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刊2010年3期發表了閻長貴、楊銀祿先生的文章《一則歷史的傳聞的真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人認為這篇文章道出了重要歷史真相,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質疑。閻長貴將讀者的質疑轉給了毛遠新。毛遠新做了答復。現將閻長貴短文發表如下:
2010年12月22日毛遠新電話告我:你的信我收到了,附來的質疑和商榷你同老楊那篇歷史傳聞(指毛關于他身后中央常委名單的事)“真偽”的兩篇文章也看了,我看對這件事情表明態度就可以了,不一定答復。
主席進入1976年后,除了“您好”之類的一些生活用語外,涉及人名、地名和一些專有名詞,他講的確實誰都聽不懂了,但他頭腦還清楚,所以就用手寫。有的書上說,主席還幾次會見外賓;可查查外交部的記錄,看主席究竟講了幾句話,講了些什么,不可忽視其中還有翻譯的作用。關于主席常用手寫,我講幾件事情:
一、主席選定華國鋒做接班人,他還是希望張春橋做“軍師”,安心做副手,他讓我向張春橋傳一句話:“?遵義會議后我不就是做了十年的副手嗎?”對這句話中的“遵義會議”我根本聽不懂,這句話就是他用手寫的。
二、關于1976年4月“天安門事件”的“性質”和對鄧小平的處理意見也都是主席用手寫的。
三、1976年4月30日華國鋒見主席時,主席對華說的那幾句話為什么用手寫,還不是因為華聽不懂嗎?按說,華長期在湖南工作,還在湘潭工作過,他不應該聽不懂主席的湖南話吧?!正因為華聽不懂,主席才把這幾句話——極普通的話(按:“不要著急”,“照過去方針辦”,“你辦事我放心”)用手寫出來。
四、1976年四號文件是我整理的,不能說百分之百,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主席手寫的文字根據,我加的只不過是一些“因此”、“所以”之類的連接詞而已,整理好后送主席審閱,他只改了一個字,即把鄧小平說的“黃貓黑貓”中的“黃貓”改成“白貓99——我為什么整理成“黃貓”呢?因為我查了鄧的原話是“黃貓”。
我說的這些在檔案中應該都能查到。我過去同你說過,主席給我用手寫的文字根據有一大摞。因此,我說主席進入1976年后,他雖頭腦清楚,但他說的話絕大部分誰都聽不懂了,這確是歷史事實。
另外,你信中還提到這樣一個傳聞,傳說我在一次同學聚會中,酒后吐“真言”:關于接班人,主席說的既不是華國鋒,也不是江青,而是我,七名常委中我名列第一。這完全是瞎編。我從不喝酒,過去在軍隊時都不喝;我不喝酒,怎么會有酒醉后的胡說八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