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是近幾年來學校管理工作的主旋律,強調根據教職員工的能力、特長、興趣、心理狀況等綜合性情況來科學地安排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考慮到教職員工的成長和價值,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通過全面的人力資源開發計劃和校園文化建設,使教職員工能夠在工作中調動和發揮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業績,為達成學校發展目標做出最大的貢獻。然而,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如何體現和落實人本管理的思想,提高工作實效,卻是困擾廣大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的一大難點,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泰州實驗學校的印鑫校長堅持“心中有人”的樸素理念,踏踏實實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管理風格,為我們展現了一幅人本管理的美好畫卷。
生理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表明,情感好比催化劑,對人的心理和行為有著廣泛的影響。從情感人手開展工作,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印校長在實際工作中,始終沒有把自己當作“管理者”,處于被管理者的對立面。而是作為學校團隊中的一分子,與大家平等相處。為了縮小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采用多種方法,創造機會讓領導班子成員與學校老師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融洽、和諧的氛圍,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這是人本管理的初級階段,也是必不可少的起始環節。
隨著情感溝通的增加和人際交往的頻繁,人本管理逐漸進入參與管理和自主管理階段。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在網上公開,學校的各項決定都經由老師討論后決定。老師切切實實被確立了學校主人翁的地位,也就自然地承擔起主人翁的職責。他們勇挑工作重擔,坦然接受困難任務,盡力把各項工作做對做好。表現出工作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人本管理的雛形已經顯現,管理者也開始進入成果享受階段。
人本管理的第三個階段是人員發展階段。管理者不僅要充動調動下屬人員的積極性,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還要堅持在使用中培養以及在培養中使用。保證下屬人員不斷成長、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的態勢,與學校組織一起,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不少學校強調使用,而缺少培養,導致廣大教師化為“春蠶”和“紅燭”,陷入“江郎才盡”的境地。泰州實驗學校展現給我們的是:經常邀請專家學者到學校講學,讓教師與大師零距離、面對面交流,開眼界、長見識;積極與省、市教研培訓機構聯系,引進省、市級活動。為優秀教師搭建展示的平臺和學習觀摩的機會:深入課堂聽課,和教師一起研究教法,修改教案,甚至手把手地演示,幫助教師在省、市級賽課中奪得各種獎項等等。無疑,都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人本管理的進一步推進就進入到了校園文化的建設階段,其工作核心就是價值觀的引領和確立。印校長以操場管理為契機,以是否建設圍欄為議題,發動老師展開討論,觸發各種思想的碰撞。結果,突出操場為人服務的功能,取得對人尊重、對人信任的工作效果,強化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而從開關被砸事件的處理中,又讓我們看到印校長幫助學生認識錯誤,挖掘自身管理工作的不足,使學校工作充滿人性溫情的一面。如此種種。點點滴滴,凝聚成了“創造幸福”的校訓,樹立起“學生成人、教師成長、學校成功”的辦學目標。
人本管理的思想是容易理解的,人本管理的操作卻是相當困難的。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特點,構成各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各個階段又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構成有內在聯系的統一體。它既以前一個階段為基礎,又為后一個階段作鋪墊,由低到高,由淺人深,不斷深化,不斷發展。需要堅持理念,持之以恒,踏實苦干,長期積累才能達到。學校工作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人本管理的契機,學校工作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為人本管理添磚加瓦的人,把每一件事、每一個人貫穿起來的主線是一一心中有人,工作中有愛。
印鑫校長就是一個心中有人,工作中有愛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