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十一”,和兒子愜意地走在馬路上,欣賞著夜晚閃爍的霓虹燈,享受著難得的悠閑。
忽然,手機響了。“我是王明的媽媽,周老師,你能到我家來一趟嗎?”“怎么了?別著急,慢慢說。”我安慰她。“晚上我帶王明出去,只要看到黑一點的地方,他就縮成一團只喊害怕,我怎么和他說話,他都不理我。周老師,王明最聽你的話了,你能來一下嗎?”王明媽媽已急得哭了。
聽到這,我心中一緊。因為最近,我發現原來開朗、整天圍我轉的王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面色蠟黃,經常發呆,幾乎看不到他的笑容,和他談過幾次,效果都不太好。這個孩子到底怎么了?暑假兩個月,到底發生了什么?
來不及多想,我趕緊騎車向王明家奔去。
到了王明家,眼前的一幕讓我吃驚:他蜷縮在自己的小床上,兩眼呆滯,渾身哆嗦。我嚇得趕緊坐到他的床上,把他攬到我的懷里:“孩子,我是周老師啊,你到底怎么了?……”我不停地呼喚著他,可他一直無動于衷。我急了,把他的臉轉向我,對著他的眼睛說:“孩子,快醒醒,看著老師,別嚇我。”這一次,他終于有了反應,無力地看了看我,一直哆嗦的身體慢慢平靜下來,漸漸地,他在我的懷里睡著了。起初,他睡得很不安穩,一次次地驚醒,睜大眼睛直喊“害怕”。
孩子,到底怎么了?
半夜12點多了,王明總算安靜下來。
王明爸媽告訴我,今年暑假,他們特別忙,根本顧不上孩子。王明獨自在家,終日與網絡游戲作伴,他玩的游戲不斷升級,里面有很多的打打殺殺、妖魔鬼怪。
哦,我終于明白了,原來都是“網癮”惹的禍。看王明的情況,如果放任不管,后果不堪設想。
怎么辦呢?強“堵”肯定不行,到底該怎么做?
我靜下心分析起來:王明沉溺于網絡,主要是因為父母忙于事業,假期很長,孤獨寂寞的他只能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寄托,時間長了,心理閉塞,不太愿意和別人交流,自己也明知不好,但又難以控制,于是越陷越深。
由此看來.溝通與引導是挽救孩子的唯一辦法,要想辦法把他的精神和情感遷移到現實生活中,豐富他的課余生活,轉移他的注意力。
幾乎是一夜未眠,天剛亮,我又趕到了王明家,王明還在睡覺。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他父母,希望他們盡量多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和孩子一起讀書、玩耍,盡量培養王明其他的興趣愛好,轉移他的注意力。
讓他做點什么好呢?正商量著。忽然,不經意間,我看到了書櫥上的吊蘭。對了,王明媽媽曾跟我提過王明以前很喜歡養花草。吊蘭,能幫上我的忙嗎?
于是,我試著問王明:“這是你養的吊蘭嗎?”王明點了點頭。“你真了不起,把吊蘭養得這么好,能把它送給我嗎?”王明眼中明顯有了神采:“嗯!”他終于開口了!我繼續說:“可是,這盆吊蘭看上去好像瘦小了點,我是個不會養花的人,如果被我養死了,那多可惜。這樣吧,你愿不愿意幫我再養它一段時間,等它長大些,我再拿走。”王明終于有了一絲笑意,他抱起花盆,鄭重地對我說:“愿意。”
以后的幾天,我每天都借口看我的吊蘭長得怎么樣了去看他,和他聊天,陪他寫作業。他的話漸漸多了起來。
開學了,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和他談吊蘭的生長情況,談父母為什么不能長時間陪他,請他把前一天看的課外書講給我聽……校園里常會出現我摟著他漫步的身影。看著同學們羨慕的目光,我發現,王明的臉上時常露出自豪的笑容。
他的媽媽悄悄告訴我,王明每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吊蘭長得怎么樣,發現吊蘭有一點異常,就著急地問這問那。寫完作業后,還主動地要看課外書。他告訴媽媽:“我看完后要講給周老師聽!”
我知道,王明的世界已不再只有網絡游戲,但我仍沒有把握,他是否能徹底戒除“網癮”。此時,我決定舉行一次關于“科學用網”的班隊會。經過充分的準備,隊會上同學們討論得非常激烈,列舉了“網癮”的種種危害。我注意到,王明能坦然地參與討論。
以后的幾個月里,我越來越多地見到王明陽光般的笑容。運動場上,他奮力拼搏:課堂上。他的發言越來越精彩……
期終考試結束了,一拿到成績單,我就快速尋找王明的名字。他各科成績都不錯,尤其是原來并不突出的語文,這次竟然考入了班級前十名。我迫不及待地打電話告訴王明這個好消息。我聽到,電話那頭,王明笑了,他媽媽哭了……
寒假的一天,家里傳來一陣敲門聲,開門一看,是懷抱吊蘭的王明。看著那翠色欲滴、郁郁蔥蔥的吊蘭,不知怎地,我發覺眼眶熱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