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永遠不變的信念
作為教育現代化的建設者和守護者,我們需要多一份執著與淡定,少一份浮躁和迷茫。堅守教育的本質,努力找到適合縣域特征的發展方式和路徑。
1.為學生的快樂成長服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讓每一個學生都成人成才。多年來,我們建湖縣始終堅守素質教育的凈土,努力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堅持德育首位,以日常行為規范和基礎道德養成教育為重點,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公民意識、中華節日文化等為題材的各種系列德育活動, 做到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5所學校被表彰為“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先進單位”,35所學校(幼兒園)獲得“鹽城市德育工作先進校”稱號。提出“三有兩會”(有一顆愛心、有一個健康體魄、有一項藝術愛好,會學習、會生活)的培養目標。廣泛開展校園陽光體育運動,積極組織開展大課間活動和課外活動;每年舉辦全縣中小學生田徑、足球等10多項體育比賽,各學校也積極舉辦校園體育節,確保了學生每天在校1小時的活動時間,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明顯提升。廣泛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多個學生表演的節目參加全國展演。2010年建湖縣被表彰為全國藝術教育先進集體。扎實推進“兩個有效”(有效教學、有效訓練),教育質量一直位居鹽城市前列。
2.為教師的職業幸福服務。我們始終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現代化建設的第一要務,將每年三月和九月定為“師德建設月”,廣泛開展“師德建設大討論”活動,多渠道、分層次開展了“萬名師生攜手同行”、“揚師德、正行風”、“親情聯動、愛心助學”等形式多樣的師德教育活動,每年在全縣評選10名師德標兵予以隆重表彰,出臺《建湖縣中小學教師師德禁令》,引導廣大教師守規范,重形象,營造風清氣正、和諧健康的教育環境。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十一五”期間,全縣所有教師人均參與市級以上培訓一次;從幼兒園到高中,所有在職教師都參與了市級實施新課程能力的培訓與考核;開展了全縣教師基本功過關活動;從2010年秋學期開始,啟動了全縣50周歲以下小學骨干教師分學科脫產培訓。每年暑期都組織舉辦中小學校長培訓班。全力推進“三名”工程建設,形成了骨干教師梯隊。全縣有近百位青年教師的優質課在市級以上獲一等獎。
3.為教育的持續發展服務。我縣成立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保障措施,縣委、縣政府定期組織召開常務會、會辦會研究教育現代化創建問題,主要負責同志經常深入教育一線,調研指導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始終堅持把保障教育優先發展放在公共財政支出的突出位置予以重點傾斜,確保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教育附加全部實行專款專用。2011年全縣教育重點工程投入總額達4億元,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全面改善。近五年教育信息化總投入達6275萬元,全縣中小學生機比、師機比超過省標要求,所有實驗室和三分之二的教室都裝備了多媒體。建湖教育網榮獲“首屆全國教育門戶網站評比縣級五十佳網站”稱號。
突出發展學前教育。“十一五”以來,全縣共投入1.5億元新建或改擴建公辦幼兒園。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布局,在縣城,新建7所幼兒園,小區配套幼兒園與其他建筑設施同步規劃;在農村,收回改制中心園,同時按照村居人口數,對村辦辦園點進行了有序調整。大力開展優質園創建活動,目前全縣所有幼兒園全部達到省合格幼兒園及以上標準,省優質園比例達60%以上。率先在全市完成幼兒園清理整頓工作,確保了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超越:始終不渝的追求
1.每一所學校都美麗。“十一五”期間,我們積極實施新一輪布局調整,促進全縣教育向高位均衡發展,全縣中小學已由“十五”期末的101所變成目前的53所,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集聚。2007年,農村小學全部實施“一校制”管理,農村初中全部實施小班化教學。2009年,全面啟動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計劃到2013年,全面完成學校標準化建設與改造。2010年,原改制的四所民辦校收歸公辦,在縣城和上岡鎮組建了四個教育集團,實現了縣城和重點鎮義務教育優質資源的全覆蓋。2011年,均衡發展重點向農村傾斜。由縣直和駐城學校牽頭,組建了8個“城鄉學校發展聯盟”,聯盟校之間實行教育資源共享互補、教學教研聯動互助、師資隊伍交流互通,使優質資源輻射到農村所有學校。
2.做大職業教育。在原縣職中、電大及8所行業職校的基礎上,合并組建了現在的職教中心,全縣形成了“以職教中心為主體,技工學校為補充”的職業教育辦學格局。縣職教中心先后創建成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省“四星級”職中、全國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職校緊緊圍繞縣域新特產業設置專業和課程,與十多家骨干企業實行聯合辦學;變招工為招生,每年面向西部招錄新生;強化學生技能培訓,提高動手能力;掛靠西安石油大學,成立石油機械研究所,研究高新技術和破解技術難題;每年職校畢業生縣內就業70%以上,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智力和人才的支撐,實現了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的互動共贏。
3.高地上的奇峰。建湖是全國農村藝術教育實驗縣,依托此平臺,我們在加強藝術教育教研的同時,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藝術教育活動。藝術教育在這里有專門的工作委員會,有獨立的教研網絡,藝術教育活動在這里實現了制度化,每年“六一”節組織一次全縣性的文藝比賽,暑期舉辦一次少兒聲樂、器樂電視大獎賽,每年舉辦一次“世紀之星”少兒書畫大賽,與縣委宣傳部等部門聯合舉辦一次“淮雜進校園”成果比賽,每兩年舉辦一屆全縣中小學生藝術節。各中心小學以上學校每年舉辦一次校園文化藝術節,校校能演一臺文藝節目。所有鎮中心小學以上層面學校都編寫了切合校情的藝術教育校本教材,極大提高了藝術教育的校本化、生本化水平。學生藝術素質穩步提高,全縣藝術教育開課率達100%,藝術興趣小組參與率小學達100%、初中達80%以上、高中達60%以上,中小學生人人有一到兩項藝術特長,學生多次在教育部藝教司組織的藝術類比賽中獲等級獎。全縣擁有市級以上特色學校24所,其中國家級特色學校1所,省級特色學校3所,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百花齊放的特色辦學氛圍。
在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建湖人一如既往地默默堅守、辛勤耕耘。相信,更大的超越就在前面!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