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和諧的生命體,數學是和諧的復合體,那循乎兒童和數學的和諧本源而展開的數學教育,和諧也便是其固有的姿態。
●名師應該是個行者——雖是草根,但依舊崇尚信仰,并以苦為樂,終身奉獻。
●教育理念到教學行為,不是簡單的傳遞過程,而是再創造過程。
●根植于各個課例研究中的心得碎片,不經歷理性思維的持久拷問,是磨礪不成教學主張的。
素描
一個屬猴的男人,自然有諸多猴性。
他的身材一如瘦猴,闡釋著“濃縮的都是精華”這句名言,多年如一,體重穩定在60千克上下。四十多了,也具有了這種年紀的名師應該有的標簽:特級和中高。但身材一如小伙,沒有變得豐滿。師范畢業十六七年時,他偶遇當初的形體訓練課老師,激動地贊道:十幾年了,身體不變,您的訓練有奇效,教學質量實在高!
他的個性一如頑猴。人群中,發現他也是不難的事情,搞笑的那位往往就是他。話語不一定多,說的往往是“三句半表演”中的最后半句,絕對幽默。其反應也奇快,若是遇上玩笑高手,兩人一來一往煞是好聽,旁聽的各位只有大笑的份。某大型教研活動用餐,一教師來遲,等了近20分鐘沒有后來者,一人坐一桌不好意思用飯,他飯畢走過,見狀馬上拉了五六人坐下。眾人大笑,他振振有詞:一人有難,八方相助。坐下來,不一定吃,掩護他一個人吃飯!哈哈,像不像頑猴?
他的腦子一如靈猴。他信奉教育是靈魂的回頭,思考是前行的火把。靜的時候,抿嘴蹙眉,微微發呆,就是其思維神游的時候。難能可貴的是,這么多年來他不盲從,不盲信,保持著清晰的專業判斷力,堅持發出自己的聲音,享受著思想的樂趣,彰顯著智者的尊嚴。成尚榮先生說,蔡老師身上有鮮明的理性氣質,課堂深刻、新穎、靈動。深刻,源自其善于把握所教內容的理性本質,充分彰顯數學課堂的學科特性;新穎,來自于其對教學內容的獨到理解,原創性的教學細節處理;靈動,是其教育觀念中自覺的兒童立場的凸顯。在數學和兒童間,他努力探尋著平衡,追求著淺顯中見深刻、平和中現經典的教學境界。
(江蘇省太倉市實驗小學 吳振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