,既能調動大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又能讓大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媒介,學會篩選媒介信息,有效地解讀和傳遞媒介信息。
我于2010年10月在南昌航空大學開展了一次針對大學生媒介使用情況的調查。從調查數據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媒介已經融入大學生活,成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學生使用媒介的目的和動機,總體上是好的,主要是為了從媒介中獲取新聞信息,了解社會動態,提升自我。網絡由于無所不包的海量信息,成為最受大學生青睞的媒介,是大學生了解外部世界變動信息的首選媒介,但是可信度過低。手機媒介正在日漸成為大學生使用的主要媒介,尤其在手機推出上網等功能之后,其取代其他媒介的趨勢日益明顯。
針對大學生使用媒介的現狀,我們發現網絡、手機等新媒介在大學生群體中最受青睞。除了上課以外,大學生還有足夠的時間接觸媒介,尤其是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網絡犯罪事件層出不窮,這一切都要求大學生學會客觀理性地面對這些信息,學會鑒別信息的真偽和優劣,從中篩選出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因此,大學生加強對自身媒介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要學會遵守網絡文明公約,在網上遵循倫理規范和法律限制,不隨意發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不在網絡上詆毀、惡意中傷他人,做一個遵紀守法、有道德的網民,為構建網絡的純凈文明環境獻策獻力。
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是一項系統、復雜的教育,涉及多部門的協作和配合,只依賴高校的推廣是很難取得實質進展的,它需要的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大眾媒介在其中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大眾媒介應當加強自律,肩負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履行好“把關人”的職責,堅持為公眾負責的態度,堅決抵制虛假信息、不良信息的傳遞,樹立媒介的良好形象,提升媒介的公信力,依托自身的傳播平臺制作出大學生和廣大受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大眾媒介可通過報紙專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電視訪談節目、網絡BBS論壇、QQ、手機短信等方式宣傳媒介素養,尤其是針對大學生群體和青少年開設專門的欄目詳細講解媒介使用的相關知識,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系統講授媒介的運作、媒介產品的制作流程、媒介擬態環境和現實環境的差異,等等,使大學生和青少年能夠把握媒介的本質,對它們有更清醒、直觀的了解,以便在學習和生活中掌握使用媒介的正確方法,并對媒介加以正確的運用,從中選擇對自己的成長有利的信息。
[1]謝納澤.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與實施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0,(4).
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課題“航空特色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批準號:JXJG-10-7-37)和2010年南昌航空大學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課題“航空特色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批準號:JY1076)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