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圖書館人事方面的現狀,指出了高校圖書館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構建高校和諧圖書館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 高校和諧圖書館 和諧社會建設 構建策略
1.引言
和諧興華,是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大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全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社會是由每一個大小不同的社會細胞和諧共存、相互制約、協調發展的統一體。而這些不同的社會細胞中最關鍵的是人。每一個人、每一個社會組織和諧發展、腳踏實地、大膽創新、奮力拼搏、共同奮斗,從而使社會全面而和諧地發展。
2.高校圖書館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履行社會教育及文化傳播的職能;是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載體和陣地;是重要的信息情報、搜集、整合、儲存、開發、發布機構;是最綜合、最系統的文化設施基地;是人們從各個領域最直接、早、新、快、系統、全面獵取知識,建設新文化的高品位文化殿堂。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地;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傳播、引領和發展先進文化,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歷史使命,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學習型社會全面學習和終身學習提供知識資源服務,為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3.高校和諧圖書館
主要是指圖書館這個群體處于和順、協調、穩定而可持續發展的狀態。這是圖書館事業和諧、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4.構建高校和諧圖書館的策略
4.1人人樹立科學、協調、穩健、可持續的發展觀,用和諧理念統領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致力于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領導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位員工夢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從各自圖書館的特點出發,領導要轉變陳舊落后的管理觀念,大力開展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
4.2領導和各部門主任在管理和發展圖書館事業中,將樹立和諧、科學的發展觀自始至終貫穿各自的言行和工作中,做到職務、職稱聘用能上能下,管理措施有張有弛。
4.3加強民主管理,構建和諧的人文環境。圖書館在實施重大的改革時,要依法遵規,反復征求各方意見,保證員工的參與權和知情權,廣泛發揚民主,集體研究,民主決策。在取得廣大員工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有效地維護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穩定,努力把各項管理工作導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4.4要不斷完善和加強制度建設。在利益分配中實行“陽光”政策,增加透明度。必須建立、完善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原則的利益分配制度,樹立利益和諧的新觀念,既追求社會和環境效益,又追求利潤,更追求和諧,做到“二破二立”:一要破除你死我活的舊競爭觀念,樹立和開展竟合雙贏或贏的新局面;二要破除嫉富嫌貧的舊觀念,樹立利益和諧的新觀念。在充分尊重個人價值取向的同時,兼顧對社會的回報。
4.5既要提倡獎勤罰懶的分配制度,又要注重在各個方面體現每個員工自身價值,通過合理、適當拉開分配差距,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其創造性。
4.6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管理者要不斷提高預測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弘揚正氣,求同存異,在各項措施制定,工作部署和工作作風方面要切合實際,以情感人,以行導人,潛移默化。盡量避免因決策失誤和工作不當引起的不滿和抱怨。
4.7建立溝通制度。因人而異選機會、時間、地點個別談心、溝通,小組溝通,集體溝通,增進融洽。對進取心不強,工作欠積極主動,或工作效率不高的員工,循循善誘地啟發,開導說服,多激勵、多贊揚,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使他們轉變工作態度,重新振作精神,專心致志投入工作。對工作潛力大,但表現一般的員工,要揚其所長,下任務,壓擔子,鞭策他們勇于創先爭優,向先進看齊。對于單純是為了自我生存而獲取經濟利益的員工,應進行將個人的利益價值觀、人生觀與圖書館事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的教育。總而言之,開導幫助要從小處著手,細處著眼,深入實際,深入每一位員工的心靈深處,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尤其在員工生活有困難、家庭有矛盾、情緒有波動時,更要熱心做好思想工作。談心交心、溝通思想,一定要以誠相待、以情感人,妥善地運用情感激勵等措施,使員工真切地感受到組織的溫暖,自尊心得到滿足,自信心得到加強,從而激發工作熱情,使領導與被領導之間形成一種友誼,使員工對單位對領導有親近感、歸屬感。通過這種情感激勵能增強組織的感染力和凝聚力,進而激發員工努力工作。
