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輔助教學實現了對符號、文字、圖像、聲音的組合編輯控制,并可根據教學要求設計,形成合理的教學結構,使學生在多媒體的輔助下主動地進行有效學習。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將多媒體引入物理課教學中,可使教學由平面走向立體,變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生的興趣,降低學習難度。
首先,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盧梭曾經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迸d趣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有興趣可以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愿學,變被動、被迫地學習為主動、創造性地學習,學生的思維也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特點是集光、聲、色、像為一體,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并能滿足學生不同的心理要求。它可以把多種形式的感性材料以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以及悅耳動聽的音樂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習內容圖文并茂,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超重與失重”這一節時,針對本節內容難以理解的特點,我選用了一些游樂場中過山車以及海盜船等的圖像和視頻,由于很多同學都坐過過山車,因此就不會感覺到疏遠,而是感到物理就在身邊,課堂氣氛熱烈,效果很好。
其次,多媒體教學手段,突出了時代特色,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是物理課教學中應該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物理課的一個重要特點。物理課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實驗是物理課的一個基本內容,但是由于受到場地、器材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往往無法開展實驗,教師經常以講代替實驗,學生無法理解課本知識。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后,大大改善了這種情況。我在講解“電磁感應”這一節中,利用了大量的動畫和視頻,比如發電機的模擬動畫,三峽發電站的內部結構以及發電原理,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從而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雖然動畫無法代替真正的實驗,但對于一些無法開展的課堂實驗也未嘗不是一種有效的替代方法。
再者,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當前,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創新教育,已成為我們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最佳選擇,多媒體輔助教學正是適應時代的要求應運而生。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對文字、符號、語言、聲音、動畫及視頻等進行處理,形成圖、文、聲三位一體,為學生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機會,誘發學生思考問題,達到啟迪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
多媒體這種現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要求教師課前編制好教學內容和程序,它既節約了大量的板書時間,使得教學過程緊湊,又可以使課堂容量增大,使知識的時代感增強。與傳統教學相比教師可以節約大概20%的教學時間,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拓展了教學內容,增加了過程的趣味性,促進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造等智力因素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在講“摩擦力”這一節時,用照相機把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現象拍下來,上課讓學生來進行分析研究,根據研究結果自己動手進行實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研究結果進行修正,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熱烈討論,積極思考,最后得出實驗結果。這樣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腦能力,拓寬學生的思路和知識面,能使學生的思維由淺至深、由窄變寬、由抽象到具體。
新課改對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能與時俱進地改變自身的教學行為,在課堂上更好地與學生互動,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以完成教學任務。利用多媒體,就能讓學生學生通過體驗,感悟知識,提高能力。多媒體的容量之大,還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好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關注物理學的其他問題,諸如物理學科的歷史進程、取得的歷史成就、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面的影響等。尤其是多媒體的圖、文、聲三位一體的特點,對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學會積極思考、積極思維有著無與倫比的作用。
總之,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創造性思維得到訓練,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取得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德興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