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得體地運用過渡語,既能確保課堂教學的銜接緊密、轉換自然,使教學結構完整、內容貫通、思路相承,又能續接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遷移,將學生帶入學習的佳境,提高教學的效率,進而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效。
一、以舊引新
循序漸進性原則尊重了學生的記憶規律,也能體現教師掌控新舊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不僅要能夠嚴密地組織過渡語,還要懂得借助學生的舊知巧妙地引入新知,從而輕松地實現環節之間的“無痕過渡”。
曾經聽過這樣一節課,一位教師在教5B Unit8 At the weekends時,為了引出At the weekends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Today is Friday.What do you want to do tomorrow/on Saturday?How about Sunday?學生展開討論,描述周六、周日打算做的事情。教師追問:We call“Saturday and Sunday”the weekends.Could you guess how I spend my weekends?因為對于學生來說,Saturday,Sunday是舊知,通過建立舊知與新知weekends的聯系,在增強學生對新知的理解的同時,自然過渡到本課的主題,顯得水到渠成。
二、設置懸念
一位教師在教5B Unit7 A busy day Part A時,是這樣過渡的:先問學生Do you have a busy day?What do you usually do?學生自然地說出了他們要上課、做作業、上輔導班等等。這時這位教師接著說David has a busy day today.Could you guess,what does he do?然后讓學生討論并猜測。學生想到了get up,go to school,have lessons,play the piano,play football,watch TV,play computer games,do homework,do housework等。接著教師又說So many answers!Which answers are right?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heck.這時學生已經是非常迫切地想知道答案了,此時再通過聽課文錄音的方式來呈現課文內容,他們就會很感興趣了。這樣設計過渡語既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指向,又鍛煉了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三、巧于變換
如一位教師在教6B Unit 5 The seasons時,首先是順流式導入,通過談論當下的天氣自然過渡到Seasons這個話題,然后借助粘連式過渡,利用season,weather,activity之間的內部聯系,通過提問“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t’s ... I can ...”引導學生學習天氣等相關詞匯。接著以懸念式承接,讓學生競猜New York一年四季的天氣,過渡到課文內容的學習。最后,借助歸納式,在歸納總結New York四季天氣的基礎上,過渡到對世界其他城市不同天氣情況的談論。整堂課學生不斷地被新的過渡方式刺激,思想集中,思維活躍,熱情高漲,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可見,充滿情趣的過渡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劑課堂教學的氣氛和節奏,師生間往往在會心的笑聲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
四、環環相扣
英語教學中過渡、呈現、操練、鞏固和運用五者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所以高明的教師在過渡階段就已經為接下去的步驟做好了必要的鋪墊。因此課堂過渡要有大局觀,不能前后脫節,不成整體,或者走入為過渡而過渡的誤區。
一次聽市帶頭人的評選課,上課的內容是Detective stories,內容是發生在山谷鎮的一起謀殺案。這篇文章的特點是生詞多,句子結構復雜,教授有一定難度。然而,其中一位教師的設計讓我嘆為觀止,至今記憶猶新。他將自己裝扮成一位貫穿始終的reporter:首先通過報道案發現場(Last night,there was a murder in Vally Town.Who was murdered?Where was the victim killed?)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捕捉主要信息;接著,通過對受害人情況的關注(How is the victim?What’s his name?What’s his job?How old is he?Where does he live?What about his family?)引領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分析課文細節。再次,通過對相關人員對此案件提供的信息的報道(Are there any suspects so far?What have the victim’s parents offered?),促進學生進一步深入研讀課文,合作交流案件線索并推敲案件的成因等等。整節課上,一系列以reporter的角度設計的過渡語,水到渠成地將各部分自然連貫地串聯起來了,使得課堂教學一環緊扣一環,給人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
(作者單位:南京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