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鑫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即運用社會或身邊發生的事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說明道理,給學生的學習以啟發的教學模式,其操作流程為“以例激趣——以例說理——以例導行”。
案例教學法誕生于1920年,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的一種獨特的案例型教學模式。國際貿易課程中應用的案例通常來自于貿易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運用此法進行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促進學生踴躍參與課堂討論。因此,案例教學法已經成為當今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過程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特別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案例教學法已經成為了一種相對成熟與時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與此同時,中國的理論課程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案例教學法在中國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并沒有國外那么普遍且重視程度也遠遠不夠。
當前國際貿易課程的教學太注重對于書本全面解讀、課程枯燥、內容形式化。案例的引進通常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所授課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而,大多數教師盡管在課堂上引入案例,但基本上形式單一,只有文字、圖片、視頻短片等形式,而且案例內容過于單調,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影響了國際貿易課程教學的預期效果。
很多教師并未完全掌握案例教學法的實質,使得案例教學常流于形式,即教師先講理論—給出案例—學生閱讀并思考—學生回答—給出標準答案。國際貿易課程所運用的案例應該具有一定的理論詮釋,這些案例應該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案例的運用基本上只停留在表面層次,完全無法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的內在關系揭露出來,模式化過于嚴重,局限性較大,從而大大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當前,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引用案例的選擇范圍有限,通常案例的選擇主要來自國內實際案例。引用的案例只是作為例子的延長,或是解說的妝點。然而,教學對象通常又是那些沒有任何閱歷和缺乏社會經驗的學生,導致學生對于案例無從下手,從而難以達到案例教學應有的效果。
1.理論與對象的雙重針對性。首先,理論的針對性是指所選的案例必須緊密地圍繞國際貿易內容中所涉及原理、觀點與方法。其次,對于國際貿易課程的對象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這是由于對低年級學生而言選擇貿易過程復雜、所涉及知識點太多的案例,會因難度太大而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反之,對于高年級學生則應適當增加案例的難度,以防難度太小使得國際貿易課程教學無法引起學生興趣。
2.選擇貼近實際的案例。由于大多數學生的生活一直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缺乏接觸社會的機會,導致學生們對于那些社會案例沒有充分的理性認識,并且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分析起來也不知如何下手,從而失去分析討論的熱情。因此,在國際貿易教學案例的選擇上應該盡可能地選擇那些貼近實際的案例。
3.選擇的案例應該具有較高的啟發性。具有較高啟發性的案例可以給學生提供較大的分析、思考的空間,從而客觀上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有啟發性案例教學的幫助下,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對于國際貿易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從被動吸收知識的那種填鴨式教學中解脫出來,正確地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認真學習研究案例后給出的教學指南,具體擬定出課堂教學計劃,在討論時,教師要力保討論沿預期的軌道進行,把討論引導到問題的解決上去,并引導出與論題相關的理論知識,力爭班上每個學生都至少有一次發言的機會,切實做到有效參與。
2.閱讀分析案例。首先應該下發或指定案例材料,并根據該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應用,通過指導書指導學生對于指定的學習案例材料進行閱讀,并且認真分析案例的具體內容,縝密地思考案例所提出的供學生思考的問題。
3.小組討論。小組討論的規模一般以8~10人為宜,討論中要求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要概括地說出自己對于問題的分析過程與觀點,供全班討論、參考、補充,具體的討論方式應不拘一格,避免課堂形式單一。對于案例問題及討論問題的順序每一個組可以逐一發表,也可按買賣雙方之間出現的幾個有關的問題合起來系統地發表,還可將自己分析案例過程中遇到的特殊難題提出來,最后由大家統一分析和探討。
4.全班討論。全班討論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全班學生積極參與的討論,是小組討論的繼續。一方面,全班討論可以解決小組討論階段中各小組遺留下來的那些具有爭議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討論為達到教學目標而有意事先設立的討論問題。
5.評述總結。在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對本次案例學習進行全面的總結。對于討論中出現的正確思路與見解加以肯定,同時指出本次案例教學中所出現的缺點與不足。
6.案例學習報告的撰寫。對自己在此次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的收獲進行總結,說明在案例閱讀、分析、討論過程中獲得了哪些收獲、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尚待釋疑等,并通過反思進一步加深對本次案例教學與相關國際貿易課程理論聯系的認識。
在國際貿易課程中應用案例教學的目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不僅僅簡單地講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理論知識與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主觀性的發揮,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案例的分析,更好地運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來分析解決實際所面臨的問題。
[1]鄒麗敏.案例教學的教育價值及教學流程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0(3).
[2]劉巍.案例教學在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05(7).
[3]李毓.管理學課程實施案例教學的必要性探析[J].管理科學文摘,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