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水利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投入強度明顯不夠,建設進度明顯滯后,保障水平明顯偏低。在國家各個基礎設施部門之中,水利的投入強度最低,長期積累欠賬,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這是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的重要背景,也是國家下大決心進一步加快水利發展的根本原因。
2010年水利公共財政投入約為1200億,未來十年需要達到年均近2000億元。一號文件提出土地出讓收益提取10%用于水利建設,以目前全國土地出讓金收益的規模推算,年均接近1000億。上述兩項投入約占4萬億水利投資的70%左右,體現了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
上述分析說明,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完善政府投資機制至關重要,具體在實施中應當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水利建設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例。目前,中央固定資產投資中水利建設的比例大約占18%,今后要確保該比例進一步提高。
大幅度增加財政專項資金的規模。特別是要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水資源配置、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等專項資金的投入。
認真落實從土地出讓收益提取10%用于水利建設的政策。這是中央一號文件中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但也是落實起來難度很大的政策。各級政府應當加強監督管理,確保這部分資金專項用于農田水利建設。
用好水利建設基金、水資源費、城市建設維護費等融資途徑。特別是要用好水利建設資金,完善水利建設基金政策,延長征收年限,拓寬來源渠道。2009年水利建設基金投入105億元,占當年水利投資的5.6%,仍然有擴大規模的潛力。
未來10年4萬億的水利投資中,扣除上述各類政府投入,大約還有年均1000多億的投資缺口,這部分將主要依靠社會投入。目前含信貸資金在內的水利社會投入約為600億元,還需要大幅度增長才能滿足水利投資總規模的需求。因此,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水利,對于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也十分重要。具體的著力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增加信貸融資,綜合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水利信貸資金,鼓勵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增加水利建設的信貸資金。目前信貸資金占水利投資的比例尚不到10%,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鼓勵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通過直接、間接融資方式,拓寬水利投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水利建設,包括積極利用外資。目前全國至少已有8個省份搭建了政府融資平臺。
鼓勵農民自籌和投工投勞。按照多籌多補、多干多補原則,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充分調動農民興修農田水利的積極性。
積極利用市場手段融資。隨著水價、水權和水市場的改革推進,水價收益、經營權轉讓、水權流轉投資等融資形式可以被更多利用。
水利的全面加快發展,將為相關產業和大量企業帶來發展機遇。農田水利建設、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是未來一段時間水利投資的重點,將直接帶動水利施工和建材生產企業受益,以及水利管材、水電電機、節水設備等制造企業受益。水利基礎設施的全面加快,也將直接促進水力發電、城市供水、水污染處理、水文監測和水利設施智能化等相關企業的發展。一號文件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水利企業上市和發行債券,這也將使一部分水利企業和投資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