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田亮是在1996年揚州市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所組織的本地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比賽的現場,當時她還是剛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她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學生的情感交融以及在師生互動、交流中的機智,給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決定邀請她參與江蘇省電教館為中國電視師范學院制作、由我撰稿和主講的13集專題教學片“小學數學中的思想方法”。為該專題片提供一個較為完整的視頻案例。她執教的一年級《認識5》作為該組專題片中的4個視頻案例之一,達到了預定的效果。
2000年,我退休后移居揚州,與揚州市各小學的同行有了更多面對面討論小學數學問題的機會。田亮也成了我家的常客,常常討論有關小學數學的各種問題,或討論她的新作,或研究某些案例。2004年,她去高郵學院為我任教的班級上示范課。課題是二年級的《觀察物體》,其中一些片段是值得稱道的。
[課前游戲]
讓全班學生閉上眼睛,學生A站在教室正中間(講臺處),如下圖:
學生A的左手拿一枝紅花放在胸前,右手拿一枝黃花放在背后,等她準備好,再讓其他學生睜開眼睛。
師:(指學生A前面的學生回答)你能看到他的手中拿了什么嗎?
生:我看到他左手拿了一枝紅花。
師:(指學生A身后的學生回答)你們看得到他左手拿的紅花嗎?
生:我們看不到他左手拿的紅花,因為他的左手放在身前。我們坐在他的身后。我看到他右手拿了一枝黃花。
師:(指學生A左右兩邊的學生回答)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們既能看到他左手拿的紅花,又能看到他右手拿的黃花。
師:仔細地觀察事物,是一種好習慣。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觀察物體”。
[點評]教者借助自己設計的游戲作為一堂課的“序幕”。在游戲中,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位同學以及她手中的花,感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時,看到的不同的情景,使新課教學獲得良好的開端。
[觀察玩具]
師:因為照相機的原理和我們的眼睛相同,我們用照相機把你們看到的小兔的樣子拍下來。(將拍攝的4張照片按前、后、左、右的順序編號,展示出來)
師:第一張是哪個小組的同學看到的?第二張呢?
師:怎樣區分哪一張是在小兔的左面拍的,哪一張是在小兔的右面拍的?
師:為什么4組同學看到的小兔玩具的樣子不同?
師:弄清了每幅圖是從什么位置看到的,下面老師站到不同的位置看小兔,大家舉手,用手勢表示照片的編號,說明老師看到的是第幾幅圖。
[點評]對教室和校門,只展示了從兩個不同的方向觀察的結果。而對于小兔玩具,則展示了從4個不同的方向所看到的,以加深學生對于“從不同的位置看物體,看到的形狀不同”的感受。并且通過趣味化、活動化的練習。讓學生根據位置想象能看到的形狀,以及根據看到的形狀想象所在的位置,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拓展練習]
1.觀察茶壺。
出示茶壺和關于茶壺的5個圖。(左、右、前、后、上)
師:你現在看到的茶壺是什么樣子呢?用手比劃比劃。(一手叉腰作壺柄,一手彎彎作壺嘴)
生生互動游戲:1名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茶壺,請其他學生出示這個同學看到的茶壺的圖。
2.觀察茶壺和茶杯。
師:喝茶需要茶杯。(拿出1個茶杯放在水壺的嘴的旁邊)你看到的杯子在茶壺的哪邊?
出示水壺、茶杯的4個圖。(左、右、前、后)
師生互動游戲:“站位置”:老師任意指4幅圖中的1幅,請1個學生迅速站到能看這個圖的位置上。
[點評]基礎知識的運用和鞏固、基本技能的訓練和發展。都需要數量足夠、難易適度的練習。教者為本課教學所設計的幾種練習不僅切合本課的教學內容,而且能激發小學生練的激情。用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游戲方式進行訓練,可以提高練的趣味性,造成熱烈、歡樂的課堂氣氛,提高練的效果和效率。
2005年,我應南京大學出版社約請,主編高等學校小學教育專業教材《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研究與基本訓練》一書,又引用了田亮老師提供的另一個案例《初步認識角》,作為該書收集的57個優秀案例之一。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田亮顯示出了她在深入研究教材、關注教學細節中的某些獨到之處。她以她的工作激情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用自己的人格塑造著小學生的人格,并影響著未來的小學教師(師范院校學生)的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