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們裴梅中心小學積極響應課改,始終秉承“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以“打造全縣農村一流小學、追趕城市現代教育品味、推進素質教育健康發展”為辦學目標,努力探索農村素質教育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校多次被評為縣“文明單位”和“先進學校”,多名教師被評為縣、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師德先進個人”。2010年4月,縣電視臺和江西省教育電視臺先后報道了我校的特色教育及辦學經驗。同年,學校被上饒市教育局認定為“上饒市校本教研示范學校”。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 苦心經營,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在歷代“裴小”人的努力下,我校已達到一定的辦學規模。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原有的辦學條件已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新一代“裴小”人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努力拼搏,負重奮進徹底改變了原有的校園設施,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新建了一幢占地面積400多平方米的“明德樓”,改建了一所中心幼兒園,占地建筑面積達1500平方米;籌資新建和改建了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辦公室、會議室、多媒體教室、電腦教室、乒乓球訓練室,建立學生電腦室、教師電子備課室、遠程教育室、校園電子廣播室;新建了200米環形跑,配備了相應的體育設施;對學校主干道進行了硬化和綠化,并對每一面文化墻進行了精心布局和設計。如今的裴梅小學是個花園式的校園,已成為萬年縣農村小學一道獨特而又亮麗的風景線。
二 立足校本教研,整體推進課改工作
近幾年來,我校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從實際需要出發,從“聽、說、讀、寫、訓、研”六個方面入手,追求切實的研修效果。
1.從“聽”入手,善于捕捉。我們利用遠程教育設施和互聯網以及光盤教學聽名師的課,學習名師的教學藝術。教師每周至少聽一節同行教師的課,并當堂填寫《課堂教學信息反饋表》,課后與授課教師進行溝通。
2.從“說”入手,善于交流。我們將說課、評課、專題講座活動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使教師們敢于表達。上公開課的教師課后進行說課,闡述自己教學活動的設計理念、指導思想、教學反思等。每次評課確定一位主評人,評課時間不少于十分鐘,其余教師不少于五分鐘。每學期安排骨干教師進行專題講座。進行講座的教師在搜集、處理信息,口頭表達的過程中成長,聆聽的教師深受啟發,教師專業水平有了一個整體的提高。
3.從“讀”入手,善于汲取。我們要求教師制定讀書計劃,充分閱讀各類書籍,和其他老師進行交流,開闊了視野,了解了最前沿的知識、信息。讓教師們更加善于思考。
4.從“寫”入手,善于積累。我們提倡教師每天擠出一點時間做好讀書筆記,學校進行不定期檢查。每學期不少于一萬字,以促進老師們不斷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蘊。動員全體教師寫教育隨筆,每月一篇多寫不限,這是量的保證;每學期要在校刊《教海探航》上發表一篇,這是質的保證。近幾年,我校教師在《上饒教研》、《小學語文教師》、《中小學管理》、《新課程研究》等國家正規教學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位列萬年縣農村小學榜首。
5.從“訓”入手,善于提高。我們對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加速新教師向合格教師轉變。安排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進行師徒結對,全程跟進,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通過班主任培訓讓班主任老師找到具體工作途徑和方法,提高了教育能力和班級管理水平。隨著辦公電子化及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我們開展了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促進教師掌握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英語課程剛在村完小開設時,我們從各村小挑選有英語基礎的教師進行教材培訓與提高培訓,現在每個村小都能順利地開設英語課程。
6.從“研”入手,善于研究。我們讓教師找出自己在教學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近期研究的目標。讓問題從教學中來,在教學中解決問題,最后又服務于教學。我校縣級課題《自主閱讀主動發展閱讀教學模式探究》的開展,克服了教師們對課題研究的畏懼感,極大地帶動了教師的研究熱情。近年來,我校申報了多個市、縣級課題,教師參與率也越來越大。
三 以人文精神辦教育,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
我們認為,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培養學生的各項專長具有特殊的作用。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1.創設文化陣地。首先是美化校園,學校的一草一木,一墻一角,都經過精心設計。創造一個美的和諧的充滿色彩的校園,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美。其次是主持創辦鎮級文刊,一份是老師的《教海探航》,收集老師探索研究及筆耕之后的成果,每學期一期;一份是學生的《春蕾文刊》,刊登學生們的各項作品。再者建設好圖書室。圖書是文化的象征,學校建有一座獨立的圖書室,藏書豐富,達三萬多冊。
2.營造健康文明的德育環境。我校以校園宣傳欄,班級板報、紅領巾廣播站為宣傳陣地,堅持每周一早晨舉行升國旗儀式,讓學生明白祖國在我心中;結合各種節日與紀念日進行國旗下的講話,讓學生了解社會,懂得歷史、環保等各方面的知識……德育形式多種多樣。
3.多管齊下,形成了學校、家長、社會三結合教育體系。學校圍繞學生在進步、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了學校和家長的溝通。利用清明節、婦女節、母親節等節日,積極開展活動,充分發揮社區教育的育人功能。
4.開展活動活躍氣氛。持之以恒、如火如荼地開展活動類課程。學校先后組建了書畫、棋類、朗誦、合唱等興趣小組。 活動類課程對學生特長的培養實現了質的飛躍。
5.搭建平臺。大力幫助教學上有特色的教師,創造條件參加種類教學業務競技,促其盡快成長。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良好的成績將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更大的動力,特別是特色辦學使我校的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先進學校比,仍然有許多無法逾越的差距。我們始終相信,只要我們能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具發展的眼光,不斷研究,繼續朝著“打造全縣農村一流小學,追趕城市現代教育品味,推進素質教育健康發展”的辦學目標前進,一定會把我們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地址:江西省萬年縣裴梅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徐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