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與計算是小學數學中最主要的內容,它被分配到整個小學階段的各個年級,是貫穿小學數學全部內容的主線。它在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中應用最為廣泛,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工具。
然而,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有不少學生思維敏捷,分析能力強,數學語言表達正確流利,但平時作業和測試成績總不夠理想,問題多出在計算的準確性上。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 “題海戰術”使學生忙于應付。教師布置作業多,且重重復復,同類型題目不是二道三道,而多至七道八道,看起來易作,做起來需要花費大量寶貴時間。一次測試結束,不是科學地對試卷進行分析,而是布置學生抄寫試卷重作。作業負擔如此繁重,學生難于保質保量完成,只得草草了事。
其二,教師教學不得法。有的教師總認為計算題簡單,一目了然,只要按法則運作即可,而認為解應用題難,必須認真審題,全面分析,正確列式。殊不知,一旦計算失誤則前功盡棄。
其三,教師板書潦草不規范。板書是一門藝術,正確規范的板書,不僅是對學生情操的一種潛移默化的陶冶,而且會給學生創造一種正確計算的氛圍。教師教學時,數字算式滿板飛,橫式豎式隨意列,題號亂標,草算亂寫,給學生一種雜亂之感。久而久之,學生仿效,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造成計算失誤、題號的標法、橫式豎式的恰當位置、阿拉伯數字的規范寫法、分數線小數點的標明、運算符號的工整與否,等等。教師都要高度重視,切不可隨手亂寫。“嚴師出高徒”,書寫正確了,也會大大減少了學生計算時的失誤。
其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審題不認真,抄題出錯,草算亂寫,數字書寫不規范。1與7,4與9,0與6、9,3與5、8,寫得自己也難辨認。等號不寫在合適的位置,小數點寫得似有若無,豎式數位不對齊,“+”號與“÷”號混同。有的稿紙也不同,而在手背或桌面上草算,不宜口算的也可算。如此等等,計算怎能準確?
要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針對上述種種不良現象,筆者認為首先要端正辦學思想,要從應試教育的長期束縛中解放出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業布置要少而精,體現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可搞“題海戰術”,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與精力,完成計算題的準確運算。其次,教師要在重視相關數學知識教學的同時,更要重視計算題的教學,計算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工程,教師要做出示范。語言要準確清晰,板書要講究藝術,書寫要工整不可潦草,對學生平時作業要從嚴要求。這樣,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作用之大,不可估量。第三,學生要在教師的教育影響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想要集中,抄題要仔細,審題要認真,列式要準確,法則定律要記牢,驗算不可少,算式陳列要規范,書寫要工整。這樣,計算失誤就可大大減少。
(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鄱陽鎮五一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