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 張國清 郭建軍
經尿道綠激光膀胱癌汽化術創傷小,痛苦少,手術安全性高,術后恢復快,無腹壁種植危險。對并發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患者,同期行經尿道綠激光前列腺汽化術,可減少膀胱癌復發,同時解決患者排尿困難問題,避免二次手術。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膀胱癌并發BPH患者125例,其中同期行經尿道綠激光汽化術106例,治療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膀胱癌并發BPH 106例,年齡53~86歲,平均年齡68歲;病程1~7年,平均3年;患者有肉眼血尿病史68例,鏡下血尿26例;所有患者均有排尿困難病史,其中79例有尿潴留史,17例有反復下尿路感染史。膀胱腫瘤單發75例,多發31例;瘤體直徑0.8~4 cm,平均2.1 cm,98例膀胱腫瘤帶蒂。術前均行膀胱鏡檢查和活組織檢查,并經病理證實為膀胱移行細胞癌,G1期83例,G2期23例;臨床分期T1期95例,T2期11例。經 B 超檢測前列腺重量31.5 ~85.0 g,平均73.6 g。
1.2 方法 手術前常規準備,連續硬膜外麻醉。應用美國LaserscoPe公司綠激光系統,術中汽化功率40~80 W。膀胱沖洗液高度設置為40 cm,膀胱腔內灌注液體量控制在100 ml以內。當膀胱腔內有凝血塊時,先使用Ellik抽吸排出凝血塊,手術時放入綠激光光纖并汽化切除膀胱腫瘤及其蒂部,直至膀胱肌纖維。并且對膀胱腫瘤基底周圍1.0~2.0 cm的膀胱黏膜進行常規激光汽化。汽化前列腺時,先判斷前列腺增生程度,確定精阜位置及其與膀胱頸部距離。再用綠激光光纖依次汽化前列腺中葉及兩側葉,使膀胱頸部呈圓形,解除前列腺中葉及兩側葉對膀胱頸部及后尿道壓迫,使后尿道足夠通暢,并自精阜處可直視入膀胱。汽化完畢后,留置三腔氣囊導尿管并做膀胱0.9%氯化鈉溶液沖洗1~3 d,平均1 d。拔除導尿管前,膀胱腔內灌注注射用鹽酸吡柔比星3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60 ml。術后1周開始用注射用鹽酸吡柔比星3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60 ml進行膀胱腔內灌注,1次/周,共8周,后每月1次,共2年。術后第1年每3個月復查1次膀胱鏡,之后改為每6個月復查1次。
手術時間90~210 min,平均110 min。無膀胱穿孔和術中中轉開放手術發生。術后留置導尿管3~9 d,平均4 d。術后住院4~10 d,平均5 d。隨訪3~45個月,平均15個月,并行膀胱鏡及B超檢查。6例膀胱癌復發,復發部位均不在前列腺窩或后尿道,其中術后3個月復發1例,12個月復發3例,24個月復發2例,均為異位復發。再次行經尿道綠激光膀胱癌汽化術,各隨訪9個月無復發。
膀胱腫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腫瘤之一,且大多數為移行細胞癌,75%~85%為分化尚好或比較好的表淺腫瘤,是經尿道綠激光膀胱癌汽化術的主要適應證。經尿道綠激光膀胱癌汽化術具有創傷小、痛苦少、手術時間短、手術安全性高、術后恢復快,且無腫瘤經腹壁種植危險等優點,已成為治療淺表性膀胱腫瘤的首選方法。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疾病,可引起排尿不暢,膀胱殘余尿量增加,且容易并發尿路感染及膀胱結石,進而刺激膀胱移行上皮細胞增生或化生,導致移行上皮細胞癌形成,同時增加膀胱腫瘤復發機會。膀胱癌并發BPH的發病率為 1.9% ~6.4%[1],國內統計高達 8%[2]。凡杰等[3]認為,BPH所致的嚴重下尿路梗阻是引起膀胱癌發生和膀胱癌惡性程度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應該同期或二期手術解除下尿路梗阻。Ugurlu等[4]認為經尿道兩種手術同時進行并不存在膀胱癌種植問題。綠激光汽化術極少造成膀胱腔內腫瘤脫落、并有游離的癌細胞存在,從而降低了膀胱癌種植和非原位復發的機會。經尿道綠激光汽化膀胱癌不受膀胱癌位置的限制,且能夠很好控制切除范圍及深度,無膀胱穿孔之憂。在綠激光汽化前列腺過程中,前列腺出血少,術后膀胱沖洗時間短,可早期膀胱灌注注射用鹽酸吡柔比星,有利于預防膀胱癌的復發。
1 Kang D,Chokkalingam AP,Gfidley G,et al.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subsequent risk of bladder cancer.Br J Cancer,2007,96:1475-1479.
2 牛文斌,孔祥波,谷欣權.63例膀胱腫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治療的回顧性分析.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584-585.
3 凡杰,謝桐.前列腺增生癥合并膀胱腫瘤(附31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4,15:354-356.
4 Ugurlu O,Gonulalan U,Adsan O,et al.Effects of simultaneous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and solitary bladder tumors smaller than 3cm on oncologic results.J Urol, 2007,70: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