4.8環境激勵。工作環境既包括硬環境,又包括軟環境,運用環境激勵,重要的是建設好軟環境,就是要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創建良好的館風館貌。建立健康、有效的人際關系,不僅能使員工在互相信任與支持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和工作,而且有助于員工更好地認識并發揮自己的優勢,挖掘自己的潛能,減少內耗,增強動力,保持高漲、持久的工作熱情,從而為單位取得佳績和獲取集體榮譽起到一般物質獎勵所起不到的作用。同時,要大力弘揚優秀文化,尊重人、依靠人、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館工會應經常組織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體娛樂活動,讓員工在輕松的氛圍中增進了解和友情,并以此建立默契的人際關系,為雙方更好地合作培養和融洽感情基礎,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活動,打造一支作風過硬、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員工隊伍。員工素質的高低決定和諧文化傳播質量的高低,什么樣的水平決定著什么樣的方向和品位。圖書館要為每一位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提供平臺,讓員工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寓中于樂,得到滿足。
4.9重視改善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讓員工感受到領導給予的關懷和溫暖,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主人翁責任感,營造圖書館和員工“風正氣順,和諧共進”的良好發展氛圍。
4.10建立目標激勵機制。建立目標起點要高,又要切實可行。目標不僅應使崗位職責更加明確,而且應為管理者指明努力的方向。目標可以號召人、鼓舞人,給人以方向、壓力促使員工勤奮工作,消除惰性,并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堅韌不拔地朝著既定目標努力,從而推動自己的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4.11贊賞(自信心)激勵。一個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完成了某件大事、難事后,最擔心的什么?無人喝彩。這就好比拳頭砸在棉花包里,無聲無息,熱情會隨之消退,甚至走向消極。有時僅僅因為領導少說一句贊許、肯定的話,一些自以為工作很努力并具有成就感的員工會頓時產生自卑心理,認為“不管我多么努力,做得多好,領導都看不起我”,從此自暴自棄。反之,有時領導不經意的贊許和肯定,會激起原來自信心不強的員工更大的工作熱情,調動其本身的潛能,發揮更大的能量。贊許與表揚,實際上是一種“回應”式管理。對員工付出辛勞,尤其是貢獻一定要有回應,哪怕說句“辛苦了”或者“謝謝”,都會讓下屬有親切感,增加相互之間的親和力。
5.提升高校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養
館員是高校圖書館發展先進文化的主體,是和諧文化的建設者、傳播者,應該首先使自身成為先進文化的代表者。因此,館員一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恪守職業道德,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始終不偏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與同事和睦相處,相互理解,相互信用,互愛、互敬、互讓,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共享各自的顯性和隱性知識,將技能技巧相互傳遞給對方。取長補短,和諧共進,每個人自覺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二要不斷學習探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基本技能,還要具備熟練的計算機、網絡運用、編程、檢索加工等現代科技知識,較高的外語水平和開拓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在先進文化建設中準確、快捷地為社會提供新穎、獨創、有價值的文獻信息和信息產品,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三要創新服務理念,實行人性化服務。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服務方式,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滿足讀者的需求,實現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發展,體現人文關懷,使讀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四要為讀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多樣化服務模式,用奉獻和愛心為讀者提供滿意的服務,為讀者營造人文氛圍。五要減少各種關卡,實行方便讀者的藏、借、閱一體化簡約管理模式,以讀者的需求為出發點、導向,樹立開放服務和競爭意識,以全心全意和熱情的服務態度高效率地工作,將嫻熟的技能技巧始終貫穿于工作中去,用新思維、新觀點、新技術和新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這樣,圖書館的工作才能有活力,才能在服務中贏得主動,才能真正吸引讀者,滿足讀者,留住讀者。員工樹立以館為小家,視讀者為親人,以和諧社會為大家的觀念,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干、智慧投入到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中去,積極主動,不斷創新。
6.結語
我國正處在體制轉換、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的進程中,高校圖書館是獨特的科學文化教育職能部門和社會效益機構,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高校圖書館肩負著構建和諧社會的神圣使命,要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讀者至上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服務大眾,服務社會,在促進社會知識、信息和文化的傳播與創新,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慧華.圖書館人力資源有效整合:團隊管理.
[2]劉金榮.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教育與疏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