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的記憶里,有許多人,有許多事,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有些人,有些事,卻又從遙遠的過去拉近了,而且越來越清晰:似乎看得明白了,理解得更深切了。這其中有親人、朋友、同學,還有最難忘的老師。
作為學生,我總是那么幸運。小學五年級,我遇見了生命中第一位記憶深刻的老師,那年她剛從師范畢業。全班就我和她同姓。這令我十分自豪!她出奇的白凈,說話從來沒有什么大聲音,像小溪的流水,潺潺的,同學們都很能靜下心來聽她講話。
在那么多同學們中,老師分外喜歡我,每逢班上有什么活動,她都會讓我參加。外出的活動,也經常會把我拉在前排,所以那時的我,大部分吋光都在快樂中度過。
我記憶中的第二位老師,幾年前也來到了我們學校。曾經為師,今日為友,特別欣喜。以后的每一個日子里,只要遇見她,我總會自然而然、恭恭敬敬地喊上一聲,莞爾一笑。
至今我依然記得,在有那么多老教師的學校里,唯獨她和我們年齡最是接近。她教我們英語,我總是被她叫起來,范讀課文。她的這一習慣,讓我從此喜歡上了英語。后來讀師范,我依然那么幸運,遇見了一位記憶里最有吸引力的老師,那時的她,大概不滿四十歲,上課從來不需要看書的,可從她嘴里吐出來的一字一句,都像綿綿的春雨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她教的是“文學評論”,可感受到的,分明是給我們這些少男少女們踏出人生第一步最中肯、最入耳的忠告。
在那么多枯燥乏味、可有可無的課中,我和同學們對她的課情有獨鐘。她的課每周只有一次,每次上課,改變的首先是她的著裝,婉約精致,不張揚,卻耐看。十足給我們女生們,上了最生動形象的展示課。
對她的課,我們是期待的。
沒想到,幾個禮拜后,剛進教室,同學們就嚷嚷著告訴我,這個我們心底崇拜的偶像,說要幫我發表文章。其實哪是什么文章,只不過是每周必交的一份作業。沒想到,老師又一次來找我了,就這樣。我在模模糊糊中發表了第一篇文章。文章叫《讀周作人的<鳥聲>有感》。老師對我說,在那樣的年齡,很少有人寫出這樣一種情懷——悲天憫人。
我的學生時代就是在這樣的幸運中度過,遇見了一位又一位有記憶、沒記憶的老師,可她們在我心里永遠那么美麗、智慧。
(二)
那一年,我幸運地、也很有緣地來到了湖塘實小。這兒的老師,這兒的學生,這兒的淳樸、這兒的真誠、這兒的寬容給了我為師以來最初、最深的感動。
前年,剛剛懷孕的我,身體很不爭氣,可我怎能隨意請假?我猶豫了。這時,辦公室的姐妹們,一個個走人了我的脆弱心靈,“我們11個語文老師,一人幫你代一節,一個禮拜還嫌多呢!你就放心請假吧!”
有了大家的庇護,我回去休息了,也很快就回來上班了。
可到了生孩子前的一個月,我又一次被B超醫生的話擊垮了。“孩子的腿怎么這么短?”試想第一次做媽媽的人,有幾個能理智地笑對?
所以,我又一次不得不請假了,可我又猶豫了。
這時,王老師挺身而出,“你給我記著,不要以為這地球沒了你就不轉了:更不要以為這個班級少了你,就活不了了,你給我安心地回家休息。”“是啊,你什么也別多想,趕快回家休息!”張老師也默默地囑咐我。
我,當然明白,她們這是“不談自己的忙,只幫該幫的人”。
張校長更是在我走后的日子里.擔起了兩個班的語文,這還是別人告訴我的。
我,當然也知道,她是不想讓我有一點愧疚。
細心的媽媽發覺了我的心思,說“孩子,休息了就要休息好!現在同事幫你,這份情我們以后再還。”
所以,作為老師,我同樣是幸運的。
就這樣,我遇見了一個又一個好同事,好朋友。人生,原來就是和那些事那些人相遇的過程。感謝那些事,感謝那些人,感謝那一段段奇妙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