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我們如皋市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更好地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為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是當前我市教育改革與發展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一、準確領會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建設對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人民群眾更高的教育需求相適應,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新實踐對統籌城鄉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必須著力推動教育發展方式的新轉變。
在“十一五”小康社會建設中。我們已經在城鄉教育統籌中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近年來如皋就先后獲得“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先進縣(市)”、“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市)”、“省教育現代化縣(市)”、“省首批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范區”等殊榮。面對新的發展形勢,迎接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建設新挑戰,迫切需要我們轉變教育發展方式,著力實現三大轉變:
一是從以重視硬件建設為主,轉向硬件提高與軟實力提升并重,走內涵發展之路。
二是從以重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主,轉變到統籌幼兒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終身教育等各類教育發展上來,走均衡和諧發展之路。
三是從滿足學校教育、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學習需要向滿足人民群眾優質學習需要、滿足終身教育需求轉變,努力實現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的跨越,走優質特色發展之路。
2 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必須努力實現教育發展目標新提升。
一是城鄉教育規劃一體化。改變過去學校各自為政的弊端,根據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通盤考慮、科學制定農村及中心城區各級各類學校布局規劃,從源頭保證城鄉教育統籌發展。
二是城鄉學校建設現代化。繼續加大教育投入,按照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建好每一所學校。創新分配機制,推進共建共享,努力縮小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差距,保障城鄉同類學校辦學條件一樣好,實現現代化教育資源配置均衡。
三是城鄉學校管理規范化。進一步統籌規范學校管理,重點構建城鄉學校“統籌管理”、干部“統籌調配”、教師“統籌使用”的市級管理機制,各級各類學校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整體提升。
四是城鄉教育質量優質化。牢固樹立教育質量公平是最大的教育公平的理念,繼續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讓城鄉的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五是城鄉學校發展特色化。堅持“統籌不是統一、均衡不是平均”的城鄉教育統籌發展理念,鼓勵學校多元發展,錯位發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百花競放的發展態勢,整體提升全市學校的品位和辦學水平。
二、著力構建與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市、教育強市戰略,教育投入持續加大,資源整合穩步推進,辦學條件快速改善,師資素質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教育品牌效應日益凸顯,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滿意度逐步升高。但是,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基礎條件的制約、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等多種因素,當前我市城鄉教育統籌改革發展工作還存在和面臨著一些與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發展新的形勢、新的任務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幼兒教育、社區教育發展相對薄弱,城鄉、鎮際教育統籌發展水平還不夠高,師資隊伍建設任重而道遠,教育特色還不夠鮮明等方面。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著力加以解決。
一是找準薄弱點,加快城鄉教育統籌發展。隨著多年來“雙高普九”以及近幾年教育現代化創建工程的實施,我市義務教育城鄉統籌發展已經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去年我市成為了首批“省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范區”創建單位。同時,我市高中教育、職業教育也有著長足的發展。與之相比,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市幼兒教育、社區教育在城鄉教育統籌發展中顯得相對薄弱,高中、職業教育的城鄉統籌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升。為此,在快速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范區建設的同時,要針對幼兒教育、社區教育等薄弱環節,履行政府統籌職能,搶抓政策扶持機遇,創新發展思路舉措,加大攻堅克難力度,實現幼兒教育、社區教育等跨越發展,形成區域內幼兒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等多個改革發展示范區(實驗區)齊頭并進的統籌發展新格局。我們如皋在“補齊短板”上已經邁出了可喜的步子,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并在市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2011年教育工作計劃中都突出統籌各類教育發展的主題。市政府更是把加快學前教育發展作為政府2011年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拿出了加快教育統籌發展的具體行動,必將收獲學前教育跨越發展的累累碩果。
此外,具體到城鄉每一個學校,也存在相對薄弱學校、相對薄弱學科、相對薄弱教師的問題。我們將依托學區共同體這一全新教育管理模式,實行以城帶鎮、互助共進策略,使弱者漸強,加快薄弱學校發展。如皋在這方面的探索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主城區,三大共同體己成鼎足之勢:在各鄉鎮,中心校與村小間的共同體運轉有序,有效推動了城鄉教育統籌發展。
二是狠抓關鍵點,加快城鄉教育統籌發展。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必須從關鍵舉措人手,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認真學習借鑒國內外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經驗、梳理近年來我市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實踐的基礎上,我們認為統籌城鄉學校發展規劃、統籌城鄉學校建設、統籌城鄉師資建設、統籌城鄉學校內涵建設、統籌城鄉教育經費、統籌教育管理機制是加快城鄉教育統籌發展的關鍵點,抓住了這些關鍵問題,牽一發動全身,從而確保把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工作落到實處。以統籌城鄉師資建設為例,我們從均衡配置城鄉教師資源、加大教師交流力度、完善教師補充機制、強化教師職業規劃意識、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加強學校教職工績效考核等方面著手,制定硬指標,拿出硬招子。如城鄉間教師交流,我們規定:校長在同一學校連任不得超過兩屆,教師按照每年不低于教師總數15%、骨干教師按照每年不低于骨干教師總數15%的比例進行交流。再比如統籌城鄉學校內涵建設,我們依托如皋課改品牌“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在全市整體推進,實現了全區域、全年段、全學科覆蓋,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優質教育的平臺上得到充分發展。依托“體藝2+1”項目工程,全市涌現出了一大批特色項目、特色學校,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兩項運動技能和1項藝術特長。這些實實在在的關鍵推進舉措,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城鄉教育統籌發展的新變化,教師進城熱、學生擇校熱現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和遏制,老百姓“統籌一體,上學不用擠”的樸實話語,對我們推進城鄉教育統籌發展作出了最好的評價。
三是依托著力點,加快城鄉教育統籌發展。著力履行政府職能。完善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統籌發展力度的責任,牢固確立教育優先發展、教育資源一盤棋的大教育觀念,把教育納入戰略發展重點和現代化建設的整體布局之中,在制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時優先安排,在規劃城鄉建設和年度項目時優先考慮,形成政府統籌、教育主管、部門配合、全社會參與的大教育管理體制。著力強化政策導向。用好用足國家、省、市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優惠政策,建立城鄉教育統籌發展考核獎懲機制,鼓勵探索發展新舉措、新途徑,加快發展步伐。完善城鄉學生資助體系。繼續落實教育就學保障機制和資助機制,切實保障好貧困家庭子女、城鎮低保家庭子女、農民工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等接受教育的權益。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幫助貧困家庭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加快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是一項全方位的系統工程、艱巨工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們將繼續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創新上不斷邁出新步伐,在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中再立新功。再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