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衡量一個人能力,鍛煉一個人思維的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初中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淺顯;更易于掌握,通過反復練習,可較快提高。教材表達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語言,研究對象多是常量,側重于定量、計算和形象思維,而高中數學語言表達抽象、邏輯性強、思維嚴謹,知識具有系統性和連貫性,是初中數學的提高和升華,特別是高中數學內容多,理論性、抽象性強,許多同學進入高中以后很不適應,高一首先遇到函數,其理論性、抽象性、邏輯性特強,再加上立體幾何中的空間概念,空間想像力差的同學不能很快適應,感到非常困惑,尤其是文科生,雖然很想提高數學,但總是力不從心,甚至會產生“懼怕”,如何克服這種心理、提高數學成績,成為高中生面臨的難題。造成數學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觀念未改變,主動性不夠
許多同學進入高中以后,還像初中一樣,依賴心理強,老師布置了就去做,沒布置就不做,初中知識淺顯,易掌握,通過反復做,可以明顯提高,然而高中數學知識點多,難度大,進度快,要在較短時間內掌握,需對知識理解、應用上下功夫,轉化模仿的工夫要跟上,要勤于思考、鉆研,提高自己的主動性。
2學習無章法、無步驟、無計劃
課前沒有預習而直接聽講,沒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老師上課一般會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分析知識點涵義、重難點,突出中心,而如果預習,上課就更具有針對性,進行補缺,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把自己理解了的與老師講解了的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及自學能力。
3不重視訓練,未及時鞏固當天知識
許多同學延緩初中時的感覺沒有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常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理解透徹,更深刻的涵義未理解,基礎不太鞏固,而常去做一些難題,不知道許多題都是由基礎題演變而來的,沒有做到循序漸進。
4基礎訓練后未能進一步加深、鞏固
不少同學把提高數學成績寄托在做大量習題上,認為越多越好,沒有認識到做題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知識,提高思考能力,一般做完題后,都要思考本題的難點,出題者的意圖,因為高中數學許多知識難度大、涵義多、解題方法多,而且靈活性強,許多方法很難想到,需借鑒,所以平時要加深、鞏固。
5未能及時復習和總結
課程結束的當天,必須做好當天的復習,復習的有效方法,并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要采取回憶式方式,回憶當天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分析問題的方法思路,然后再打開書本和筆記,對照一下還有哪沒記清,再進行鞏固,同時也就檢查了當天的聽課效果,許多同學聽完課后,將書和筆記一扔,認為完成了任務,沒有及時復習和總結。
高中生不僅要想學,更重要的是會學,學習數學講究的是科學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習效率。針對上述出現的情況,以下就怎樣解決及提高談幾點建議:
1.加強不同學習方法的嘗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前先學,上課專心,及時復習,勤于學習,獨立作業,課外學習幾方面。
課前預習先自學,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化被動為主動,自學要求講究質量,力爭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復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一環,通過開始的接觸、理解,反復地研究把知識鞏固,從知道到理解,從“會”到“熟”。
課外學習包括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多種訓練與考試,與同學或與老師交流,對所學的課內知識補充,可以培養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激發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
2.謙虛、勤奮、執著
謙虛的態度,積極傾聽別人的意見,虛心接受多種不同的觀點,吸收不同的觀點,并以一種學知識的態度來走近多種情境,不斷嘗試從多種角度去觀察和思考。
3.根據章節內容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每一章內容都有不同的特點,根據不同特點使用不同學習方法。如:代數怎么學,文體幾何又怎樣學,代數的特點更具邏輯性、嚴密性,對思維能力要求高,而幾何則更具空間想像和抽象性,所以埋頭苦干,不總結不積累不行,對課內知識既要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不局限于書本,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的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西省樟樹市第三中學)
責任編輯:李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