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的教學應是一種智慧的生長,“智慧數學”是小學數學課程核心內容的凝練表述和理論主張,“智慧數學”課堂是學生智慧生長的實踐載體。“智慧數學”不是一種教學法的名稱,“智慧數學”課堂也不存在一種固定的模式。“智慧數學”是對小學數學本質及其教育的高位詮釋界定,從教材、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高度規劃設計小學數學教育,先改造教材,再優化教法,繼而改變學法。
一、“智慧數學”課堂的內涵
“智慧數學”是一種理念,“智慧數學”課堂是一種實踐形態,其內涵可概括為“六性”,即:整體性、多向性、探索性、簡潔性、抽象性、和諧性。
整體性——世界是一個有聯系的整體,我們的教材設計要從整體出發,在知識的來龍去脈中培養學生整體的眼光、整體的思維,感悟智慧的生長。切忌“斬頭去尾燒中段”,把對世界的整體認識切割成一道道瑣碎的提問,而缺少宏觀的思考。
多向性——數學教學中應進行思維的發散、創造,“數學的本質是自由的”(康托語),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才能打開思維的天窗。單線的教學設計會阻礙封閉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創造。
探索性——數學教學活動是一種探索活動,通過觀察、實驗、想象、直覺、猜測、檢驗等活動,經歷智慧的生長過程。“我們的數學文化是停留在好勝的階層呢?還是好奇的階層呢?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我們才能取得數學的創新和突破”(張奠宙語),數學教學中要保護好奇,多向探索而不是教師全面直接地進行牽引、給予和灌輸。
簡潔性——簡潔是數學美的首要標志。數學教學應注重基礎,提煉出最基本、最本質、最簡約的內容。數學不是一味追求繁難高深的,我們不應只是訓練學生記憶累積的能力,而更應訓練化歸求簡的能力,掌握最基礎的,才能把握更深奧的。
抽象性——抽象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數學的抽象是有層次的和永無止境的。抽象能提升思維的品質和境界,數學不是停留在“生活劇”中,數學追求深度思考的價值,而不是停留在簡單的實用上。
和諧性——數學科學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和諧是數學美的終極境界。讓學生感悟數學不是孤立對抗的,也不是零散雜亂的,數學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只是我們認識能力的局限和表述的需要,才把數學分割成數、形等一個個部分。我們的數學教育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之和諧。而不是怪異。
“智慧數學”課堂是對數學進行改造甚至再造,進而凸顯數學的本質——智慧,智慧的生長是基于一個整體的認識,并通過多向的探索、數學的抽象,最終簡潔而和諧地描述我們的世界。
二、“智慧數學”課堂的特質
智慧無形,“智慧數學”課堂也是沒有固定模式的,沒有僵化教條的環節或步驟,但也不是不可捉摸、沒有絲毫要素要點的,“智慧數學”課堂有著可操作的結構特質。
一是基于整體性、簡潔性,“智慧數學”課堂的特質之一是呈板塊結構。
我們視數學為有機的整體,數學內在的統一尤為顯著。我們的教學設計只有從整體出發,通過“板塊”來實施教學,設計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建立、概念的深化、概念的應用與拓展等教學板塊,才能體現數學內在的整體性。如果教學設計細碎成一串串問題、一道道練習,就不能建立相應的知識結構,不能引領學生整體感悟數學智慧。“板塊”式設計是數學學科整體性的必然選擇,也是數學簡潔性的應然要求。
二是基于多向性、探索性,“智慧數學”課堂的特質之二是有獨立活動。
我們知道:音樂教學中有“合唱”,體育活動中講“合作”。勞技實踐中需“動手”,語文教學中倡導“書聲瑯瑯”,而數學課堂上更多的是“靜思默想”。這種“靜思默想”是一種獨立思考的狀態,數學學科的理性特點需要我們的教學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思維倡導的是“獨立”,在“獨立”的前提下,才有思維的交流與碰撞,才有合作的基礎及質量。思維是一種深度活動,不是群體的情緒感染、環境的氛圍熏陶、他人的動作暗示所能達到的,這種深度活動通過學生獨立練習、獨立操作等思維活動來完成。有過各自獨立的探索,方可出現多向的交流碰撞。有了獨立,才能遏制教師一講到底的現象。
三是基于抽象性、和諧性,“智慧數學”課堂的特質之三是留問題思索, 數學問題是數學發展的主要源泉,問題是數學的核心。數學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逐步抽象,進入思維縱深,另一方面要縱橫聯系,使學生發現數學間的和諧。教學中少一點技能性的問題和考題操練,數學課不是停留于一道道題目的圓滿答案,更高境界是多一點猜想、質疑,多一點從整體上設計數學問題,多一點具有開創意義、發展意義的大問題。
四是基于生長性、超越性,“智慧數學”課堂的特質之四是悟智慧心語。
數學教育是為了學生智慧的生長,并在生長中尋求智慧的超越,“智慧心語”的感悟要凸顯智慧的生長性和超越。“智慧心語”是穿插于課堂教學之中的總結、發問、猜想、深思之語,“智慧心語”是教師基于學生智慧自然生長的狀態,遵循智慧生長的規律,予以點撥、追問、設疑。這種點撥、追問、設疑不是囿于一道題目之中,而是從思維發展的規律進而從哲學的高度啟迪學生的智慧,讓他們感悟數學的真諦,感悟人生的真諦。
總之,“智慧數學”課堂是建立在改造數學的基礎之上。借鑒發現法和嘗試法的因子。化用探究研討法和自學輔導法的原理,形成獨立的多向探索活動。“智慧數學”課堂重新定位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核心為智慧,是以板塊的結構、獨立的活動、問題的思索、智慧心語的感悟為特征的課堂實踐形態,是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高度綜合的教育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