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又名楊桃、羊桃,獼猴桃科,落葉木質(zhì)藤本。小枝密生毛,葉卵形或圓形,先端圓或突尖,微凹,基部稍心形,下面密生灰色毛。夏季開花,聚傘花序,花白色,后變黃色。漿果夏秋間成熟,卵形至近球形,長(zhǎng)2.5~5.0厘米。初時(shí)密被絨毛,熟時(shí)無毛,黃褐綠色。產(chǎn)于我國(guó)中部、南部至西南部。果味甜,含多種維生素,可食,并制果醬或釀酒;根入藥,有清熱利水、散瘀止血作用;葉能止外傷出血;樹皮和髓可造紙。
獼猴桃根、果、葉皆入藥,其味甘酸,性寒,解熱,止渴,通淋。方劑精選如下,供讀者參考。
治胃潰瘍獼猴桃根30克,烏藥15克,水煎,分兩次飯前服。
治食管癌、胃癌、乳腺癌鮮獼猴桃根80克,鮮水楊梅根60克,鮮野葡萄根50克,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5天為1療程,停藥3天再服下一療程。
治乳汁不足獼猴桃根60~90克。水煎,分兩次服。
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獼猴桃干果60克。水煎服。
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獼猴桃根30克,五加皮15克,威靈仙10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連服3~5天。
治偏墜(單側(cè)睪丸腫大下垂)獼猴桃30克,金橘根9克,白酒30克,水煎去渣,沖入白酒,分兩次服。
治急性乳腺炎鮮獼猴桃葉適量,紅糖、酒糟少許,共搗爛,加熱外敷患處,保持乳汁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