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據企業反饋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實踐能力相對較差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實現的,因此對實踐教學的研究改進是非常重要的。作者通過對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的工程管理專業學生進行調查,根據學生評價結果分析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為高校實踐教改提供參考。
關鍵詞: 工程管理專業 實踐教學 問題 建議
實踐教學作為工程管理專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視和有效的解決,就勢必會影響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阻礙工程領域的長遠發展。雖然國內已有一些論文對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行了相關研究,但數量相對較少,尤其對學生作為實踐教學環節評價的主體未給予充分的重視。本文以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為例,通過學生反饋結果分析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為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基本情況
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校內實踐教學體系(含課程設計教學子系統、實驗教學子系統、案例教學子系統、畢業論文子系統)和課外實踐教學體系(含社會調研子系統、見習實習子系統)。
從開設工程管理專業的各高校實踐教學環節具體設置看,各高校間差異不大,以南京農業大學、東南大學為例,大部分內容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東南設有工業系統認識、英語強化訓練、統計調查實踐、文化素質教育實踐,南農設有文獻綜述訓練、專業綜合能力訓練,是各自獨特的地方。
從實踐教學所占比重看,南農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有25學分,占總學分188的13%,共29周。東南的實踐教學學分為26.5,占總學分160的17%,周數共34周。河海實踐教學學分37.25,占總學分177的21%。南農最低,其次是東南,河海最高。
二、基于調查數據比較分析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情況
(一)問卷情況
問卷以南京農業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的大三學生為調查對象,從學生對實踐教學環節總體的了解程度、滿意程度、收獲情況、興趣程度、實踐比例、實驗設施、教學形式、教師存在的問題、需要加強的方面展開調研,問卷發放情況見表1。
表1 問卷發放情況

(二)使用相關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整理
使用Spss軟件統計后的數據結果整理匯總見表2,其中百分數為各學校中選擇該選項的個數占總有效問卷數。
表2初步數據整理

(三)分析處理評價結果
1.整體效果評價。
將A、B、C、D、E分別賦予{90,70,50,30,10}分值,進行定量化處理,計算出各學校各指標的得分,所得分數在(0,20]說明情況很差,在(20,40]為較差,(40,60]為一般,(60,80]為較好,(80,100]為最好。結果見表3。
表3評價結果

三所高校在了解度、滿意度、收獲情況、學生興趣方面差異較小,均處于同一等級,除了學生興趣評價結果為較好外,其余三項均為一般。綜合看,均處于一般水平,東南平均分最高,南農其次,河海最低。各指標評分見圖1。

圖1各指標評分結果
2.發現問題并分析原因。
從實踐比例指標看,南農有37.8%的學生認為應大幅增加,47.8%認為應略微增加,而東南和河海分別有78.6%和61.1%的學生建議應大幅增加實踐環節所占比例,說明學生對實踐環節比較重視,希望學校加大實踐環節比重,從而提高自身實踐能力。
實驗設施指標的數據顯示南農有72.2%的學生認為實驗設施“很缺乏,急需調整”,而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此問題的原因關鍵在于學生對實驗設施的了解度不夠,實驗設備對學生的開放程度不夠、利用率很低。
教學形式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南農學生認為教學形式“不太好,還需略為創新”的占57.8%,河海有53.1%,東南有42.9%,還有15.6%的南農學生、25%的河海學生、14.3%的東南學生認為“死板單一,迫切需要改進”,因此,創新豐富教學形式是很有必要的。
通過對教師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需加強的方面兩個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因素在不同學校所占比重的差異,找出關鍵因素。各學校中各因素所占比重結果見表4。
表4教師問題與加強方面分析

通過以上數據發現,“灌輸式教學形式,與學生缺乏互動交流”是南農最關鍵的問題,其次是學校重視度不夠,“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師自身缺乏實踐經驗”,認為教師不認真負責的比例很低;東南和河海大學“理論與實踐脫節”這一項所占比例最高,“灌輸式教學形式,與學生缺乏互動交流”所占比例僅次于“理論與實踐脫節”,略低4%左右,其他問題不太突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促進師生間互動,啟發引導學生的學習。
學校還需加強的方面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加強校外實習基地,三所學校均有90%以上的學生選擇該項,東南甚至達到了100%,其次是增加經費問題較為顯著,其余三項“與職業素質教育并重”、“加強政策支持”、“促進師生間配合”所占比例差別不大。在增加校外實習基地,并切實有效地為學生服務方面,學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三、相關建議
通過以上對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從政策、社會、學校、教師、學生五方面提出幾點相關建議。
(一)政策支持
國家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各界真正參與到實踐教學環節中,如通過為接受在校大學生實習的企業提供補貼等優惠措施,提供實踐教學教育基金或設置實踐教學成果獎等,相關機構還應將實踐教學環節列入評價高校總體水平的一部分,由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建立統一的實踐教學環節評價指標框架,引起學校足夠的重視。
(二)企業支持
各企業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大學生實習、現場教學等提供場地等資源條件,積極與學校合作建立實踐基地,為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工程管理人才貢獻力量。
(三)學校支持
1.完善評價機制,加強重視。
學校應參考統一的評價指標框架,結合自身特點完善自身指標體系,重視學生給予的評價,基于學生的需求和建議進行實踐教改;將實踐教學環節納入教師評價體系,加強教師對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視。
2.加大實踐教學比重,豐富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和形式。
對專業能力和人文素質培養的實踐教學環節尤其需要重視,基于社會要求和學生需求本著系統性、連貫性的原則豐富改進實踐教學內容和形式,合理安排時間、進度。
3.加強實驗室建設。
完善實驗設備設施,加大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提高實驗設備利用率和開放程度,切實有效地為教師和學生服務。
4.與企業交流合作。
積極與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踐機會;鼓勵教師與相關企業合作研究項目,參加管理實踐活動,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促進“產、學、研一體化”;還可從企業中聘請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兼職教學或做專題講座。
(四)教師支持
教師應結合相關課程特點和學生需求做好實踐教學活動詳細計劃,采用現場教學、情境案例教學、綜合性實驗、軟件模擬、專題錄像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灌輸式教學方式,采用啟發式引導式教學,促進師生間互動。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積極與企業合作做科研項目,豐富自身實踐經驗。
(五)學生配合
沒有學生的支持和配合,實踐教學環節是無法實現價值的。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實踐活動中,認真完成規定的任務,有效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客觀地對實踐教學環節情況作出評價,根據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的建議。
參考文獻:
[1]陳建國,許鳳.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89-94.
[2]鄭曉,劉鎮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科技創新導報,2011,(2):138.
[3]王志興.基于顧客滿意度理論的教育質量評價模型的建立[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4]康繼萍.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0,(34):274-275.
本研究得到南京農業大學SRT計劃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