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郵件里收到了一位署名為“小伊”的女孩來信,她說自己現在正在節食減肥,但是又擔心營養跟不上,希望了解是否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片劑,來代替一部分由于節食而少攝取的營養。
可能許多正在減肥的人都對這個問題感到很困擾。因為大家知道,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而且需要通過飲食補充。節食必然導致維生素攝取不足,會引起一系列代謝異常,久之會誘發各類相關性疾病。那么該怎么辦呢?
一般而言,減肥者應在保持一定運動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膳食,以達到預期效果。能量攝取過多是減肥的大敵,因此,節食者應減少能量的攝取,例如油脂類和多糖類。但對于人體正常新陳代謝所需要的優質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則不可缺少,否則會因營養素缺乏而生病。
某些維生素的攝取不足,甚至會增肥。如維生素B6與糖、脂肪代謝密切相關,與雌性激素的分泌直接相關,而雌性激素與女性脂肪代謝及骨密度有密切關系,如果B6缺乏,則會引起代謝紊亂。維生素A、C、D也都與脂肪代謝有直接關系。美國洛杉磯兒童醫院的一項研究表明,較為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BMI(身體質量指數)指數上升3.4,說明缺乏維生素與能量代謝關系密切,非但不能減肥,反而會增肥。節食過程中,如果因為食物的選擇及量的減少而導致各類維生素的缺乏,會導致減肥失敗。
對于缺乏維生素攝取的人群,特別是減肥者,更應注意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取。如食物中維生素不夠,則應通過外源性維生素補充。但維生素的補充如果過度,則可能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如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過度攝取,會導致肝臟負擔增加,甚至可能損壞肝功能;某些水溶性維生素的過度攝取,則會損壞體內循環系統的通透性,導致一些不應該出現的亞健康問題。
外源性維生素(人工合成的維生素片劑)的補充雖是一個良好的營養素補充手段,但個人很難掌握恰當的劑量,容易引起不足或過量;另一個被忽視的問題是:維生素在體內因吸收代謝的不平衡,導致短時間內體內含量峰值過高,峰值過后又處于缺乏狀態。
簡單舉例,假設每人每天應攝取1 000毫克的維生素C,如果采取服用維生素C片劑1 000毫克的做法,由于人體不能一下子就將這些維生素C全部利用代謝,就會導致體內維生素C含量迅速升高,達到較高峰值后又將大部分未能及時代謝的維生素C通過腎臟排出。其后果是,短期內峰值過度升高也許會損害身體,而排出多余的維生素C后,體內沒有后續的維生素C補充,反而在一定時間段內缺乏維生素C。
一般而言,存在于天然食物中的各類維生素和礦物質,通過各種途徑與食物中其他成分結合,不會導致體內吸收時峰值升高,并能延緩吸收時間,故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素更能合理地被人利用。
因此,維生素的補充應盡量以天然食物為主,如實在是缺乏部分營養素,可根據缺乏的營養素尋求外在補充手段。飯后補充是減少峰值過高的良好手段,也可以考慮每天分批補充。
消費主張
消費者如在購買維生素時,盡量購買天然維生素。因為天然維生素往往和多種植物性成分結合在一起,有利于活性的保護和便于吸收。同時合成維生素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其他的副產物,影響其品質。不過,一般生物合成的制品相對較為安全。
無論是何種維生素類補充劑,都只是為了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平衡的營養素補充,預防疾病,使消費者遠離亞健康。如消費者已經出現了某些疾病癥狀,應尋求醫療的幫助進行治療,保健食品永遠只能起輔助作用。
小鏈接:維生素片劑服用禁忌
①服用維生素C時忌食動物肝臟,因肝臟中含有的金屬離子會加速其氧化,降低其功效;
②服用維生素A時忌酒,因酒精會妨礙其代謝;
③服用維生素B6時忌食含硼食物,硼會阻礙B6的吸收和代謝;
④服用維生素B2時忌食高纖維、含咖啡因等食物,也是為了有利于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