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檔案]
印鑫,泰州實驗學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師德先進個人,原揚州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泰州市勞動模范。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他堅持“心中有人”的管理思想,將科學管理與人文管理有機結合起來,以“創造幸福”為校訓,努力構建幸福和諧校園,推動了學校的快速和諧發展,取得了顯著的辦學實績。
[管理哲學]
讓師生感受教育幸福
印鑫
追求幸福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原動力,人類社會正是在不斷追求幸福的過程中發展進步的。以發展人、完善人為宗旨的學校應該追求師生的幸福。這種對幸福的追求不僅是對未來幸福的期許,也是對當下幸福的感受。因此,我把創造幸福的教育作為學校管理的最高追求。
幸福的教育是民主的、和諧的、參與的、發展的教育,是心中有人的教育。它有民主的管理機制,有和諧的干群關系和師生關系,師生積極參與到學校工作和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心情愉閱,人性得到完善,個性得到發展,學校取得成功。
在我的記憶中,我童年時代的學校生活是幸福的。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盡管物質生活匱乏,但學校里有一起玩的伙伴,有會講故事的老師,有封面破損的連環畫和小說,有許多過去不知道的新鮮事兒……自己當了教師以后,也曾把學生的幸福學習作為自己的教育理想,每當看到學生們拿著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時露出的笑臉,我感到非常自豪,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我的學生也是幸福的。2006年我主持學校工作,“學校的榮譽和師生當下的幸福究竟要什么”的問題擺在我的面前。我召集校級領導班子研究,最后做出的回答是:既要學校的榮譽,也要師生當下的幸福。于是我們形成了“讓每一個學生快樂成長,讓每一個教師舒心工作,讓學校成為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的辦學理念,提出了“創造幸福”的校訓,確立了“學生成人、教師成長、學校成功”的辦學目標,努力創造幸福的教育。
一、尊重人。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有尊嚴的個體,學校管理者都要給予尊重。民主是最好的尊重。學校的發展規劃,請教職工參與討論,學校的規章制度出臺需經過教代會審議通過,學校的重大事情征求教職工意見,學校評優評先、推薦教師參加省市級賽課都必須經過公開民主程序……對學生同樣給予尊重。學校明確規定各班三好學生、文明學生的評選需經過本班學生民主推薦,再經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研究決定,最后報學校備案確認……尊重調動了教師參與學校工作的積極陸,喚醒了學生自主發展的意識。
二、解放人。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但過度管理又會成為束縛人的桎梏。因此我堅持以信任人為基礎,在上下班紀律上,啟發自覺為主,紀律約束為輔,給教職工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在物的管理上,我堅持在方便使用的基礎上注意節約,規范程序,為師生工作、學習提供便利。在課堂教學上,我提倡建設以“學生自主參與”為特征的泰州實驗學校“幸福課堂”教學文化,但不強調統一的模式,鼓勵教師各顯神通,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校園生活上,我們建設了教職工活動中心,為教師提供閱讀、休閑、娛樂、健身的方便,組織教師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減輕教師的心理負擔,學校逐漸成為教師的精神家園。
三、包容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有差異的。在教師管理上,我提倡尊重差異,包容個性,正面引導。對有過失的教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進其自我完善。反對對教師動輒處罰。在學生教育上,我提倡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尤其是對待問題學生,安排成長導師,一對一輔導,個別化教育。保護學生的自尊,包容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的成長。
四、發展人。校長對教師的幫助莫大于為教師提供發展的機會,幫助教師專業發展。我們指導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規劃,為教師發展創造條件;邀請專家學者到學校講學,讓教師與大師交流,開眼界,長見識;不惜財力,安排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級培訓;積極引進省、市級教科研活動,為教師搭建展示和觀摩的平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鼓勵教師走出學校參加各種競賽活動,滿足教師發展的需要。
堅持心中有人,幸福了教師,幸福了學生,也幸福了自己,學校發展的步伐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