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羅碧茹
隨著人類文明的誕生、演變和發展,人們的分娩觀念、助產服務模式也在不斷地更新[1],就分娩而言,醫療的干預已經遭遇到嚴峻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問題,也正在引起人們的關法[2]。近年來,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分娩期產婦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期望在也不斷提高,因此對醫務人員在分娩過程中提供的相關護理服務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入院分娩的320例初產婦為調查和觀察對象,進行分娩期護理服務需求的現場問卷調查及相關訪談,并對于取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期能夠為以后的分娩期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支持。現將結果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入院分娩的320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年齡21歲~38歲(25.21歲±3.96歲)。
1.2 調查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4個部分:①年齡、預產期、孕婦及配偶的基本情況等;②孕產婦的行為習慣及健康情況等;③分娩期相關知識了解情況,如關于性生活的知識、衛生知識、新生兒護理的相關知識等,此部分為開放式調查,產婦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提出想要了解的知識;④分娩期醫院服務需求,包括產前自然分娩知識的了解、待產室環境、待產時個人隱私保護、分娩醫生和護士的了解、分娩中家人的陪伴、產時對助產士的要求、分娩技巧指導、藥物需求等,此部分為選擇項調查,產婦可根據問卷的選擇項進行選擇。
1.3 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病例資料、現場問卷調查及訪談資料相結合的方式完成本次調查。對于未完成的調查項不予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調查數據采用Epi-data軟件建立數據,并將數據導入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產婦分娩相關知識需求前5位(見表 1)

表1 產婦分娩相關知識需求前5位(n=320)例(%)
2.2 產婦護理服務需求情況(見表 2)

表2 產婦護理服務需求情況 例
妊娠、分娩是婦女一生中重要生理過程,產婦保健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未來人口的健康與素質,隨著社會進步與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孕婦優生優育觀念逐漸增強[3]。本調查旨在了解分娩期產婦對護理服務的需求狀況,以期提高分娩期護理服務質量,為完善產期服務模式提供新的信息。
在調查過程中,采用開放式調查方式,對產婦在分娩期所認為需要了解的知識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產婦對于傷口及會陰護理知識、臨產先兆知識、宮縮痛緩解方法、母乳喂養方法、孕期營養知識的需求是排在前5位的,這表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需求集中在產婦自身分娩保護和對產兒照顧方面。該項調查為主動調查,因而表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對于自身分娩保健和對產兒的保護是主動關注的2個方面,因此醫院的護理服務工作以及相關的健康教育工作,應盡量圍繞這2個中心展開。對于醫院可以提供的具體分娩護理服務的調查,采用了選擇項的方式來進行。對于具體服務來說,絕大多數是被產婦認可的,需求比例均在較高的水平,這不僅表明該醫院的相關護理措施或設想是合理而有針對性的,也表明產婦對于分娩護理的認識和要求在不斷提高。在提供的服務選擇項中,對于產兒的照顧服務需求率最高,一般均超過90%,如分娩后告知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分娩后立即擁抱嬰兒、分娩后在產房進行產后注意事項指導、助產士親切、愛心、語言柔和、動作輕柔等服務項的需求均超過95%。此外,產前講解自然分娩知識、助產士全程陪護分娩、待產時分娩技巧指導(指導呼吸、指導用力)等的需求也較高,這表明廣大產婦對于分娩過程的了解不足,且有一定憂郁心理,需要相關護理人員給予幫助,因此給予保障安全舒適分娩的相關知識及心理支持是產婦和家屬關注與期望的,在醫院能夠提供的相關護理措施中應重點針對于此展開。
此外,從本次調查來看,產婦普遍存在憂郁和恐懼的心理,而產前的健康教育指導是緩解這一情況的最為有效手段。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4]。而針對上述產婦的護理需求情況,在健康教育中給予側重。調查所表明的家長對于產兒的關注是需要醫院護理工作精益求精的,因此進一步加強對產兒的護理是十分必要的。
[1]熊永芳.中國助產文化的變遷與發展[J].醫學與社會,2001,14(3):34.
[2]譚小紅,張莉英.影響自然分娩的原因分析與干預對策[J].全科護理,2011,9(1C):263-264.
[3]黃敬亨.健康教育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4-8.
[4]郭曉麗,張彩霞.心理指導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8):1042-1043.