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
知識改變命運
某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后說:“你二十歲戀愛,二十五歲結婚,三十歲生子,一生富貴平安家庭幸福晚年無憂。”
此人先驚后怒,道:“我今年三十五歲,博士,光棍,沒有戀愛。”
先生聞言,略微沉思后說:“年輕人,知識改變命運啊!”
湖北紅安生如夏花/薦
用搜索引擎征婚
一女子用搜索引擎征婚,開出征婚條件:一、要帥;二、要有車。
顯示結果:象棋。
她不服,又輸入:一、要有漂亮的房子;二、要有很多錢。
再次搜尋的結果:銀行。
她仍然不失望,繼續輸入:一、要長得酷;二、要有安全感。
結果搜出的是:奧特曼。
上班遲到的原因
早上做了個夢,夢里我和幾個朋友被劫持了。大伙正考慮怎么脫身的時候,鬧鐘響了。
起來正準備穿衣服,突然想到:“如果我溜掉了,剩下的哥們會不會被殺掉啊?”兄弟如手足,我可不能扔下兄弟們不管!于是就躺下接著睡了……
河南鄭州王云鵬/薦
智力沖關·迷失的岔路口
一個岔路口分別通向誠實國和說謊國。誠實國永遠說實話,說謊國永遠說謊話。來了兩個人,一個是誠實國的,另一個是說謊國的。現在你要去說謊國,但不知道應該走哪條路,需要問這兩個人。請問應該怎么問?
趣味謎語·猜中藥名(每行一味)
重陰花滿枝,
湘子譜樂章;
昭君出塞去。
低頭思故鄉
(答案請在本期找)
言論
背景:北京首部小學生性教育試點教材《成長的腳步》“我是從哪里來的”一課中,因加入了尺度露骨的性描寫和插圖而備受爭議,又一次將“兒童與青少年性教育”話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既然教,就要教得準確、教得科學,對于男生女生的專有生理名詞,沒必要非要用“弟弟”“妹妹”這樣的虛擬指代。但學校性教育的師資是否足夠專業、家長和社會對孩子性教育的容忍度與接納度究竟有多大,這都需要在實踐中引起必要的關注。
——上海大學社會學胡申生教授
性教育的最佳年齡段是4到6歲,這個時候孩子對性沒有意識,如同一張白紙,你給他們講性方面的知識,他們雖然不可能完全明白,但會和接受其他知識一樣自自然然地接受。隨著他們長大成人,就可以健健康康地理解和運用。目前,國內學校的生理衛生課到初中甚至高中才有。這個時期正是男孩子出現遺精,女孩子出現初潮的青春萌動期,講這些知識,容易激發他們的性沖動,會出現很多問題。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胎教專業委員會委員、性教育家何峰教授
英國:法律規定,必須對5歲的兒童開始進行強制性性教育。
瑞典:從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其早期學校性教育是國際公認的青春期教育成功模式之一,亦稱“避孕教育”。
新加坡:2004年制訂了一個系統的性教育方案,并設計了一套多媒體性教育教材。
日本:從小學一直教到高中。在初、高中,每所學校都有專門由專家學者成立的“協助者協會”,負責向學生提供各種性咨詢、性教育,并編寫性教育指導手冊。
美國:從小學起就開始傳授生育、兩性差異、個人衛生、性道德等知識。最近10年,1/3的學校增加了禁欲教育,提倡將性行為推遲到婚后,并告訴學生實行安全性行為的做法。
——在國外,兒童性教育并不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