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說,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強、合作方法不正確、合作流于形式等。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反思,發現主要原因是教師在教學時,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指導不力,沒有發揮出自己的主導作用。而要切實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只有進行科學有效的經營。下面把自己的幾點認識寫下來,供與大家探討:
一科學組建學習小組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必須科學組建學習小組。我的做法是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把學習基礎、性格、性別、愛好等不同的學生分配在同一組內,每組六人左右。每個小組的綜合情況與綜合實力都均衡。而且,我在分配小組成員時尊重學生自由選擇,讓學優生與學困生自愿結成幫扶對子,然后把他們安排在同一小組。這樣,學優生就會真心幫助學困生,有利于小組開展學習活動。
分好組后,為了讓有特長的同學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真正實現教育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目標,我要求每個小組選出常務組長和學科組長。選小組長之前,我公布各個組長候選人的條件,然后讓學生采取競選的辦法,選取既有組織能力又有意向的同學擔任。常務組長全面負責小組里的日常事務,學科組長則負責小組同學的學習。我還重視小組文化建設,指導各個小組根據本組的實際情況起好組名、選好組訓、定好奮斗目標、制作好標志牌等。這樣,就為建成具有凝聚力的學習小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定期培訓小組成員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為了讓小組成員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我經常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激發他們各組合作學習的熱情,教給他們合作學習的方法。在教學中,我總是手把手地教常務組長怎樣處理一切小組事務,比如說抓好紀律、衛生、安全、學習,搞好小組團結等;指導學科組長如何開展本學科的學習,比如說收發導學案、組織小組交流、指定中心發言人、幫助后進生等;叮囑小組成員要配合組長的工作;告訴小組成員在交流前必須先獨立思考,然后輪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別人在發言時,要尊重別人,要善于傾聽,聽完后要作出評價,并且及時補充和修改自己的看法。實踐證明,經過培訓的小組成員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合作學習。
三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情境
課堂需要情境的創設,需要氛圍的渲染。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學習,教師除了要營造一種民主和諧、輕松快樂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創設能激發學生樂于參與合作學習的情境。
例如在教學《草蟲的村落》一課時,我先點擊多媒體課件播放草蟲的圖片,然后說:“草蟲是多么可愛呀!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草蟲的村落’在哪兒?你在那里看見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并做上批注,然后在小組里與同學交流。”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問題的設置,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去交流探究,深入學習內容。我自己也深入到每個小組的學習中,仔細觀察,認真聆聽,并且參與他們的討論,指導他們互相評價,準確了解信息,及時處理各種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會合作,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四認真做好小組評價
學生都有很強的上進心和團隊榮譽感。教師應按時對每個小組進行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表揚優秀的,幫助表現不好的,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小組間的良性競爭,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我采用小組捆綁評價和學生個體評價兩種方式,從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方法、合作過程、合作效果等方面認真地進行評價。評價結束后,我不僅對表現優秀的小組以及個人進行表揚,還獎給一些精美的書簽。在書簽的上面,有我的贈言和簽名,學生是愛不釋手。對于表現欠佳的小組,我總是耐心地和小組成員一起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熱情,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榮譽感和責任感。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大膽探索,大膽實踐,大膽創新,一定能讓小組合作學習走向效率化。
(作者地址:江西省上饒縣上瀘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