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紫砂杯端進書房,看氤氳而生的熱氣映著新拿到手的《讀庫》,陰冷中彌漫出些許柔和的溫暖。南方前所未有地將寒冷持續到了春天,記得往年這個時候早就單衣單裙了。這幾天的溫度卻仍是十幾度,而且霧氣極重,或叫霾,能見度很低,走在路上,不能暢快。
新年回老家半個月,被過渡了去,再被過渡了來。猛地,又在高三了,突然感覺節奏快了許多。六點半起床趕早讀,然后是準備明天的校教學會議,準備明天的課,準備今天的堂前測試;中午備課組集體活動;下午區教學工作會議……
新的班級重新帶給了我課堂上的快樂,很喜歡這種感覺,喜歡他(她)們在傾聽時發光的眼神。記得,我用最短的時間和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甚至班上最不愛學習的一位女生(她第一節課就睡覺)。周一晚修時,我叫她出來聊天,贊美她像超女尚文捷,表揚她做題速度快,然后和她聊什么樣的女生最受歡迎,什么樣的行為最能有收獲。她陶醉在我的贊美中,然后欣然應允我在課堂上阻止她的酣眠。
工作著,有些快樂是必須自己去尋找、去創造的,否則每一天的日子都是苦役。
記起,今年是唯一一次幾乎沒看“春晚”的大年。唉,“春晚”上,北方文化一統天下,把“餃子”硬塞進全國人民的胃里,也確實有那么點不夠厚道。文化是個有故鄉的東西,也有水土不服的問題。
旭日陽剛和汪峰之間的小小矛盾是這個“春晚”后的小小花絮。我堅決支持汪峰的版權意識,卻又覺得地鐵里的那兩個農民工和汪峰的歌如此水乳交融,仿佛那些歌就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包括《春天里》《北京北京》等,其實搖滾本就是底層人的吼叫。經濟時代,出了名的人自然是要走上商業的軌道,而商業世界自有其游戲規則,不必用情感去替代之。
叨叨著,中途去客廳聽了旭日陽剛唱的《我的未來不是夢》。張雨生的這首歌清亮純凈高亢,有穿透力,似乎不是很適合這倆哥們。至于他們的未來是不是夢,誰都不知道,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交給時光吧。
新年的序曲過去了,卻余音裊裊著。舍不得歲月,卻又期盼著春光。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